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觀自在(六章)

      2018-11-12 23:45:57
      連云港文學 2018年5期
      關鍵詞:梅花

      孔 灝

      不見世間過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必定是個多事之人!比如吧,人家五祖弘忍大師要選接班人,你慧能連個后備干部都不是,還偏偏想東想西,甚至跑官要官!煩不煩人?再比如吧,人家神秀大師嘔心瀝血吟成一偈,你慧能連個大字都不識一個,還假意央人原文誦讀一遍,又自作一偈央人題在神秀大師偈子邊上。懂不懂事?再后來,五祖弘忍大師眼見慧能不安心本職工作,氣得用手杖在慧能的勞動工具上連敲了三下以示警醒,結果這慧能竟然夜半三更時分跑到五祖大師的房間里去求道,說是敲了三下的意思就是指三更時分可以來找?guī)煾冈趯W習上面“開小灶”!胡不胡鬧?這一胡鬧,搞得后來花果山上的孫猴子跑到人家菩提老祖那里也照此辦理,把個菩提老祖被逼無奈只好教他些翻筋斗、變戲法的本領,直接導致了這潑猴鬧龍宮、鬧地府進而大鬧天宮,生出了多少事端來!添不添亂?歸根到底,追本溯源,豈不都是因為這慧能大師的種種多事?

      還有,這慧能大師身為一個無形象、無學歷、無經驗的“三無”人員,跑到人家公司食堂干了幾年糧食初加工之類的粗活,連個“臨時工”的身份都沒轉正,一夜之間突然就成了人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長了。這是有多給過去公司的高管們添堵啊?這還沒完,原來的老板怕董事和高管們因為不服要打要殺慧能,讓他跑路,結果呢——這家伙,先是跟老板說不認識路,等到老板把他送上船了,他又好像非常鎮(zhèn)定的樣子對老板說:迷時,是老師度我;悟了,就要自己度自己。這度的名稱雖然一樣,那用處可就不同了……這船呵,我要自己來劃自己渡河。老板心里是真著急啊,心里想:情況都這樣緊急了,還特么凈跟我這兒扯犢子!可是,還得保護這小子的積極性,只好說:是啊是啊,以后,咱這公司上市,可就全靠你啦!三年之內,我還能為公司發(fā)揮點余熱;三年以后我告別人世了,你呀,可也不能著急,把握好天時地利,慢慢來!

      要我說,你在一個單位里啥基礎都沒有,又不是受上級組織調配“空降”來的,就這么冷不丁突然一下子“一朝權在手”,怕是總要有點“心虛”吧?人家慧能大師可不是這樣!那篤定,那安然,真不是蓋的!其實,這家伙初次見五祖弘忍大師時,就說的又明白又狂妄:老板,我到這個公司來,啥都不求。只求一件事:遲早有一天,把咱這公司合并到另一個橫跨宇宙各空間、覆蓋各空間所有生命的一個聯合公司去,我呀,要去做那個聯合公司的董事長。這,可不僅僅是多事之人說的話干的事吧?那是根本上的好事之人,是唯恐天下無事之人??!

      但是——天下人、天下事最少不得的,就是“但是”二字。有了這“但是”兩個字,天下之人,會更加有趣;天下之事,會更加深致。悠悠人事,一有“但是”,就有了滄海桑田的變化,或者,是地久天長的美意。所以,“但是”來了:但是慧能大師,雖然是多事之人、好事之人,其實卻單純,且直接:他知道,雖然那風中的經幡飄來飄去,但是,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那看風看幡之人的心,動了。于是,他登壇說法之初,就先教導大眾一首《無相偈》;于是,他為多事、好事的自己,也為世間熙來攘往的眾生,說出了著名的辯護詞:“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有學者考證,在漢之前,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詞,將先王之道和孔子的理論稱為“道教”。實際上在《論語》中,孔子本人也多次強調“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或者,“吾道一以貫之”;或者,“朝聞道,夕死可矣”……直到《隋書·地理志下》中,還有“江南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并湊。前人君子尚禮,庸庶敦龐,故風俗澄清。而道教(還是專指儒家禮教)隆洽,亦其風氣所尚也”的記載。而佛教剛剛傳入中國時,因“菩提”曾被翻譯成“道”,因此也被稱為“道教”。至于現代人所理解的作為宗教的道教,則是在東漢末年五斗米道取“以善道教化”之意自稱為“道教”之后,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等一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的宗教。所以,慧能大師所謂的“若真修道人”,當是確指修持“佛道”之意。但是,“但是”又來了:但是修持佛道,為什么就可以“不見世間過”呢?

