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云薩娜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在他《一個申說》一文中也有體現(xiàn)。張東蓀認為,社會主義必興,但社會主義派別很多。究竟選擇哪種社會主義?在此,我們有必要先介紹一下張東蓀所理解的社會主義。張東蓀所理解的社會主義,不是具體的哪種社會主義,而是一種趨勢;社會主義是一種正在發(fā)展中的學說,其中有“比較上圓滿的社會主義”。張東蓀認為“現(xiàn)在各種社會主義都有缺點,不過在我看來,基爾特社會主義比較上最圓滿罷了?!边@段話,足以說明,張東蓀所主張的社會主義乃是基爾特社會主義。他公開主張:只有基爾特社會主義適合于中國。所謂基爾特社會主義是20世紀初出現(xiàn)于英國的一種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政治思潮,代表人物有潘蒂、霍布遜、柯爾、羅素等人?;鶢柼丶葱袝蛥f(xié)作之意。它的基本主張是恢復中世紀的基爾特精神和方法,通過工人與經(jīng)營管理人員的聯(lián)合,建立不斷擴大的基爾特,對企業(yè)實行自治、從而逐步地實現(xiàn)企業(yè)公有,使整個社會達到自治,進而和平地從內(nèi)部瓦解資本主義。對于未來社會結(jié)構(gòu)它堅持“二重組織論”,即一個國家要有兩個議政機關(guān):一個是消費者的“國家”,管理政治事務和消費事務;另一個是生產(chǎn)者的基爾特,管理經(jīng)濟事務和生產(chǎn)事務。
張東蓀是五四時期在中國宣傳基爾特社會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較早介紹這一思潮的文章是發(fā)表于《解放與改造》創(chuàng)刊號上的《羅塞爾的“政治理想”》,這篇讀書錄主要是按照他的理解來介紹羅素的基爾特社會主義思想。他在文中認為:“羅塞爾的意思與國家社會主義不同的地方在反對集產(chǎn)于國家,主張各業(yè)自治,可以說是根本上不同,他與工團主義不同的地方在反對各業(yè)獨立不要國家,可以說是一部分的不同。”可見,張東蓀認為基爾特社會主義比較接近工團社會主義。他接著指出:“他 (羅素)的學說是自治的社會主義之一種……這個主義的特色就是把權(quán)力分配給三個機關(guān)——職工組合、民族國家與世界政府?!睆垨|蓀認為這種關(guān)于權(quán)力的分配“非常平均”,是一大“優(yōu)點”,“在近代的改造運動中,以此說為最妥善?!彼运軜芬獾匕阉榻B過來。1921年張東蓀表示:“現(xiàn)在各種社會主義都有缺點,不過,在我看來,基爾特社會主義比較上最圓滿罷了”,因為它是最晚出的,“大凡最晚出的比較上必是最圓滿的”;它是英國的產(chǎn)物,引入到中國來“不能不有多少變化”,然而 “其根本原理可以普遍應用”。
張東蓀很早就已確立了基爾特社會主義最完善、最切合中國國情的認識。當然,張東蓀系統(tǒng)表達對于基爾特社會主義見解的代表性著作還是為《社會主義研究》所寫的創(chuàng)刊宣言。在該宣言中,張東蓀首先公開聲稱:“我們懷抱基爾特社會主義的思想,……宣言我們是基爾特主義者?!苯又骊U述了自己對于基爾特社會主義的基本見解。張東蓀認為:“社會主義的任務”就是提供“一種人類生活的新形式”,因而“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只要人類感覺有這種過活的必要,社會主義就立刻可以實現(xiàn)”。顯然,張東蓀認為社會主義的實現(xiàn),依賴于人類心理上的需要,只要人們有了這種愿望和要求,社會主義便能實現(xiàn)。因而他接著說,促成社會主義實現(xiàn)的“正當?shù)姆椒ā?,“不在于革命的宣傳,而在于思想的傳播”,現(xiàn)在傳播基爾特社會主義原理就是為了“努力給大家一個更妥善的到‘自由之路’”。強調(diào)只有基爾特社會主義所研究的才是社會的全體改造,即“總改造”,而不是“特改造”。張東蓀認為人類存在的根本方針就是“職能的民主主義”。他強調(diào),基爾特社會主義是“民主主義思想的窮極”,認為為了貫徹這一方針,便應該本著“把社會組織置放在自由、自主、自己管理的基礎(chǔ)上,排斥為人所治。
總之,張東蓀關(guān)于社會主義的見解,歸納起來講,主要有一下幾點:雖然厭惡資本主義,但認為這是無法避免的,不能超越的歷史階段,所以不能不加以采納;社會主義雖然是他們歡迎的,但卻不是目前要采納的;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僅是社會主義的一種,中國所要采納的社會主義,不是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而是溫和的社會主義;如果說在開始的時候,他還有“渾樸的”社會主義傾向的話,那么在后來,他便明白地將“基爾特社會主義”作為溫和社會主義的代表,加以提倡。
張東蓀在五四時期提出的階段說,鼓吹的改良主義道路,都是與科學社會主義背道而馳的,是違反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發(fā)展規(guī)律的。因而,有礙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它理所當然地會遭到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批判。但是他所提出的社會主義主張,有助于擴大當時社會主義宣傳的聲勢。特別是他公開主張開發(fā)實業(yè),發(fā)展資本主義,這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還是有進步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