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若萱
那天我寫了一句話:我最不擅長的事情有兩件,一是找話題,二是表達感受。每當不得不做時,我都想拿槍崩了自己。再嚴重一點,我想炸掉整個世界。
這句話簡直是我的真實寫照。我是個沉默的人,見到其他人,被逼急了,不得已,絞盡腦汁,一鼓作氣憋出幾句。通常還說不好聽,伴隨著心跳加速,手指攥拳,頭恨不得垂到地底。我不喜歡出門,如果食物水源充足,我會永遠宅在家,那樣就永遠不用開口講話。我經(jīng)常為我的交際能力苦惱,怎么辦呢,為什么別人可以侃侃而談,為什么別人擁有那么多朋友?最近看開了,嗨,隨他去吧,開心就好。
我的小說也是沉默的,或者說,我希望我的小說是那種表面沉默,內里爆發(fā)的類型,類似海明威的“冰山理論”。比如卡佛、托拜厄斯·沃爾夫、理查德·福特等,他們的小說我每次讀都覺得好,敘事簡單直白,讀起來卻十分震撼。至于繁瑣的,有閱讀障礙的小說,我個人雖不太喜歡,但也是一種可取的寫作風格,因為文學是包容的、廣大的。但我同時認為,把故事講得清晰好看,是一種能力,而且是巨大的能力。所以我現(xiàn)在修改小說,會把字數(shù)減少,句子精簡,盡力做到好讀。
我至今還沒寫出令我滿意的小說,雖然寫了快兩年了,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即使不是純寫了兩年(多半時間在吃喝玩樂),但聽起來,總算有個時間節(jié)點意義。這個意義帶給我不少焦慮,時時刻刻提醒我,勤奮點吧,不能再浪費生命。說來也怪,生活中我極其懶散,似乎什么都不在乎,我朋友覺得我心態(tài)特好。但一到寫作這件事上,我便認真起來,惶恐別人把我落得很遠,擔心自己被時代拋棄。我有時候想,除了寫作,我還會做什么呢?似乎只會寫小說。如果寫作算一種技能的話,我只能把這種技能發(fā)揮到極致。
沒事干的時候,我會在網(wǎng)上下載電子書,這很有樂趣??吹接腥送扑]或豆瓣評分很高的,便下載下來。讀到一本喜歡的,再下載作家其他的書。所以我的閱讀比較雜亂無章,喜歡的小說卻很單一,但因為在起步階段,審美肯定隨著時間增長,我很期待幾年后的我,也許會有所不同,也許不會。
我小說寫得慢,因為一著急就寫不出來,一寫不出來就情緒崩潰,是個死循環(huán)。當然也有狀態(tài)好的時候,比如聽了首感觸頗深的歌,便想著,哎呀,快爬起來,寫一會兒,趁著還有感覺?!兑剐小肪褪沁@樣出來的。雖然屬于虛構,但人物多多少少和現(xiàn)實中的人物有關聯(lián)。我總會這樣,寫小說中的人物,把現(xiàn)實人物揉碎了,放進去。我把這稱為貼著生活經(jīng)驗來寫。那天看孫智正老師的一段話,寫得真好,在此引用一下:“不自我是自欺欺人,不自我的東西看起來不貼,我絕對不寫想象的東西,不寫歷史題材,這些都很假,想象害死人,語文老師告訴我們寫東西要想象力,一篇文章很好,就說它很有想象力,想象力是什么東西啊,想象力害死人,現(xiàn)實已經(jīng)很豐富了,你把現(xiàn)實寫好就行了,還有什么狗屁來自生活高于生活,人怎么可能高于生活呢,寫的東西更不可能高于生活,謙虛點低于生活多好?!蔽乙彩沁@樣,我寫不好想象的東西,想象也必須是貼著現(xiàn)實的想象。這算是我最基本的文學觀吧,沒有現(xiàn)實的根基,想象就會虛無縹緲。
有時候看別人的小說,會驚嘆,怎么寫這么好,真正的天分,真正的才華!然后我自己就會很沮喪。但又一想,和天才生活在同一時代,是幸運,何況天才還那么努力。我能做的,只有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就算無法企及他們的高度,最起碼沒有愧對自己。我相信肯定會越來越好,就像我朋友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年紀輕輕,潛力無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