      “過”,《說文解字》說:“度也。從辵咼聲。古禾切”;清代段玉裁《過說文解字注》說:“度也。引申為有過之過”;也有論者以為,“辵”與“咼”組合表示“走出漩渦”,所以“過”之本義是:走出漩渦,脫離纏繞。按《易經》六十四卦所論,又分別有“大過卦”和“小過卦”。周易第28卦“大過”卦的象辭說:“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鄙县詾閮稙闈桑仑詾橘銥槟?,上兌下巽,澤水淹沒木舟,這是大過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以舟重則覆為戒,領悟到遭逢禍變,應守節(jié)不屈,穩(wěn)居不仕,清靜淡泊。周易第62卦“小過”的象辭說:“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衰,用過乎儉?!鄙县詾檎?,震為雷,山上有雷,是小過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懼畏天雷,不敢有過失。因而行事更加恭謙,居喪更加哀傷,用度更加節(jié)儉。由此二卦的卦象和象辭可見,世間之過,無論大如河水覆舟,還是小如山上的雷聲較山下的雷聲更響,都不在別人,而在自己?!安灰娛篱g過”者,“自己不為過”也!

      《孔子家語》上有個故事:孔子師生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方受困缺糧,大家七天粒米未進。顏回不知道從哪里討來一些米煮飯,快熟時用手抓鍋里的飯吃??鬃涌匆姾螅瑳]說啥。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鬃诱f:“我剛才夢見了先父,這飯很干凈,我用它先祭過父親再吃吧?!保ㄒ拦哦Y:用過的飯是不能祭奠的,否則就是對先人大不敬)顏回忙說:“不可以!剛才煮飯時,有點炭灰掉進了鍋里,弄臟了米飯,丟掉不好,我就抓起來吃掉了?!笨鬃訃@息道:“人都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即便是眼睛看到的仍不一定可信;人總是依靠自己的心,可是自己的心有時也依靠不住?!痹瓉?,圣賢所說,并無二致!孔圣人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就提醒大家:注意!你所理解的別人的錯誤,也許是自己的誤解。對別人的誤解,難道不是你自己的錯誤嗎?

      賈似道《悅生隨抄》轉引劉壯輿《漫浪野錄》中的記載說:

      蘇子瞻泛愛天下士,無賢不肖,歡如也。嘗自言:“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弊佑苫弈僭S可,嘗戒子瞻擇交。子瞻曰:“吾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p>

      蘇東坡這人,“愛自己、愛生活、愛拉芳”,更愛天下人!無論尊卑貴賤、智慧愚蠢之人,都能歡顏以對。自己也講:“我呀,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收容所的乞兒”。他兄弟蘇轍蘇子由聽了,不以為然,并且勸哥哥:你呀,處朋友要有選擇。蘇軾蘇子瞻說:“沒法選??!在我的眼前,全天下就沒有一個不好的人。”

      有佛教界的高僧大德講:蘇軾其人,也是禪宗的一位祖師再來。這話,我愿意相信!再后來,讀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詩:“安得世間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忽想起慧能大師和蘇東坡來:原來,他們仨,是隔著時空,在唱同一首歌呢!

      惟有少年心

      “詩鬼”李賀長得比較特別。特別成啥樣兒?李商隱寫的《李賀小傳》中說是:“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身材纖細瘦小,就是擱在現代,也最多是找對象的時候,在有些人的眼里算是個缺點,何況,俗語中向有“世間無丑男”之說,所以,男人身材“細瘦”云云,自是不值一提之事。但是,雙眉相連和手指極長這兩種“異相”,按中國民間傳統的面相學和手相學來說,卻是所謂分別代表命“硬”,經歷坎坷,性格剛烈和多有幻想、腦筋靈活的。而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諾森堡大學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幾位學者通過研究,也得出如下結論:無名指與食指的相對長度能反映出胎兒在母體中接觸睪丸激素的程度,而這種激素對大腦發(fā)育的影響直接決定學習新技術時的能力是高還是低;并且,無名指和食指兩指長度差別愈小,面容便愈對稱;差別愈大,愈不對稱。

      當然,這些研究和結論,對于詩人李賀而言根本毫無意義!在我們的心目中,李賀和一頭瘦驢有關,和一天黑云有關,和一只雄雞有關,和一個少年有關……他每天騎一頭瘦驢四處覓詩,每有所感必將其寫成詩句放在驢背上的破舊口袋里;他以歌行的形式寫邊地戰(zhàn)事,起句即以“黑云壓城城欲摧”虛實相生地寫出了大戰(zhàn)將臨的緊張氣氛和嚴酷環(huán)境;他在《致酒行》中寫出了傳誦千古的名句“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拿云,誰念幽寒坐嗚呃”——此句為毛澤東主席所激賞,其所作《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詞中“一唱雄雞天下白”和《念奴嬌?井岡山》中“一聲雞唱,萬怪煙消云落”,均由此句化出。有學者研究指出,李賀傳世詩作共有240首,毛主席圈過的就有83首,有的詩甚至被圈點四五次。在五十年代一則有關王勃的批注中,毛主席更是稱贊李賀為“英俊天才”,但“死時二十七”,“惜乎死得太早了”。按照現在比較流行的寫法,或者應當是這樣表述的:因為李賀在二十七歲的時候英年早逝,所以,這位天才詩人就永遠地活在了他的二十七歲上。

