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時常紛雜得讓人厭煩,就如同此時滿滿當當?shù)淖烂?,沒有喘息之地。拂開一小塊,剪來兩支新新綻放的月季放在鼻尖,要借著“水蜜桃”的甜香與這雜亂隔開一段距離。
打開筆記本寫字。
繪畫,文字,鮮花,音樂,舞蹈……我似乎熱愛所有“無用”之物,大約是因為它們都有“旁觀者”的體質,借著它們能尋到高懸的“第三只眼”。依著這“第三只眼”濾去敵意、偏見,看見張狂背后的苦楚,兇狠背后的渴求,溫柔背后的冷冽,甜蜜背后的煎熬……
榮格說:“通往未來的路帶領你進入地獄,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獄,你的地獄是由所有你一直拒絕的東西構成,你使用詛咒或腳踢的方式將這些東西驅逐出自己的圣殿。因此,如果你進入地獄,你要記得,無論什么擋住你的道路,都要對他們給予足夠的重視。冷靜地觀察激起你鄙視或憤怒的一切?!?/p>
當理清所有狂喜、甜蜜、愛慕、怨恨都與旁人無關,明了大約所有“恨”皆是因為愛之不得,也漸漸明白自己才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何處得解脫?菩提說的“彼岸”在哪里?此地此時此身?
這世間太多事,不想說不可說不能說。言語不達,藝術是最后的伊甸園,這里沒有責任,沒有懲罰,也無關道德,無需羞恥。
我要在最底部最細碎不堪處獲得重生,要從死7的土地滋生丁香。洶涌的愛恨情仇,低到塵埃里的纏綿,那個脆弱不堪的自己……在畫里慢慢一點一點卸下,慢慢一點一點安放。
在畫里,把羞恥碾在腳下坦然說要:
《不如一起飛翔>
“他們在水里緩慢地搖擺,綿軟的玫瑰色的水一再卷起,溫柔又緊密的輕飄像快樂??鞓返猛俗约?,連聲音都被屏蔽。隔著玻璃,開始想象沒有雜音的那里:我只是,只是望著你。這多像我們的渴望。最極致的愛情,最專注的凝視,最純粹的擁有。渴望,總有太多的謎團和詭詐圍繞在它周圍。為了渴望,人們能匍匐穿過泥濘,也能吞下塵土。又溫柔又纏綿又兇狠的渴望?!?/p>
訴說著隱藏在拒絕里的纏綿:
《讓我為你跳支舞》
“柔情像謎團,伴著潮起潮落,被不由分說推到陌生的海岸,又在冗長緩慢的潮汐中回到大海,終于還是陷入寂靜。空氣中彌漫著干涸的根莖,時間偷走哀悼的人,被幻想推搡著跌入各自的地獄,借著彼世的銀光,望見清晰又冰冷,最荒謬最迷信的真理。于是,織一張?zhí)摕o的網(wǎng),裝進無處蔓延,碧色的海,柔情隱約在紫色的海浪里,將你輕輕抬起,緩慢涌動又落下,到彎彎繞繞的植物里,到碧水白沙上,到細密睡夢里。這是一支你不曾發(fā)覺的舞蹈?!?/p>
不去約束的憤怒:
《餓》
“永不疲倦的餓,無所不能的主,提線木偶般席卷所觸之物,餓。哪有縫隙分辨那咽下的是鮮花,珍寶還是塵土。眼睜睜望著,頹喪得像一具尸首。心臟這樣落落地從身體里掏出來,鼓脹地腫著,拒絕被絞殺。待到被厭嫌扔下,頹然流盡最后一滴血,就算是死,也不成全?!?/p>
靜默也斬釘截鐵:
《靜默》
“生活選擇性禁止表達,余下皮囊安慰著,索然無味的美。靜默……成千上萬只螞蟻嗅著味道尋來,從最低劣,最底層的地方潛入,綿延。柔弱、堅韌、細碎、微不足道、毋庸置疑。抵抗是嘴角的不屑。一路凱歌,請便。在迷宮的中心,竊取珍貴的水晶,揚長而去。靜默自有它的詭計?!?/p>
如此,時時旁觀覺察,才可能騰空自己,讓光亮充滿。閉上眼睛觀看,捂起耳朵傾聽,不停歇地在畫布上勞作。學著旁觀者的姿態(tài),修得慈悲做盔甲,落落生出憐人愛己之心,與自己與這世界友好相處。每個人都有度過此生的游戲。人生行至小半,便認命,繪畫就是我旁觀的游戲。
李蕾
2018/9/8武昌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