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映勤
一
有一天在會議室開會,圓桌前坐滿了同事,我留意了一下,桌子上放的茶杯大大小小十幾個,不銹鋼的、有機玻璃的、保溫的、磁化的,形形色色,花樣繁多,但就是沒有搪瓷的。很明顯,風光一時的搪瓷茶缸現(xiàn)在已經(jīng)落伍了,至少是在大城市,很少有人再用了。
曾幾何時,搪瓷制品是一種人們?nèi)粘I钪衅毡槭褂玫奈锲罚樑?、茶杯、碗、盤等等。30年以前,在每個家庭里幾乎都可以找到搪瓷制品的身影,這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搪瓷制品也逐漸被塑料、玻璃、不銹鋼、瓷器等制品等所替代,其中淘汰率最大的要屬搪瓷茶缸了。
搪瓷茶缸曾經(jīng)是人們普遍使用的飲水容器,遍布城鄉(xiāng),幾乎人手一個,盡管顏色、大小不一樣,但材質(zhì)都是搪瓷的。
所謂搪瓷,就是在金屬坯體的表面涂上一層搪瓷釉,具有一定的金屬強度和瓷釉特征。搪瓷的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耐腐蝕,不變性,能起到對坯體的保護和裝飾作用,美中不足的是容易磕碰掉瓷,露出里面鐵制的缸體造成銹蝕通漏。那時候人們用的茶杯,除了玻璃、陶瓷的,大多都是搪瓷的。玻璃、陶瓷用品容易破碎,不方便攜帶。搪瓷茶缸結(jié)實耐用,價格低廉,十分適合老百姓的消費水平。
我從小用的都是搪瓷茶缸,俗稱“茶缸子”。上了小學,學校要求學生每天自帶飲水工具,母親給我買回了一個搪瓷茶缸。我清楚記得那是個深綠色的,無蓋帶把,像現(xiàn)在的紙杯大小。每天系在書包上背到學校,時間不長就磕得面目全非。
當年,每家每戶都有不少搪瓷茶缸,除了自己買的,不少都是單位發(fā)的,開會紀念、畢業(yè)典禮、勞動獎勵、職工福利等等都發(fā)搪瓷茶缸,上面印著簡單的圖案和紅字:有的是毛主席語錄,有的是獲得榮譽的名目,像“學雷鋒積極分子”“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等等,搪瓷茶缸無處不在,成為一種特殊的歷史見證。
現(xiàn)在,各種飲水杯具花樣繁多,城市中很難再見到搪瓷茶缸的蹤影了,它和許多其他的舊物一樣,逐漸進入了收藏領(lǐng)域。有些印有文字的紀念性茶缸備受藏家的歡迎,前些日子看到一條消息:一只印有“抗美援朝”字樣的舊搪瓷茶缸賣到了上千元的高價。誰能想到,昔日普普通通、家家必有的搪瓷茶缸會在收藏界大顯身手。
二
當年,我親眼目睹過一件事,搪瓷茶缸差點鬧出過人命。
小時候,門口有一個鄰居孩子叫大頭。大頭無疑是說一個人腦袋大,四十年前,他那時十四五歲,不仔細看,也不覺得他的腦袋比別人大多少。為什么給他而不是給別人起這么個綽號,不得而知,無證可考。只記得當年街上的孩子和大頭起糾紛打鬧時,都愛念兩句歌謠:“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有傘,他有大頭?!贝箢^也許不覺得自己頭真的大,好像對這個綽號并不介意。