      宋代詞人章良能詞《小重山?柳暗花明》有句:“舊游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把那詞句中的“少年心”三個字摘出來用在李賀身上,或者,還算匹配吧?當年,少年李賀以一首《雁門太守行》得到了當時文壇領袖韓愈韓昌黎的高度認可和多方推介,才名遠播。正準備大顯身手、登科及第之時,因其父去世,只能根據舊時禮制服喪三年。三年后,李賀河南府試高中,年底即可赴長安參加進士考試。結果,又有人拿李賀去世的老爸做文章,說是他的爸爸名叫“晉肅”,這個“晉肅”中的“晉”字和“進士”之“進”字諧音,如此,李賀如果考“進士”,那就是對他老爸“晉肅”先生的大不敬!世界就是這么奇妙——于是,“有關部門”真的立即宣布:取消考生李賀的參試資格!昌黎叔很生氣,后果,卻不那么嚴重。作為古文運動的旗手和主將,他除了專門寫了一篇《諱辯》并在文章中尖銳地反問道:“當爹的名叫‘晉肅’,兒子就不能考進士;假如當爹的名叫‘仁’,兒子就不能做人了嗎?”之外,實在也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來讓“有關部門”收回成命。

      有唐一代,詩人多具“少年心”。但是,與李白的豪放、李商隱的蘊藉不同,李賀顯然更魔幻、更瑰麗。他寫琴聲,是“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娥眉牽白鹿。誰看挾劍赴長橋?誰看浸發(fā)題春竹?”他寫夢游,是“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彼麑懬嚆~雕塑,是“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他寫弦樂演奏,是“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边@種表面上的色彩絢爛,恰恰源于其內心的樸素單純。畢竟,短短二十七年的過往,最高副股級干部的任職經歷,說到底,必然決定了李賀的閱世太淺。所以,他的“少年心”,是本色出演。

      在文學史上,最適合跟李賀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自稱“少年中國之少年”的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學家梁啟超。他寫《少年中國說》時,也是整整二十七歲。他說:“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崩钯R說“少年心事當拿云”時,他是懷才華不遇的“唐諸王孫”;梁啟超棄“哀時客”之名自更其名為“少年中國之少年”時,是“如朝陽”、“如乳虎”、“如俠”、“如戲文”、“如潑蘭地酒”一般才華橫溢的赴京舉子。一個心有積怨,一個胸有大志,一個清寒窘迫,一個衣食無憂,如此,不同的經歷、境遇形成了不同的視角和追求,進而,也更加豐富和更加寬泛了“少年”一詞的內涵和外延。

      在《少年中國說》里,梁啟超還回憶說: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贝嗽牢淠隆稘M江紅》詞句也,作者自六歲時即口授記憶,至今喜誦之不衰。

      岳飛的《滿江紅·怒發(fā)沖冠》一詞,自20世紀20年代以始向來時有爭議:如余嘉錫、夏承燾等學者,乃至現代的李敖等作家,均認為此詞非岳飛本人所做,而是明代另一武將王越自作,或其幕府文士所作,在當時的賀蘭山戰(zhàn)役之前為鼓舞士氣,故偽托以民族英雄岳飛之名。而歷史學家鄧廣銘、王曾瑜、學者唐珪章、陳非等人則力陳其非,通過嚴謹地論證完成了岳飛同志對于該詞著作權的確認問題。應該說,名將岳飛存世的詩詞不到二十首,但是,就其創(chuàng)作習慣而言,他顯然是喜歡用諸如“少年”、“男兒”之類的語詞:如《過張溪贈張完》一詩,“無心買酒謁青春,對鏡空嗟白發(fā)新。花下少年應笑我,垂垂羸馬訪高人?!边@是在隱士面前,說“少年”;如《寄浮圖慧海》一詩,“湓浦廬山幾度秋,長江萬折向東流。男兒立志扶王室,圣主專師滅虜酋。功業(yè)要刊燕石上,歸休終伴赤松游。丁寧寄語東林老,蓮社從此著力修。”這是在和尚面前,說“男兒”。遙想當年聽劉蘭芳先生說《岳飛傳》時,俺也是個十二三歲的陽光少年呢!那時候,心中的岳飛岳鵬舉,坐下白龍馬,掌中瀝泉槍,除了“少年”二字,又有什么樣的漢語詞匯可以表達出這位偶像的神韻來?

      當然,岳飛的“少年頭”和“少年心”,早已與章良能詞中的原意相去甚遠了!在宋詞之中,“少年心”本為一詞牌名。如黃庭堅有詞《少年心·對景惹起愁悶》:

      對景惹起愁悶。染相思、病成方寸。是阿誰先有意,阿誰薄幸。斗頓恁、少喜多嗔。 合下休傳音問。你有我、我無你分。似合歡桃核,真堪人恨。心兒里、有兩個人人。

      典型的少男少女、你儂我儂之詞。但是,雖是言語清淺,卻是情深義重!要說,從含義如此的此“少年”到含義如彼的彼“少年”,是怎么過渡的?忽想起《易經》來。這《易經》六十四卦,共分上經、下經兩部分。上經三十卦,以乾、坤兩卦始,是天地初開,引出了雷電風云、萬物鋪排;下經三十四卦,以咸、恒兩卦始,是少男少女兩相親愛、長長久久,引出了人世風景安穩(wěn)篤定,歲月靜好。卻原來,這少男少女蜜也似的相戀,意義大著呢——

      能好好談戀愛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大英雄呵!

