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復彩
前年冬天,我攜家人前往位于九華山定心石下的甘露寺,去看望藏學法師。臨別時,藏學法師除了送家人每人一根紫檀木手鏈外,又特別送我一件他自己設計并在景德鎮(zhèn)制作的汽車掛墜。
掛墜的主題是一個證章大小的圓形的青花瓷,青花瓷釉色厚實飽滿,周邊蓮花的圖案寥寥幾筆,中間是藏學法師的書法“甘露”二字。無論是釉色本身,還是紋飾的圖案,都帶著元青花瓷的流暢和華貴。我和家人都極喜愛這件掛墜。
藏學法師習書之初,即從漢魏一路走來,尤其受張遷碑和好大王碑的影響。他的字稚拙中顯出厚重、大氣,就像他這個人,不帶一點世俗之氣。
連接青花瓷的是一條深紫色的綬帶,以及由這條綬帶編織而成的兩只大小不一的如意結(jié)。綬帶是深紫色,如意結(jié)是深紫色,襯托著這件天青色的掛墜,更顯出這件掛墜的精巧和尊貴。
藏學法師說:“我花費了無數(shù)個夜晚才有了如此的創(chuàng)意?!睋?jù)說,真正的青花瓷必須等待天空呈現(xiàn)天青色時才能燒制而成。為了燒出完美的青花瓷,工匠不知要等待多少個日日夜夜。
捧著這件青花瓷的藏學法師是喜悅的,我知道該怎樣珍藏這件青花瓷掛墜了。
去年夏天,我和世磊去坐落在和縣的觀音寺。坐在客堂里,智文法師為我們沏茶,一小壺鐵觀音汩汩地倒進一只小小的茶杯中。
這仍然是一件青花瓷,它的造型仿照清代官窯,走的卻是細巧而簡約的路子。杯體潔白如玉,又薄如蛋殼,透過韻細的瓷壁,杯內(nèi)淡綠色的茶水將這件藝術品襯托得越發(fā)玲瓏剔透。
我賞玩著這件青花瓷。智文法師見我對這只杯子起了貪愛之心,便囑他人去庫房取貨,他要送我們每人一只。
與藏學法師的汽車掛墜不同,智文法師燒制這種茶具,是專門放在客堂招待客人的,沒想到被我們一下子拿走幾只。
這幾年,我頻繁地出入寺院,法師們總會隨手送我一些小小的禮品,如一根手鏈、一件玉佛掛墜。法師們有時不惜重金制作一些精巧的禮品,是對護法居士的尊重,也是以此作為弘法的內(nèi)容。
妙虛法師是我敬重的法師,他在禪宗一脈有如法的傳承,在中國當代書畫界更有非凡的表現(xiàn)。
國慶期間,我?guī)е胰巳ゾ湃A后山妙虛法師的山房。進門處是一塊高約兩米的青花瓷屏風,屏風上燒制的就是妙虛法師大氣磅礴的書法《心經(jīng)》: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時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在妙虛法師的工作間,大大小小的青花瓷琳瑯滿目,隨處堆放。近年來,他愛上了青花瓷。他與一批藝術家合作,在景德鎮(zhèn)找到一家真正的柴窯,燒制了一批精致的青花瓷。
從藏學法師到智文法師,再到妙虛法師,但凡文化品位極高的僧人,無不愛瓷器。不管是青花瓷還是汝瓷,遇上自己喜歡的,他們都當作珍寶收藏。遇到有緣的居士,他們會以此作為法器相贈。
我收藏著法師們贈送給我的這些禮品,并把它們當作我人生修煉的課本。我要讓自己愚魯?shù)男臐u漸地清晰起來,明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