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性初
中秋的月又圓了,一片寂寥的心空,飄過朵朵思鄉(xiāng)的云。來美國多年,雖然月圓月缺與故國的無異,中秋那特有的味道卻不盡相同。還好,在華人集聚的舊金山,每年中秋節(jié),總舉辦不少慶?;顒?,慰藉了中華兒女節(jié)日的鄉(xiāng)愁。
每逢中秋佳節(jié),人們扶老攜幼早早來到唐人街。此時,幾條街道早已人聲鼎沸,五花八門的商鋪里,吃的、用的、穿的、玩兒的,應(yīng)有盡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中秋神話故事在舞臺上輪番上演,那引人注目的舞獅拉開了中秋佳節(jié)活動的序幕。幾只活靈活現(xiàn)的“獅子”身披五彩獅被,伴隨著時緊時緩的鑼鼓,騰挪跳躍,翻滾臥伏,將觀眾帶進博大的中華文化中。當然,人們沒忘了從那琳瑯滿目的月餅中買下一盒,精挑細選出其中一塊,咬下一口,細細品嘗。當然,若論那月餅的質(zhì)量,沒說的,甜而不膩,油而不肥,再咬一口,卻是一腔欲說還休的無言。
夜深了,遙望中天明月,思緒又飛到了幾次回國過中秋的印記中。
那年中秋節(jié),我剛好回到故鄉(xiāng),適逢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回到福建永春縣桃城鎮(zhèn)洋上村尋根謁祖。月圓時節(jié),有關(guān)單位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海峽中秋詩會,我也參加了。當夜色縹緲華燈初上,會場里早已人山人海。我驚訝于還有這么多人鐘情于詩、鐘情于詩的中秋。當然,以“鄉(xiāng)愁詩人”之譽而風靡海峽兩岸的余光中,在詩會上不能不朗誦他那首家喻戶曉的《鄉(xiāng)愁》。那年的中秋,我嘗著詩一樣的月餅,沐著詩一樣的月光,度過,度過了。
記得又一年中秋,沒想到我竟在八達嶺長城上度過。中秋之夜,我們一伙人被招待在那里欣賞中秋晚會。長城逶迤在夜色之中,若隱若現(xiàn),顯得更加神秘偉岸;秋風瑟瑟,讓彩燈搖曳著寒意,倍增了游子心中的惆悵。演出節(jié)目精彩至極,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豐富可口。美酒良辰,大家在朦朧的月影下,頻頻舉杯,為了今日的友情,也為了明朝的祝福。那晚,雖然圓月只露了一下臉便消失了,然而,一輪明月的親切,卻圓圓滿滿地留在異鄉(xiāng)歸客的心中。
今年,中秋的月又圓了。屈指一算,這是我來美后的第二十五個中秋。翻過一頁又一頁中秋的書卷,整整四分之一個世紀!不管在何處過中秋,佳節(jié)的美好、團圓的淚花都已成為我生命中無法抹去的印記。此時,自己寫的詩句又恍然浮現(xiàn)腦海:“舊居的徘徊有許多身影/很整齊很參差著/中秋的月光/那是歲月那是印記/童稚了青春美麗了往事……”
(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