      偷閑學少年

      “閑”之一字,按《說文解字》的解釋是:“闌也。從門中有木”。這是講,“閑”,是個會意字,本意為柵欄。因為柵欄之間都有縫隙、有空檔,于是引申出了“空著”、“安靜”、“無事”、“平?!薄T多不同詞性的不同意思。印象之中比較深刻并且比較早的“閑”,和孔子有關,是為“孔子閑居”,共有三個版本:分別見于《禮記》第二十九篇、《說苑》“尊賢”篇和《韓詩外傳·卷七》,三篇文章的起句都是“孔子閑居”。之后,《禮記》中說的是子夏求教,《說苑》中說的是子路求教,《韓詩外傳》中說的是子貢求教。所涉學生既不同,所求教的問題也不同,但是,三篇文章卻有一個共同點,即:“孔子閑居”,其實“不閑”——“不閑”在傳道授業(yè)、誨人不倦上,“不閑”在家國天下、心系蒼生上,也“不閑”在“無終食之間違仁”上。

      孔子之后,似乎歷代大儒,均不喜“閑”。比如“亞圣”孟子他老人家,直接就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人啊,在憂慮禍患之中才能成長;而耽于安逸享樂,只能使人走向滅亡??!孟子講話,從來都是理直氣壯的,這一句,更是如高天響雷、聲震萬里,讓后世學人每每有一點點偷懶和取巧之心時,都不禁深自警醒、暗叫慚愧!所以,發(fā)生在宋代大儒二程子程頤程伊川先生身上的二三事,當然也是順理成章、其來有自了。

      比如,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逝。這一年,九歲的哲宗榮登大寶,于次年改元“元祐”。元祐元年三月,由司馬光推薦,五十四歲的程頤成為哲宗皇帝的經筵老師。有那么一天,程老師講完經后宣布課間休息,大家自由活動。當其時也,春光燦爛,春意盎然,春風浩蕩,春色無邊……年僅十歲的小皇帝宋哲宗畢竟是個孩子,“偶起憑欄,戲折柳枝”。以我一個后世讀書人的思路出發(fā),為師為長者,在此小皇帝童心未泯、戲折柳枝的情境之下,大致應該有如下幾種反應吧:第一,注意安全。不論是“起憑欄”還是“戲折柳”,自須提醒小皇帝保重龍體,謹防摔倒。第二,借機相諫。引《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句,說君王爭戰(zhàn),百姓之苦,勸諫小皇帝休養(yǎng)生息,珍視和平。第三,施行王道。正好,應時應景地帶著小皇帝重溫《孟子·梁惠王上》“齊桓晉文之事”中的章句:

      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以“折枝”之易,喻王道之可行,進而得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的結論。第四,人文教育。從漢樂府《折楊柳歌辭》中始見“折柳”一詞說起,直說到前朝詩人李白的“年年柳色,灞陵傷別”,介紹自古及今在中國民間離別時折柳枝相贈之風俗,培養(yǎng)小皇帝的人文情懷,進一步溝通小皇帝和老百姓在文化精神上的血脈聯系,等等。見仁見智之教,不一而足。但是,程老師不然!老人家偏偏是義正詞嚴地說道:皇帝啊,“方春發(fā)生,不可無故摧折!”于是,那位有權也任性的小皇帝當即“擲枝于地,不樂而罷”——把柳枝往地上一扔,給你個臉色,不鳥你了!其實,這位小程子程老師如此反應,無非是在“偶起”和“戲折”中,看出了小皇帝之“閑情”罷了。后來,明代劇作家、學者馮夢龍看到這個記載直急得跳腳,評曰:“遇了孟夫子,好貨,好色都自不妨(指當年孟子見齊宣王,齊宣王很實在,親口講:寡人有疾,分別是“寡人好勇”、“寡人好貨”、“寡人好色”等,孟子皆謂無妨,為之一一開解,并從這三種“毛病”出發(fā),教以治國之策)。遇了程夫子,柳條也動一些不得??嘣?,苦哉!”

      再比如,咱們看起來就覺得親切的“淮海居士”秦觀秦少游曾有一得意之作《水龍吟·小樓連苑橫空》:

      小樓連苑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朱簾半卷,單衣初試,清明時候。破暖輕風,弄晴微雨,欲無還有。賣花聲過盡,斜陽院落,紅成陣,飛鴛甃。

      玉佩丁東別后,悵佳期、參差難又。名韁利鎖,天還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門,柳邊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向人依舊。

      全詞寫的閨中之相思,公子之“閑愁”。其中的“名韁利鎖,天還知道,和天也瘦”句,和程垓的《攤破江城子·娟娟霜月又侵門》中“一夜無眠連曉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句,以及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中“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句,被明代王世貞并舉為詞中最妙的三個“瘦”字。本來,咱們的“淮海居士”秦少游先生對于此詞此句也是極為自賞的。但是,據《二程集》外書卷第十二記載:

