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信強
【摘要】《習近 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對于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重要啟示意義,當代大學生可以從中學到總書記的精神品格,磨煉堅強意志;志存高遠,胸懷遠大理想;勤奮好學,積淀理論功底;實事求是,勇于改革創(chuàng)新;心系群眾,主動擔當作為,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關(guān)鍵詞】習近平 知青歲月 大學生 思政教育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分為“知青說”“村民說”“各界說”三個篇章,還原了習近平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歲月。習近平的知青生活經(jīng)歷為他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研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不僅有助于全面了解總書記,而且對于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
一、艱難困苦,磨煉堅強意志
作為知青,都面臨著城鄉(xiāng)差異、文化差別、生活習慣、勞動技能等一項項挑戰(zhàn)。但習近平卻比普通知青又多了一層磨難。這種磨難不僅是身體上的,更多是心理上的。因為父親遭到政治迫害,他從國家副總理的兒子一下子淪為“黑幫子弟”,甚至連生命都面臨著危險。16歲的他從首都北京來到偏僻貧窮的陜北延安插隊,面臨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心靈煎熬。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很容易就被壓垮了。他在經(jīng)歷了早期的痛苦和迷惘之后,慢慢走出了困境,闖過了“跳蚤關(guān)”“飲食關(guān)”“勞動關(guān)”“思想關(guān)”,最終和當?shù)貋戆傩杖跒橐惑w,成為年輕有為的村黨支部書記。
正如孟子所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睂τ谝粋€人一生而言,早期吃些苦受些磨難是很有必要的,更有利于成長?,F(xiàn)在的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都是在父母呵護下長大的,獨立能力差,性格比較脆弱。有些同學遭受一點挫折就無法面對,甚至出現(xiàn)心理問題,這種現(xiàn)象令人擔憂??倳浀闹嗌钤炀土怂麍远ǖ男愿?、剛強的意志和不凡的能力。現(xiàn)在的大學生也要進行挫折教育,提高他們的耐挫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要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深入到農(nóng)村、街道、社區(qū),運用所學服務社會。
二、志存高遠,胸懷遠大理想
習近平在梁家河插隊期間和當?shù)厝罕娊⒘松詈竦母星椤K卸饔跇銓嵉泥l(xiāng)親們對他的接納和照顧,震驚于當?shù)刎毟F的現(xiàn)狀,立下了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志向。在當村支部書記期間,他帶領(lǐng)群眾打壩、辦沼氣、辦代銷店、辦鐵業(yè)社,等等,幫群眾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清華大學畢業(yè)后,他在中央軍委辦公廳擔任秘書。他不安于平穩(wěn)的機關(guān)生活,主動要求到地方工作。他說:“這次下去,干得好,將來成就一番大事業(yè),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給老百姓做些實事,也沒什么?!彼麖暮颖闭h委副書記干起,一步一個腳印,始終踐行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最終走上黨和國家最高領(lǐng)導人的崗位。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了理想。沒有了理想就失去了奮斗的目標,人生也變得沒有了方向?,F(xiàn)在有些學生抱著“60分萬歲”的態(tài)度混日子,沉湎于網(wǎng)絡和游戲中,荒廢了青春,蹉跎了歲月。有些學生功利性心比較強,沒有利益的事情不去做。還有些學生成天想著掙錢,沒有更高的追求。習近平在青年時就胸懷為老百姓做實事的理想,并為之不懈奮斗。中國夢、一帶一路、脫貧攻堅等等一系列舉措正是他心系人民的生動寫照。我們要在大學生中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結(jié)合起來,引導大學生勤于追夢,勇于圓夢,培養(yǎng)一大批德才兼?zhèn)溆旨t又專的優(yōu)秀人才。
三、勤奮好學,積淀理論功底
