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俊培
摘 要:小學低段是整個教育階段的開始,他們有著最單純的想法并樂于分享自己的想法。為了讓課堂老師不唱獨角戲、課堂能更加生動活躍,能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想法,讓我們一起保護低段學生的表達欲吧!
關鍵詞:表達欲;文明表達;合理途徑
有個問題長期困惑著老師:低段年級的學生缺乏表達的欲望,使我們在課堂上像是唱獨角戲一樣。我們總是在過分追求“安靜的課堂”,紀律對課堂是很重要,但是我們在追求安靜的課堂的過程中,才發(fā)現(xiàn)學生已經(jīng)離我們越來越遠了。難道為了課堂的紀律性,我們就要犧牲學生的表達欲望嗎?
不管是哪個老師在接觸過小學低段的教學工作后,都會普遍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其實都有一顆想要表達自己想法的心。為了學生的表達欲望,我們老師應該學會保護小學低段學生的表達欲望而不是去打壓他們,學生缺乏的只是合理的表達方式。為了能保護學生的表達欲望,我們可以從下面幾點去考慮:
一、合理的課堂要求,讓學生文明表達
現(xiàn)在的學生都非常個性,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很多時候他們不一定能按照老師的想法去思考問題,他們可能會有很多獨特的想法,但是這些獨特的想法甚至是錯誤的想法,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去保護嗎?
像愛迪生小時候老師認為他是個白癡,他總提怪問題,老師同學都把他當笑柄。但是事實證明誰才是“白癡”呢?很多時候,學生的獨特想法未必就是錯誤的,甚至這些想法有可能改變世界,創(chuàng)新不就需要這樣的人才嗎?所以我們要保護這些有獨特想法的孩子,允許他們提出自己的觀點。
建立合理的課堂要求,特別是文明用語和行為規(guī)范,給予學生正確的表達指引,讓學生都能有序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老師要起到榜樣作用,對學生的錯誤回答要給予包容,要委婉地給予評價,并且引導其他學生要給予這些學生鼓勵,因為他們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哪怕是錯誤的,也不應該去嘲笑他們。教會學生按照課堂要求文明地交流,讓每個人都有勇氣提出自己的觀點,這對于學生的表達欲從某種程度上說是非常重要的。
二、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給予學生合理的表達途徑
一個班級里面有很多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想要他們把想法表達出來的最好方法就是說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內(nèi)容。大部分學生對于自己有信心的、會的并且感興趣的內(nèi)容都會想要表達。但是比起有表達的欲望,我們更應該給予他們合理的途徑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設計一些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給予學生表達的機會是很重要的。
我們可以采用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課堂里面的小組交流模式,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每個人都有機會去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完善自己的觀點,并且在小組展示或者個人展示的過程中,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老師給予正確的引導。我們老師要不斷地學習,要大膽地去改變自己的課堂,把合理和適合自己課堂的東西學習和應用起來,給予學生充分的互動機會,把課堂還給學生。
三、用心設計教學內(nèi)容,在激發(fā)中保護學生表達欲
把教學內(nèi)容簡單化、有趣化、開放化或者多樣化,在激發(fā)學生表達的基礎上,就是對學生表達欲的最好保護。
1.簡單化是為了滿足大部分孩子都能通過學習課本,摘到知識的果實,在學生摘到知識的果實的時候,他們心中就已經(jīng)埋上了一顆表達的種子,已經(jīng)在開始觀望,尋找著表達的機會。
我們在平時的備課過程中要做到對教學內(nèi)容有深入的認識,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教學目標,圍繞著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難點,并且在研讀課本的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總結(jié),把課本上的內(nèi)容理順,把復雜的知識點拆分成一些簡單的知識,一個難點,轉(zhuǎn)化成幾個簡單的知識拼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更容易接受。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應該簡單化,有的時候也需要保留一些高處的果實,讓學生去跳一跳,體驗學習的成就感,激起他們學習的激情也是很重要的。當我們圍繞著知識點,把問題都盡量簡單化之后,學生也并不是馬上就想要表達了,這時候很多孩子都還在潛伏期,因為他們有可能覺得簡單的知識點沒必要說,或者怕說錯等等,他們需要一點點刺激,那就是興趣。
2.把知識點加上趣味性。試問當你遇到會的,并且充滿趣味性的問題時,旁邊還有個假裝問題好難的老師,你心中那點墨水難道還沒發(fā)酵,是不是開始有那么點沖動想要宣泄出去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在教二年級的“紙幣”和一年級的“認識圖像”的時候,這些知識點都相對簡單,并且學生都比較感興趣,只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有那么點趣味性,那課堂就會像炸了鍋一樣充滿激情。
3.把問題開放化或者多樣化。因為太簡單了而且答案只有一個的話,一大堆人學生搶著回答后,一個人說完就冷場了,很打擊積極性。所以我們把問題開放化或者多樣化后,學生能有自己的想法,能有多種解決的方式,自然他們就有表達的機會和補充的機會了,而且在他們表達的過程中,其他孩子還能在傾聽的過程中學習或者質(zhì)疑那些在表達的孩子,每個人都有事情干,這樣的課堂孩子們又怎么能不想表達呢?
我們的身邊可能就有很多的小小“愛迪生”,他們可能有獨特的想法,他們可能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鼓勵和保護。也為了我們的課堂能更加生動活躍起來,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學生的表達欲,從“小”做起。
參考文獻:
劉忠.“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探索[D].蘇州:蘇州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