      一日,(程頤程伊川)偶見秦少游,問:“‘天若知也和天瘦’,是公詞否?”少游意伊川稱賞之,拱手遜謝。伊川云:“上穹尊嚴,安得易而侮之?”少游面色骍然。

      說是有那么一天,小程夫子偶然遇見少游兄。便問:哎,那句“天若知也和天瘦”什么的,是你寫的吧?少游兄喜不自禁,認為這位帝師大概也是知音之人,少不得更是要夸贊自己幾句的,忙拱手答禮,表示謙遜和感謝。不料,只聽那小程夫子說道:上天是何等的尊貴威嚴,哪里是你一個小詞客所能輕視和侮辱的?把個風流俊俏的少游兄責難得滿面通紅、臉長如馬臉(注:“骍”者,毛皮紅色之牛馬也)。

      這個程伊川小程夫子,是有多么“不好玩”啊!其實,你若真心想對小秦之詞提提意見和建議,換種說法不行嗎?何況,老學究的這個意見,總讓人覺得邏輯上是不是有點問題?據黃升《花庵詞選》載,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少游也曾拿自己的這首新作向蘇東坡“顯擺”,人老蘇當即逗他:“小樓連苑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一句,“十三個字,只說得一個人騎馬樓前過”。你看,人老蘇同志的這個調侃,既說出了問題所在,卻又是多么溫柔敦厚、多么智慧風趣啊?

      據說,有一天,小程夫子和他的哥哥大程夫子程顥程明道先生同赴一個朋友的家宴。主人很熱情,專門請了幾個花枝招展的歌妓在酒席上彈彈唱唱,以助客人之興。哥哥程顥大碗酒肉,怡然自得。弟弟程頤則認為有辱斯文,當即拂袖而去。第二天,弟弟程頤跑到程顥的書房里還余怒未息,有責備兄長之意。大程夫子程顥說:“某當時在彼與飲,座中有妓,心中原無妓;吾弟今日處齋頭,心中卻還有妓?!币痪湓?,把自己兄弟的“不好玩”,一下子說得多么好玩。

      還是這位程顥先生,有詩《春日偶成》,亦為宋詩中的名篇:“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痹谀窃频L輕的近午時分,老漢我一路花紅柳綠地來到了前面的河畔??上н@周圍的朋友們不明白我的快樂,還以為我學那輕狂的少年在應該努力的韶光里忙里偷閑呢……這個時候的大程夫子,他是真不閑??!

      在另外一個秋天,大程夫子又有詩:“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tài)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边@一“閑”,又是“閑”在了“萬物靜觀皆自得”上,“閑”在了“道通天地有形外”上,也“閑”在了“富貴不淫貧賤樂”上,且和那永嘉大師《證道歌》中所說的“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v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之“閑”,當有著同樣的剛勁和峻烈吧。

      所以,真要說“閑人”,既可指清閑無事或不相干之人,其實也指有著特別任務之人呢。比如,在古代典籍中,“閑人”與“間人”就相互假借,指潛入敵方,偵察情況,刺探情報,進行顛覆活動的人,亦即現代我們常說的“特務”。如《漢書·韓信傳》:“信使間人窺知其不用,還報,則大喜,乃敢引兵遂下”;如《后漢書·光武帝紀下》:“公孫述遣閑人刺殺征南大將軍岑彭”;如《周書·裴文舉傳》:“時東魏以正平為東雍州,遣其將司馬恭鎮(zhèn)之。每遣間人,扇動百姓”。

      如此看來,真要是想得“閑”之真意、真趣,有志于“閑”的諸君,少不得還要痛下功夫努力才是啊!

      我便休

      那是大俗大艷的喜慶讓你心旌搖動,“急猴猴,新郎官,鉆進洞房把蓋頭掀。蓋頭掀,哎呀哎呀哎呀呀,我的個小乖蛋哎,我的個小乖蛋!”;那是隔山隔水的愛慕讓你惆悵滿懷,“白脖子的那個哈叭呦、朝南得的那個咬,啊呀趕牲靈的那個人兒呦噢、過呀來了。你若是我的妹子呦、你招一招的那個手,啊呀你不是我那妹子呦噢、走你的那個路……”;那是旅途中干柴烈火地鳳凰于飛,“叫聲妹妹你別上火,門外就有柴火垛,不拜月亮不拜佛,專拜妹的那兩個小餑餑。”;那是歸來時有意無意的若即若離,“這么長的個辮子辮子探呀么探不上個天,這么好的個妹妹呀見呀么見不上個面。這么大的個鍋來鍋來下呀么下不了兩顆顆米,這么旺的些火來呀燒呀么燒不熱個你”……天高地闊呵,就感到,整個塵世好像就是為了你們兩個準備的,還有那山、那羊、那黃河,那越來越遠的年代卻越來越響的歌,不知何時,它和我們的嘆息的距離已經近到了咫尺之間。是的,就在咫尺之間!卻同時,又讓我們身處于遙遠的年代和遙遠的地方的,這些被陜北老鄉(xiāng)們叫作酸曲的情歌呵!

