呂若琦
章先生是一家公司的業(yè)務員,一年中有大半年時間要出差,只要出門,他都會在網上購買一份“意外險”,如果需要坐飛機,他還會購買“航空延誤險”等相關保險產品。如今,像章先生一樣在網上購買旅游意外險、航空延誤險、家庭財產險、短期健康險等保險產品的消費者越來越多。數據顯示,2018年1~6月互聯(lián)網人身保險市場,累計保費達852.7億元。
互聯(lián)網保險因其購買便捷、產品豐富等特點,給人們帶來了便利,可同時也存在風險隱患。2018年以來,中國銀行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多次發(fā)布風險提示,提醒保險消費者要提高警惕,謹防不法分子利用互聯(lián)網平臺發(fā)布的虛假保險產品、項目。具體來講,您在網上購買保險時,需要認真核實保險服務是否由正規(guī)保險機構提供,仔細閱讀保險合同,了解保險保障內容,注意識別真假保險,選擇合法的保險產品。
互聯(lián)網保險涉及險種眾多,有的保險機構為片面追求關注度和銷售量,推出所謂的“吸睛”產品,存在宣傳內容不規(guī)范,網頁所載格式條款內容不一致或顯示不全,未明確說明免責條款等問題。此外,還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聯(lián)網平臺虛構保險產品或保險項目,或承諾高額回報引誘人們出資,或冒用保險機構名義偽造保單,若不慎購買,很有可能造成經濟損失。
針對部分互聯(lián)網保險存在的問題,建議您在購買互聯(lián)網保險產品時,首先應閱讀保險條款。您要認真閱讀保險條款和投保須知等,結合條款內容決定是否購買相關保險產品,不要輕易被某些產品的宣傳噱頭誤導。同時,還要擦亮眼睛,勿受高息誘惑。保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風險保障。盡管部分保險產品兼具投資功能,但其本質仍屬保險產品,以保障功能為主。切勿輕信保險產品的“高息”宣傳,避免遭遇非法集資騙局。
更為重要的是,您在網上購買保險收到保單后,應該立即通過保險公司公告的服務電話和門戶網站,查詢保單是否真實有效。
如今消費者通過在線旅游平臺或APP訂購機票、火車票時,往往有被默認勾選“搭售”的保險。此類做法通常是在票務、酒店預定頁面設置了默認勾選項,比如勾選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退票險等。由于勾選項字體偏小或其出現位置不易引起注意,致使消費者在不留意的情況下沒有取消勾選項,從而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了相關保險產品。另一種情況是通過附加條件“搭售”保險,比如在提供某些優(yōu)先服務時將購買相關保險產品作為附加條件。
在線平臺默認勾選推薦的一些保險產品,通常未明確列明承保主體或代理銷售主體,未完整披露保險產品條款等相關重要信息。您在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要關注勾選項目,并在支付價款前認真核對消費賬單,防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購買”保險產品。同時,還要了解自身權利,謹防權益受到侵害。
曾有不少消費者反映通過互聯(lián)網購買的短期健康險產品到期后不予續(xù)保的問題。
首先,短期健康保險不含有保證續(xù)保條款。根據《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第三條規(guī)定:健康保險按照保險期限分為長期健康保險和短期健康保險。長期健康保險是指保險期間超過一年或者保險期間雖不超過一年但含有保證續(xù)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短期健康保險是指保險期間在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證續(xù)保條款的健康保險。所以您在購買保險期間一年及以下的互聯(lián)網短期健康保險產品時,應注意此類產品不含有保證續(xù)保條款。
其次,您需確認保障期限,謹防宣傳陷阱。您在投保短期健康保險類產品時,應仔細閱讀保險合同中關于保障期限和續(xù)保條款等內容,確認保險期限,了解產品屬性,根據自身的保障需求選擇購買相適應的健康保險產品。按照有關規(guī)定,保險公司在銷售過程中應當遵循最大誠信原則,向消費者闡明產品屬性,說明所購產品為短期健康保險產品,提示消費者可能面臨的無法續(xù)保風險。
最后,有的短期健康保險會宣稱可以“連續(xù)投?!?。但要明確的是,“連續(xù)投?!辈坏韧WC續(xù)保。目前網絡銷售的短期健康保險的合同中雖然對續(xù)保做出了相應的約定,滿足條件的消費者在保險期間屆滿時,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繼續(xù)投保,但這并不等同于保證續(xù)保。保證續(xù)保條款是指,在前一保險期間屆滿后,消費者提出續(xù)保申請,保險公司必須按照約定費率和原條款繼續(xù)承保的合同約定。對于非保證續(xù)保的產品,保險公司可能會出現停售、調整費率或推出替代的新產品等情況,屆時消費者將會面臨不能續(xù)保的風險。
1.合理評估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您要評估自身的保險需求,認真了解擬購買保險產品的保險責任、除外責任、保險利益等重要內容,從而選擇購買符合自身保障規(guī)劃和實際需求的保險產品。
2.明確所購買保險的保障內容。
部分在線平臺銷售的保險不能主動彈出保險條款頁面,容易讓您忽略保險條款內容。因此需要您主動點擊網頁上的保險條款鏈接。
3.掌握保險條款的限制條件。
您還需仔細閱讀保險條款,了解保險產品的責任免除條款,以及投保地域、就醫(yī)、退保和特別約定中的限制條件等,以便于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