大頭在小街的孩子中不太合群,沒人愿意和他一起玩。那時候,正處在“文革”中期,學校里停課鬧革命,即使復了學也沒有多少功課??臻e的時候多,孩子們沒事就在門口的馬路上玩各種游戲,什么彈玻璃球兒、拍毛片兒、挑杏核兒、推鐵環(huán)、砍劈材等等,花樣繁多,數(shù)不勝數(shù),三一群,五一伙,找塊空地就能玩上半天,這里面基本上見不到大頭的影子,他屬于人嫌狗不愛,處處招討厭的主兒,沒人愿意搭理他,多數(shù)情況下大頭都是一個人搖來晃去,形單影只,煢煢孑立。
人們不待見大頭是有原因的,據(jù)說他的手腳不干凈,愛偷東摸西占點小便宜。那年月家家戶戶都比較窮,也沒什么值錢的東西可偷,無非是院里樓里少棵蔥缺頭蒜、冬天的大白菜少了兩棵等等,懷疑的對象基本上都集中在大頭身上,理由很簡單,他有前科,有劣跡,雖然夠不上小偷的等級,既沒被刑拘也沒進過少管所什么的,但是在人們的印象里,他不是個老實孩子,疑似為“白道”(小偷)中人。證據(jù)之一,大頭在學校偷過同學的東西,諸如鉛筆橡皮小人書之類的,都是些無關(guān)緊要的小物件,好像也沒有現(xiàn)場捉臟的真憑實據(jù),只是名聲不好而已。有案可稽的實例只發(fā)生過一次,僅這一次就足以讓他臭名遠揚。
有一天放學,大頭在學校門口的副食店轉(zhuǎn)悠,趁售貨員不注意,從水果攤上偷偷拿了個蘋果,就在他剛跑出幾米遠的時候,讓售貨員從后面抓了個正著。當時大頭無可狡辯,贓物就在他手里,無處可藏。大頭偷的是個大蘋果,口袋里放不下,只好用手拿著,如果換個小一點的放在兜里,說是從家里帶來的,也許會逃過一劫,反正當年的副食店也沒有攝像頭,蘋果是家里的還是店里的誰也說不清楚。也許是大頭沒有經(jīng)驗,也許是他太貪心,偷了個大蘋果,被人抓住,呵斥辱罵一頓不算,最后還被扭送到學校。事情是如何解決的,不得而知,反正大頭的名聲是徹底壞了,學校門口的副食店,來來往往的多是些學生,一傳十十傳百,大頭偷蘋果的事件一時間在孩子們中間風傳。身上有這樣的劣跡,可想而知,大頭弄得灰頭土臉,沒有人愿意接近他。
大頭就連走路都和別人不一樣,別人走路兩眼看前方,大頭走路腦袋左右亂晃,眼睛滴溜亂轉(zhuǎn),像是四處尋摸什么東西,“胸中不正,眸子眊焉”,他的眼睛似乎印證了這句古語,白眼底大,黑眼珠小,不時冒出一股賊氣。
大頭平時干什么,和誰在一起玩,沒有人關(guān)心,沒有人理會,他就像一個孤獨的游魂,來無蹤去無影,整天一個人在街上閑逛。
大頭再次名揚小街是源于一場事故,他喝了幾口搪瓷茶缸里的火堿水,差一點成了廢人。
小街的盡頭臨近墻子河邊有一家工廠,生產(chǎn)自行車外胎。到了夏天,工廠因為屬于高溫作業(yè),時常為職工準備一些降溫的清涼飲料,山楂汁、桔子汁等等加上冰塊,放在一個白色搪瓷桶里。工人在車間干一會兒活,出來接一杯飲料喝兩口歇一會兒落落汗。鈴聲一響,工人們再進去接著干。那時候也沒有空調(diào)冰箱之類的降溫設(shè)備,清涼飲料似乎是最好的飲料了。住在工廠周圍的孩子,有的和工人混熟了,時常能得到點冰鎮(zhèn)的飲料喝。工人們沒事就坐在廠門口乘涼,缺東少西的偶爾也找臨近的街坊們挪借,下雨了借把傘,吃餃子要點醋之類的小事經(jīng)常麻煩周圍的鄰居。作為回報,有時偷偷地給孩子們倒點飲料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去,小二,回家拿鍋去,別太大呀?!睆埲冒嘟M長不在,給小二盛滿一鍋飲料端回去。
“來,小三,喝吧,慢著點,小心別嗆著?!崩钏亩酥筇柕牟韪鬃幼屝∪活D痛飲。