      在陜北,酸曲是人們的另一種糧食和水。人們活在酸曲里,像羊肉燉在蔥里,像蜜化在水里,像你和我,手牽手站在月光里,聽著月光外面有人在唱:大燉羊那肉離啦不了蔥,酒曲它不酸它不好聽。甜盈盈的蘋啦果水淋淋的梨,酸不溜溜才有一點人呀么人情味——在陜北,人們又每每如烏鴉反哺一般,用自己的幸福、歡樂、痛苦和憂傷,來滋養(yǎng)著酸曲。

      《論語》上說,孔子特別喜愛唱歌。如果聽到別人唱得好,他一定會請人再唱一遍,然后和這人一起唱,所謂“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這老爺子一生“述而不作”,卻“刪詩書、定禮樂、著春秋、系易辭”,那《詩經》的第一篇“關雎”恰恰正是首“酸曲”。“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拿這首詩對照《想親親》,“想親親想得我手腕腕那軟,呀呼嘿;拿起個筷子我端不起個碗,呀兒呦。想親親想得我心花花花亂,呀呼嘿,呀呼嘿;煮餃子我下了一鍋山藥那個蛋,呀兒呦,呀兒呦”,是不是,都有著一種相映成趣的深情和悵然?

      話說有一天,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陪著老爺子聊天,他隨口一問:同學們平時常說,“沒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們,你們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于是子路、冉有、公西華分別向老師匯報了一下工作愿景。這老爺子或者“哂之”,或者默然無語。直到最后,曾晳同學發(fā)言說,我的理想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我呀,只想在暮春時節(jié),穿著春天的衣服,和五六個成年人六七個小孩子,一起到沂河里游泳,在舞雩臺上乘涼,唱著歌回家。老爺子聽了之后一聲長嘆道:“我,贊同曾晳的想法呀!”或許,正是最后那句“唱著歌回家”,打動了老爺子吧?

      多年以前,我們曾有過很多次“唱著歌回家”的經歷。那時候,為了一場關于詩歌、友誼和酒的約定,我們可以從海州鼓樓附近騎自行車至老新浦區(qū)的任何地段,不管是星級酒店還是蒼蠅小館,我們意氣風發(fā)、慨當以慷,我們詩書漫卷、興味悠長,每每到了酒店要打烊的時刻,才能結束我們的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然后,一行人騎車穿過城市,穿過那些月朗星稀的夜晚,也穿過那些風霜雨雪的侵襲,一路上且說且笑且歌且詠著回了家。后來,讀《莊子》“至樂”篇,見莊子的妻子過世后,他因為把“死”當作回家反而“鼓盆而歌”的故事,也曾想過:我們最終將要且歌且詠著歸去的,究竟,是哪里呢?

      《五燈會元·卷六》載:樓子和尚,不知何許人也,遺其名氏。一日偶經游街市間,于酒樓下整帶次,聞樓上人唱曲云:“你既無心我便休?!焙鋈淮笪?,因號樓子焉。你既無心我便休??!這一生的路上,我們能有多少次,剛剛低頭整理好自己的行囊和衣帶,正好就聽到有人在唱:你既無心,我便休。是有過怎樣的深情和決絕,才可以如此的了然和瀟灑?這里面,有“見山是山”的理當如此,如酸曲之“一碗碗個谷子兩碗碗米,面對面睡覺還呀么還想你,只要和那妹妹搭對對,鍘刀剁頭也不呀后悔”;又有“見山不是山”的新天新地,如酸曲之“大紅果子剝皮皮,人家都說我和你,本來咱兩個沒關系,嗨咿兒喲,好人擔了些賴名譽”;更有“見山還是山”的宛若自然,亦如酸曲之“太陽出來不老老高,他把你拉進圪嶗嶗,圪嶗嶗里你們摔跤跤,你看這日子呀好不好?”。

      特別喜歡的一首酸曲這樣唱:說山擋不住云彩樹也擋不住個風,神仙兒老家也擋不住個人想人,寧教那個皇上的江山亂,也不能叫咱倆的關系斷。四句歌,唱出了自然、宗教、政治、情感。人世間所謂的永恒和瞬間,不過,都在這些字字句句之間!所以呀,我便休——過了一回黃河沒喝上黃河的水,交了一回朋友沒親過妹妹的嘴。搟了一塊雙人氈沒和妹妹睡沒和妹妹睡,哥哥走了妹妹你后悔呀不后悔?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孔子告訴自己的兒子說:你若不懂“周南”“召南”這些地方的酸曲,就像是面前有墻一樣,不容易找到那歸去的路?。?/p>

      十萬梅花

      寫下“梅”這個字時,立刻,就被一場大雪包圍了。

      好雪啊!

      但是,但是你的江南還遠在千里之外,我,要用什么樣的比喻,才能讓你明白?

