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應該怎樣組織名著閱讀教學,才會有良好的效果?明確了課堂定位,才可以確定教學內容,并根據內容明確教學的思路。理清了這一點,名著閱讀課的主線才會突出,內容才會清晰,過程才會緊湊,效果才會明顯。
關鍵詞:名著閱讀教學 名著閱讀課 課型 方法 效果
名著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有效訓練學生的語感,更重要的是,通過中外名著閱讀教學,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讓學生體悟語文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1]。
那么,應該怎樣組織名著閱讀教學,才會有良好的效果?在落實這個問題之前,應該先解決名著閱讀課是什么的問題?筆者認為,名著閱讀課應該是一種以“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為目的、以中外名著為課堂閱讀載體的課。
根據上述概念,名著閱讀課大致可分為(1)薦讀課;(2)導讀課;(3)賞評課;(4)交流課。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可以這四種課型來定位自己的教學目的,即解決“為什么要推薦這部名著給學生看”“推薦書中哪些內容給學生看”“如何引導學生去閱讀名著”“整部名著可從哪個角度引導學生去閱讀”“可引發(fā)學生閱讀時的哪些思考”“應該賞析名著的哪個方面”“怎么賞析”“學生以什么方式交流閱讀心得”“交流什么心得”等等。
明確了課堂定位,才可以確定教學內容,并根據內容明確教學的思路。理清了這一點,名著閱讀課的主線才會突出,內容才會清晰,過程才會緊湊,效果才會明顯。下面,筆者就按這個思路,來談談具體操作的辦法。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
指導學生閱讀名著前,要營造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引發(fā)學生閱讀思考。激發(fā)和引發(fā)有很多種方法。
其中的一種方法是借助名家名言推介名著。比如,筆者向學生介紹《三國演義》這本書時,便用了袁闊成對《三國演義》的評價:“《三國演義》是那段歷史的一座人才寶庫,也是一部活的兵書,是一座軍事大課堂”。講《富蘭克林自傳》時,我向學生介紹這是一部曾經暢銷世界的書籍,好多的美國青年都希望從這本書中找到成功的秘訣,讓學生也來讀讀,看看是否也能學到成功的秘訣。總之,挖掘誘點刺激學生的好奇心,有可能就把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出來。
另一種方法是借助音像制品。年輕人都喜歡觀看影視,無論是大學生[2],還是中學生[3]。故而,教師可讓學生看由名著改編的影視,然后讓學生將有聲視頻與原著進行對比,學生就很有可能產生閱讀原著的愿望。
二.消除心理障礙
根據調查結果,許多大學生不喜歡經典名著的最主要原因是其枯燥難懂[4]。大學生尚且如此,知識儲備更為有限的中學生對于閱讀經典名著的畏懼程度,就不必多說了。故此,學生的懼怕閱讀的心理障礙必須在閱讀之前消除,否則整個名著閱讀活動就會收效甚少。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學生名著閱讀的種種心理障礙呢?
首先,教師選擇作品給學生閱讀時,可從國內外短小的名著選起。學生一次性讀不了整部書,教師可以把這部書劃分為若干部分,分門別類讓學生閱讀。比如,讓學生按契科夫的三個人生階段去閱讀《契科夫短篇小說集》各篇,一方面是學生能做到有目的地閱讀,另一方面是分步走的閱讀量也不會太大,這就能減緩學生閱讀名著的畏懼心理。
其次,教師應認真做好導讀工作,破解“經典名著的艱深”[5],以降低學生閱讀名著時的難度。如導讀《契科夫短篇小說集》說時,向學生較為詳細地介紹作者的基本情況。比如他青少年時代求生存的斗爭,使他很早就體驗了人世間的冷暖,開始用批判的眼光來觀察社會,并告訴學生這部小說可以說是集中體現了作者對于社會的批判,有深刻的道理蘊涵其中。這樣一來,本來不大喜歡讀外國作品的同學,慢慢地喜歡上這部作品,并且?guī)е髡叩膶懽髂康膩黹喿x作品。
消除學生閱讀名著的心理障礙,才能讓學生自由地翱翔于名著閱讀的廣闊天地里。學生想讀,愛讀名著了,接下來的名著賞評課、交流課就能更好地開展。
三.教給閱讀方法
激發(fā)了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消除了學生閱讀名著的心理障礙,教師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教會學生怎么去閱讀。
名著的篇幅一般都比較長,學生把整部書讀下來一般需要大量的時間,然而,由于當前語、英、數等各個學科都是“學以致考”[6],都在“爭分奪秒”,結果學生最缺少的也是時間,對于高中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就更是這樣。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讀透名著呢?
