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佚 名
廣州市民李先生,不吸煙,不酗酒,不愛嚼檳榔,但他最近檢查出患了舌癌。醫(yī)生告訴他,罪魁禍首是他的一顆爛牙。這顆爛牙有十幾年了,平時不怎么痛,李先生也就不理它。偶爾發(fā)作,他就當上火了,喝點涼茶壓一壓, 再不行,就吃點止痛藥了事。直到前幾天,感覺爛牙根總是刺到舌頭,他才去看牙醫(yī)。一查,就發(fā)現(xiàn)患癌了。
美國塔夫茨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那些患有牙周炎的人,患癌的風險會比普通人高出24%,其中肺癌的風險則暴增133%。
我們的口腔本來就是細菌的集合地,而牙周炎則會讓細菌濃度劇增,這些細菌進入血液后會誘發(fā)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其中,幽門螺桿菌也會大量繁殖,它們隨著食物進入腸胃,會引發(fā)胃炎、胃潰瘍,甚至是胃癌。而對于糖尿病人來說,牙周病更是要嚴防死守,因為它會直接損害胰島功能,影響血糖……以上這些對于口腔問題,還只是冰山一角。
前幾天,杭州姑娘小陳發(fā)現(xiàn)自己的牙齒特別敏感,到醫(yī)院一檢查,醫(yī)生竟然跟她說:“你有22顆牙要補?!毙£惒环?,她每天吃完東西就刷牙,而且很用力地刷:“難道我刷得還不夠干凈嗎?”
醫(yī)生無語:“你還嫌不夠干凈?牙齦都被你刷沒啦!”
刷牙的時候橫著刷、用力刷,是大多數(shù)國人刷牙時的普遍姿勢。刷牙怎么刷才科學?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巴氏刷牙法,是一套由美國牙科協(xié)會推薦的方法。
刷牙時,首先,刷毛要與牙齒呈45度斜角,覆蓋牙齦溝。輕輕刷15~20個來回,一次刷兩三顆牙。刷完后再以同樣的辦法刷內側,前排門牙則需要豎著一顆一顆刷,最后再稍用力橫著刷咬合面。早晚各一次,全程三分鐘。為什么要刷三分鐘,因為實驗顯示,刷牙第1、2、3分鐘時,牙菌斑的殘留率分別為71.1%、32.8%和9.19%,而只有當牙菌斑被控制在20%以下時,刷牙才能真正起到效果。
牙膏不用挑貴的,要挑含氟的。氟化物不僅可以有效預防蛀牙,還可以讓已經融化了的牙齒表面重新堅固。另外,很多人習慣早晨起來馬上刷牙,刷完就吃早餐,如此一來,牙膏中那些有效成分都被吃進肚子里了,沒有最大限度地起作用。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起床后先漱口,漱完后再吃早餐,吃完早餐再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