      一個人的一生只活到七十二歲,除去十八年的時間讀書成長,剩下的五十四年用一半的時間吃飯睡覺,剩下的二十七年再用一半的時間為稻粱謀,最后,只有十三年半自由支配的時間。在這十三年半里,完成十萬幅梅花圖,平均一天要畫二十幅還多一點。這個人,他每天,都得經歷多少場紛紛揚揚的大雪?。≌蛉绱?,時人才稱他為“雪帥”嗎?他,就是彭玉麟,字雪琴,號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清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書畫家,湘軍水師創(chuàng)建者、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

      彭玉麟畫梅,是為了一個叫梅姑的女子。這故事有多種傳說,共同的意思是:他和梅姑少年相識,兩情相悅,卻因為種種原因不能結合。后來,梅姑嫁與他人,早早就死于痛苦抑郁之中。彭玉麟深深自責,立誓為梅姑畫十萬梅花。他的每幅梅花圖上,都題有梅花詩一首。比如:平生最薄封侯愿,愿與梅花過一生。安得玉人心似鐵,始終不負歲寒盟。比如:一生知己是梅花,魂夢相依萼綠華。別有閑情逸韻在,水窗煙月影橫斜。比如:英雄氣概美人風,鐵骨冰心有孰同。守素耐寒知己少,一生惟與雪交融。比如:太平鼓角靜無嘩,直北旌霓望眼賒。無補時艱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每成一幅梅花圖,必蓋一章曰:“傷心人別有懷抱,一生知己是梅花”。

      ——說到底,愛,和學道相像,是一種恒久的修煉。這道理,老子明白。他在《道德經》里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睘槭裁?,他自己知道:“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p>

      在佛教里面,《五燈會元》也有同樣的故事:道林禪師在秦望山的一棵松樹上棲止修行,被稱為鳥窠禪師。一天,詩人居士白居易請教他:“如何是佛法大意?”禪師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白居易聽后,很失望地說:“這可是三歲孩兒也知道的道理呀!”禪師答:“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翁卻行不得?!?/p>

      彭玉麟之前的梅花,本不是這樣。據說,三國司馬懿之孫、晉朝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院中有梅花樹,最愛文人。每當武帝讀書為文之時,梅花就開得繁盛,反之,根本不開花。所以,梅花有“好文木”之雅號。南北朝時陸凱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眲t梅花又因“一樹獨先天下春”,成為春天的象征和友誼的載體。

      到了唐代,梅花的內涵日益豐富,就有了深情,有了剛烈,也有了一種直下承擔的智慧。李白有詩“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說的是一種終于錯過之后的突然相見:你,已經走過了屬于你的路;我,已經走過了屬于我的路。偏又不是“你若是我的哥哥喲,你招一招你的那個手,你若不是我的哥哥喲,你走你的那個路”,而是這路上命中注定的相遇,然后是命中注定的心有脈脈的同行。那場漫天飛舞的雪花在哪里啊?而那溫暖,卻又如影隨形,就像是,已經一起走過了幾輩子……而黃檗禪師的“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以入世間的嚴酷來說出世間的解脫,似刀劈斧斫,不容人遲疑;倒是無盡藏比丘尼的“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溫柔敦厚,自在無礙。

      終生不仕不娶、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的宋代詩人林逋,以一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確定了梅花的清逸品格,終始于有宋一朝,幾百年都沒有改變,直到元代王冕的出現。作為出身草根的畫家、詩人,王冕眼中的梅花是“冰花個個團如玉,羌笛吹它不下來”,又是“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是苦出身,受的教育并不多。但是中華文化的基因向來是在血脈中傳承下來的,在異族的統治下,他知道梅花在堅持著什么,他知道自己在堅持著什么。

      易宗夔的《新世說》曾這樣描述中年的彭玉麟:“貌清癯如閑云野鶴,出語聲細微至不可辨。然每盛怒,則見之者不寒而栗”。原來,這雪帥彭玉麟卻是與漢代張良相仿,系男生女相兼且有婦人形狀。若以曾國藩《冰鑒》觀之,想來,庶幾其可矣?!故,曾國藩聯贈彭玉麟有云:烈士肝腸名士膽,殺人手段活人心!又說:“彭玉麟拼命辭官,李鴻章拼命做官”。確實,在配合曾國藩共同立下了平定太平天國這樣的大功之后,彭玉麟仍然繼續(xù)辭官,最后,他不得已只接受了長江巡閱使這么一個“二線崗位”。

      長江巡閱!這,應該和梅花開在積雪中有一樣的風光吧?江風浩蕩中,立在船頭的老者,當還是那個白衣翩翩的少年啊!而十萬梅花,也自然抵不過郎騎竹馬來,僅僅是,那一瓣梅花、那一個姑娘,端然地,映照在窗外……

      良辰美景

      她繡花,她能繡下整個花園里的春風;她吟詩,河中心的小洲上就會有水鳥掠過先生的胡須迅捷而去。記得當時,柳條有柳條的柔順,夕陽有夕陽的黃金,眼前有個聰明的丫鬟,夢里有個俊俏的書生。

      那一年,她十六歲。

      歲月靜好,人世安穩(wěn)。小姑娘在花園里,就能走進春夢中。出來之后,又是一生。

      從春夢中走出來的人,當然,還想再回到那個同樣的夢中。但是,化成雨水的那些云彩,已經懷抱了更加沉重的現在。而現在,她必須、先要完成這江河湖海的一生。

      最愛杜麗娘的人,也許不是柳夢梅,卻是湯顯祖。他說:“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真愛一個人,自然可以為他由生而死,也可以為他死而復生。如果不能做到,那只是因為情深不至罷了!