不論是知青、村民還是其他比較熟悉習近平的人,都對他熱愛讀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習近平從北京到梁家河帶了一箱子書,他一有時間就讀書,還把書中的故事講給老百姓聽。除了讀自己帶的書,他還經(jīng)常從別的知青那里借書看。他讀書范圍很廣泛,政治、歷史、哲學、軍事、文學等均有涉獵。他利用一切時間讀書,白天他帶著書上山勞動,休息時就看書;晚上他在煤油燈下看書到深夜,常常熏得臉上鼻子上都是黑的。他不僅讀書多,而且很有方法,在對比分析中得出結(jié)論,在相互討論中引向深入。由于知識面廣、懂得多,老百姓都喜歡聽他講話,更有利于開展工作。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F(xiàn)在我們正面臨著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讀書學習是我們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可是一些學生讀書有局限,只讀本專業(yè)的書籍。還有些同學受手機影響,喜歡關(guān)注碎片化信息,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總書記在當時政治形勢不明、前途未卜的情況仍堅持讀書,動力就源自于個人把讀書作為了自覺的精神追求。廣泛的閱讀不僅開闊了他的眼界豐富了知識積淀,也為他今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我們要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shè)為抓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積極營造勤學善思的良好氛圍,掌握博觀約取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
四、實事求是,勇于改革創(chuàng)新
延川縣委抽調(diào)習近平到趙家河搞社教工作,為他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展示了他實事求是、真抓實干的工作精神。他以身作則,帶領(lǐng)群眾修梯田,打土壩,植樹造林,辦夜校,得到了群眾的真心擁護。習近平擔任梁家河村支部書記后,他的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了進一步彰顯。習近平把會打鐵的社員組織起來,創(chuàng)辦鐵業(yè)社,實施定額管理,既解決了農(nóng)具問題,又增加了鐵匠和村集體收入。習近平還針對當?shù)貗D女負擔重、勞累多的實際情況,積極創(chuàng)辦縫紉社。他制定管理規(guī)則,組織專門人員做衣服,既解放了婦女勞動力,又解決了村里人日常的需求。
當前大學生中存在著保守主義和激進主義兩種不良傾向,前者墨守成規(guī),凡事得過且過;后者好高騖遠,追求不切實際。這兩種思想傾向?qū)Υ髮W生的成長是十分有害的,不利于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倳浀闹嘟?jīng)歷啟示我們實事求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改革創(chuàng)新是推動工作的強勁動力。首先,大學生要正確認識自己,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明確努力方向。要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在不斷反思中改進,逐步完善自我。其次,大學生要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做好人生積累。要明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深刻道理,在大學階段打牢知識功底,鍛煉各項能力,奠定發(fā)展基礎(chǔ)。最后,要培養(yǎng)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既是國家振興、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個人成長的關(guān)鍵。要把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體現(xiàn)在學習中、生活中和工作中,敢于質(zhì)疑,勇于突破,不斷開辟新境界,取得新進展。
五、心系群眾,主動擔當作為
在梁家河插隊期間,習近平親眼目睹了陜北貧窮落后的面貌,老百姓不僅吃不飽肚子,連煮飯的柴禾也十分缺乏。習近平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感,總想為老百姓辦實事解難事。為了多打糧食,他帶領(lǐng)群眾打壩,給村里增加了幾十畝的耕地。為了解決當?shù)厝剂喜蛔銌栴},習近平主動請纓去四川學習沼氣技術(shù),回來后親自試驗,建起了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并點火成功。為了方便群眾生活,習近平給村里辦了代銷店,解決了購物難的問題。他還為村里打了一口深水井,同時解決了村里人喝水和菜地灌溉的問題。習近平自稱為“黃土地的兒子”,把群眾的難題作為工作的努力方向,真心為群眾服務,贏得了群眾的擁護。
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曾著文批評一些大學生正日益淪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些大學生缺乏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對人民群眾漠不關(guān)心,只關(guān)注個人的利益。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總書記與當?shù)厝罕娊Y(jié)下了深情厚誼,擔負起帶領(lǐng)群眾過上好日子的重任。可以說總書記的成長歷程就是踐行群眾路線的過程,在為人民群眾服務中收獲進步。大學生要樹立起正確的群眾觀,要知道自己來自于群眾,將來也要服務于群眾,進一步增強學習的積極性,練就過硬本領(lǐng)。大學生要懷有家國情懷,樹立對家庭、社會和國家的責任,主動承擔工作,接受鍛煉,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參考文獻:
[1] 中央黨校采訪實錄編輯室.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7.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習近平青年德育思想研究”(2018-ZDJH-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