首先,讓學生了解名著創(chuàng)作背景,為深入理解、感悟名著的精髓奠定基礎。如講《契科夫短篇小說集》,先介紹契科夫人生經歷的三大階段,并告訴學生這些人生經歷在小說中是有所體現的,讓學生參照閱讀。
其次,培養(yǎng)學生細讀名著的章節(jié)。小說、傳記、散文、詩歌等各種文體,都有自身的結構方式和創(chuàng)作規(guī)律,學生了解了,就能讀得順讀得懂。如小說,一般是以主人公或主要人物的經歷來組織材料,每個章節(jié)都有特定的故事情節(jié),而不同的變化著的情節(jié),往往也是主人公或主要人物性格形成、發(fā)展的原因和結果。學生如果能遵循小說的結構方式和創(chuàng)作規(guī)律來閱讀每一個章節(jié),就能較好地把握小說的內容和精髓。
最后,培養(yǎng)學生更好地把握作品中的人物。教師應教會學生通過品讀作品中的細節(jié)描寫來把握人物的性格,并要注意把握不同作家和作品在塑造人物時所表現出的差異。例如,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側重于通過人物的外在肖像、語言、動作描寫去表現人物性格,而外國小說尤其是現當代小說則更側重于通過人物心理活動描寫去體現人物性格,像《契科夫短篇小說集》各篇就是這樣。
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學生讀起作品來才能游刃有余,也只有學生們讀懂了作品的內容,接下來的閱讀共享活動才有可能更有效地開展。
四.開展交流活動
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消除學生閱讀名著的心理障礙,教會了學生閱讀的方法,接下來的教學目標就是使名著閱讀成為學生一種持久的自覺的活動[7]。故此,教師有必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活潑的閱讀成果交流活動,這既能讓學生享受到名著閱讀成功的喜悅,又能進一步鞏固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實現名著閱讀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例如,給學生講解名著《論語》《三國演義》《契科夫短篇小說集》《富蘭克林自傳》這四部名著時,筆者就開展了專題性的讀書交流活動,分專題分小組,讓不同小組內的同學分工合作,讀書、查閱資料,以達到知識積累的目的,最后,全班交流讀書成果。
那么,如何舉辦活潑生動且有效的讀書成果交流會呢?
筆者的做法是,在給學生講《論語》《富蘭克林自傳》后,利用一個課時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專題的名著閱讀知識競賽,以小組為單位,把題目設置為必答題和搶答題兩部分,內容涉及作家、作品、人物、情節(jié)等。如果是戲劇性比較強的名著,像《三國演義》《契科夫短篇小說集》等,筆者就讓學生選擇名著中自己喜歡的章節(jié),編寫簡單劇本來表演。學生自由組合,分角色進行表演。學生要表演貼切,就必須深入閱讀作品,揣摩各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再經過小組評議、爭論來加深對角色的理解。匯演時,主要的評價標準是比一比哪些同學的表演最接近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最能體現作品中人物的精神世界。這種“以演促讀”的方法,即在學生閱讀名著的基礎上,讓學生用表演的形式反饋對名著的理解和感受,非常有利于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名著閱讀情況。筆者發(fā)現學生選得比較多的章節(jié)或篇目是《草船借箭》、《空城計》、《變色龍》、《醋栗》等。因為這是他們自己選的文章,所以只要我們教師給他們一個展示的舞臺,他們便會認真、用心地去對待這項活動。
除此之外,我們還組織演講、辯論會等活動,讓學生展示、交流自己讀名著的成果[8]。所有這些閱讀成果交流活動,不僅能讓學生更認真地閱讀了名著,而且還能讓學生領略名著中更多的“感性美與理性美”[9],從而提升其“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的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姚佩瑯.德育視野中的校辦讀書節(jié)[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04):28.
[2]鄭惠生.關于當前大學生視聽與讀寫狀況的調查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05):135.
[3]鄭惠生.關于當前中學生視聽與讀購狀況的調查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06):100.
[4]鄭惠生.關于當前大學生喜歡閱讀哪類課外書的調查研究[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5(02):58.
[5]鄭惠生.經典名著留給大學生的印象探討——大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之六[J].美與時代(下),2005(09):83.
[6]鄭惠生.小學生課外閱讀認知、行為與相關條件的調研[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06):86.
[7]姚佩瑯.校辦讀書節(jié)的閱讀理念[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07):23.
[8]姚佩瑯.例談校辦讀書節(jié)的模式[J].文學教育(上),2016(01):115.
[9]鄭惠生.應該重視大學生文學審美趣味的培育——以調查研究為基礎的探討[J].美與時代(下),2005(04):8.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重點項目《以“提升素養(yǎng)”為導向的名著閱讀教學實驗研究》(項目編號:2018ZQJK023,項目負責人:姚佩瑯。
(作者介紹:黃少娥,廣東汕頭市東廈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