      所以,牡丹亭前,是“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是“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是“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也是那書生近前來,單說一句:“小姐,咱愛殺你哩!”

      如果有人評選古今中外最佳情話,我想,那書生這一句“小姐,咱愛殺你哩!”值得重點推薦。三十年前,看到身邊的朋友和陌生的美女搭訕,最常見的說法是:“你家(或你的學校、你的單位)是不是在什么什么地方附近?。课液孟裨谀抢镆娺^你!”當時我這心里,是真為朋友著急?。∧阏f,這樣一個毫無新意且臭遍了街的橋段也好意思說出口,如果不招人白眼的話,連我都要為那個智商情商均與外表不成正比的姑娘臉紅!但是,我還真不敢對朋友推薦說,你就用柳夢梅的那一句吧:“小姐,咱愛殺你哩!”

      也許,那樣的說法,確實太“生猛”了些。畢竟,那是在夢中;畢竟,那夢中的良辰美景,其時,正在眼前。

      古時候,有位禪師做夢:夢見自己外出參學時,路經一座高山,突然從山坡上面竄出一只猛虎,沖著自己就撲了過來。這位禪師一看,大呼小叫,扭頭就跑,眼看著就要被老虎追到吃掉了……這時候,他被驚醒了。這禪師醒了之后,知道是一場夢,非常后悔!他反反復復地痛罵自己:不爭氣的東西,為什么不在夢里也學學當年的佛陀,舍了自己給老虎吃掉呢?如此,豈不是又保全了自己的肉身,又因這起心動念積累了道業(yè)?

      但是我想,這故事中的禪師,如果在夢中的危急關頭是真的有心要舍身飼虎,也許那場景反而不是夢了——或者就是老虎真的把這禪師給吃掉,老虎得了溫飽,禪師少了煩惱,山林寂寂,天下太平!

      天下的事情,一旦有了算計在其間,就會很難辦,也會很難看。西北民歌中有一種曲調叫作“花兒”的,多詠男女之情,情真意切,直抵人心。其中一首這樣唱:“花兒本是心上的話,不唱時由不得自家。鋼刀拿來頭割下,不死就還是這么個唱法”。要能誠心誠意地唱出這樣的歌來,才有資格說:“小姐,咱愛殺你哩!”

      當年,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座下,共有四十三人得法。內有一位本凈禪師,寫過一個關于夢與覺的偈子:“視身如在夢,夢里實是鬧。忽覺萬事休,還同睡時悟。智者會悟夢,迷人信夢鬧。會夢如兩般,一悟無別悟”。這一世這一生,本來就如同在夢中。有智慧的人會參悟夢,沒智慧的人會迷信夢,可是說到底,參悟夢和迷信夢也都是夢的一部分。那么,那個做夢和沒做夢的人,分別又是哪一個?

      其實那是同一個人!比如,在那《牡丹亭》中,就都是湯顯祖。豈但杜麗娘是他,柳夢梅是他,春香又如何不是他?陳最良又如何不是他?杜寶又如何不是他?皇上又如何不是他?就說這“良辰美景”,又何嘗只是那個十六歲的少女牡丹亭的所見所感所思所遇?回首一生,當你覺得遇到了你真正喜歡的那個人,那個美好的時刻在你心中,又如何不叫良辰美景?

      唐代詩僧懷浚有詩:“家住閩川東復東,其中歲歲有花紅。而今不在花紅處,花在舊時紅處紅”。學禪之人,皆有深情。因了“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那花“紅”與不“紅”,或者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可還記得你那良辰美景、與那舊時的初心?

      要說起做夢這種活兒,確實是莊子干得最風雅?!肚f子·齊物論》上說:“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過去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蝴蝶,是多么生動的一只蝴蝶啊,愉快而又愜意!卻不知道自己原本是莊周。突然間醒來后,在驚惶不定之間又發(fā)現:原來,我是莊周。也不知是我莊周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在夢中變成了我莊周呢?

      杜麗娘跟前那個小丫鬟春香說:都不是!先生啊,這“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可不就是說的咱們老爺家里的事兒?“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內關著個斑鳩兒,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

      猜你喜歡
      梅花
      梅花
      梅花絕句·其一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綻放的梅花
      少兒美術(2020年12期)2020-11-05 08:56:02
      梅花
      梅花
      梅花贊
      梅花頌
      快樂語文(2018年13期)2018-11-30 05:20:32
      《梅花》
      梅花
      梅花
      旬阳县| 来凤县| 五常市| 太白县| 灵寿县| 仪陇县| 靖江市| 中阳县| 佛山市| 威信县| 黄陵县| 子洲县| 当涂县| 丹寨县| 安泽县| 丹巴县| 鄂伦春自治旗| 波密县| 友谊县| 雷波县| 襄汾县| 石狮市| 宁南县| 天津市| 锡林郭勒盟| 哈密市| 宣汉县| 赤城县| 合水县| 大同县| 昆山市| 平南县| 常宁市| 大英县| 和平县| 新丰县| 和龙市| 祁东县| 伊吾县| 怀宁县| 抚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