當然,小二、小三都是周圍鄰居中和工人們熟識的孩子,不認識的孩子不可能享有這種待遇。那時候,人們普遍貧窮,夏天,市面上只有一種山海關(guān)汽水可買,小瓶的也要一毛五分錢一瓶,一般家庭的孩子平時喝不起,天熱了,孩子們最多買棵冰棍兒解解饞。冰鎮(zhèn)的清涼飲料又酸又甜又涼又爽,大熱天喝下去,從頭涼到腳,那叫一個痛快。
到了夏天,工廠車間門口附近,常有左鄰右舍的孩子站在不遠處,眼巴巴地等著,能免費喝點飲料是他們渴望之極的幸事。
大頭雖然住的不遠,但是和工人們都不熟悉,夠不上享受免費飲料的交情,他又不能站在街角處等著,街上的孩子們都討厭他,不搭理他,遇上厲害的大孩子還很可能欺負他,蹦個腦門,端個下巴什么的,所以他也從來不往人群中湊合。但是大頭有自己的辦法,他在馬路另一側(cè)更遠點的地方張望,鬼鬼祟祟地往車間門口這邊張望,坐在馬路邊上,假裝系個鞋帶,撥個石子什么的,一付漫不經(jīng)心若無其事的樣子。等到車間的鈴聲一響,工人們進車間干活的當口,只要周圍沒有人,他立馬像箭一般沖過來,端起工人放在凳子上的搪瓷茶缸猛喝幾口,然后迅速跑開。利用這種方法,大頭時常能偷喝點飲料,屢試不爽,從不失手。他自認為比別人聰明,憑著這點小聰明他占過不少便宜,偷喝清涼飲料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件而已。
有一天下午,天氣悶熱,熱得人頭腦發(fā)脹,昏昏沉沉。大頭路過車間門口,放慢了腳步,毒辣辣的太陽照在地上,人像進了烤箱一樣炙熱難忍。四下觀瞧,街上除了廠門口坐著十幾個工人外,再沒有其它人。機會難得,大頭不想錯過,他慢慢地往前蹭,走得很慢,他心里清楚,每隔一刻鐘,最多半小時,工人們就得進車間干活,只要鈴聲一響,門口沒有人,他就能痛痛快快地狂飲一番。
鈴聲終于響了,工人們?nèi)齼蓛申戧懤m(xù)續(xù)地進了車間,這時候的大頭如同脫兔一般飛奔過來。與往常不同的是,他這次沒喝放在凳子上的水杯,而是直奔最近處,連腰都沒彎,直接端起窗臺上放著的一個搪瓷大茶缸子,張口就往嘴里灌,剎那間,他感到不對勁,五內(nèi)俱焚,一股火辣辣的感覺從嗓子眼奔出,這時,他才發(fā)現(xiàn)喝錯了東西,是什么東西他不清楚,但絕對不是清涼飲料。
“救命呀,救命!”大頭拼命地喊,把搪瓷茶缸扔在了地上。里面的工人聽見動靜,不由分說,馬上把他送到了醫(yī)院。
后來知道,大頭這一次喝的不是飲料,而是火堿水。工人們休息時用火堿水沖刷模具,用完了將盛有火堿水的搪瓷茶缸放在了窗臺上。沒有人故意要害他,大頭每次偷喝飲料都做得十分迅速謹慎,從沒有讓工人發(fā)現(xiàn)過。
大頭算是命大,雖然食道腸胃被燒傷,但經(jīng)過搶救,總算揀了一條命,從那以后,小街上再也見不到他的身影,據(jù)說,出了醫(yī)院,他們一家就搬走了。
大頭固然有他的毛病,愛耍心眼抖機靈,占點小便宜,但如果不是因為貧窮,也不至于偷喝飲料。有時候,人生的悲劇都是從不經(jīng)意的小事引發(fā)的,但悲劇的背后總能找到別的原因,這原因,我以為,脫離不了那個時代。
搪瓷茶缸留給我的深刻記憶,莫過于大頭的這場事故,一想到這種茶缸我就想了當年的情景,一句話,都是窮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