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青年志愿服務是指高校大學生不為物質報酬,自愿貢獻個人精力和時間,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社會福利事業(yè)提供的服務。在高校中推行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構建科學有效的青年志愿服務課程體系,是實現(xiàn)高校青年志愿服務規(guī)范化和常態(tài)化的重要途徑。但目前的情況是,高校在志愿服務課程構建方面仍舊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極大制約了我國高校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的發(fā)展和推進。因此,如何應對課程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是推行高校志愿服務課程化的可行性研究之路上的一大難關。
目前來看,我國志愿服務工作發(fā)展勢頭良好,穩(wěn)步地向志愿服務規(guī)范化和常態(tài)化的目標前進。但是從青年志愿服務活動的角度來看,仍舊存在許多問題與挑戰(zhàn)。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青年志愿服務活動廣泛開展,但活動內容與形式較為單一且重復;志愿服務活動引導有效,但青年主觀能動性不足;志愿服務活動中志愿者熱情飽滿,但是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匱乏。應對這些長久以來存在的問題,高校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的建設是當務之急。
做一項工作,如果對其不認識、不了解,是不可能很好的完成這項工作的。當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面臨的最基本的問題是,領導不重視、教師和學生不理解。雖然近年來隨著我國各種國際賽事或者會議的召開,志愿服務工作逐漸映入群眾眼簾,其熱度和社會關注程度不斷加深,志愿服務的重要性得到了社會各階級、各層面的一致認可,但是“高校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作為一種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并沒有被社會甚至青年志愿者本身所理解和認可,因此推行志愿服務課程化的進程嚴重受阻。
高校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推進的另一個難處在于,因為課程化的理念不被認可和廣泛接受,所以相應的課程資源支持也是嚴重不足。比如面向高校青年志愿者的專業(yè)培訓教材極度匱乏,志愿服務課程設計、培訓計劃以及考核方式不系統(tǒng)不科學不高效不完整等。這些志愿服務課程化的基礎資源和必備條件無一滿足,更重要的是,眾多高校的志愿服務課程仍舊是以專題講座的形式來授課,而不愿將其納入必修課程體系中。因此,高校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的建設重重受阻。
目前,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不僅相關配套設施嚴重匱乏,而且?guī)熧Y力量也相對薄弱。我國志愿服務可以說發(fā)展的較為迅速,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相關的培訓體系不完善,眾多志愿服務培訓教育零散且單一。這也直接導致了相關專業(yè)人才的缺失,以至于目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的師資力量很薄弱,而且大多講師理論深度不夠或者實踐經驗匱乏,這嚴重影響了整體的青年志愿服務教育培訓水平。
要想大力推進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進程,必須要有專業(yè)的領導班子進行理念培養(yǎng)和教學指導。成立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教研組織,確保志愿服務課程化的推行有組織保障,這樣才能將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這一舉措穩(wěn)步有效地推行下去。
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的專業(yè)組織建立以后,首先要完成的任務就是完善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管理機制,比如志愿者的招收和培訓計劃,還有考核方式等等。目前我國已經有少數(shù)高校開始進行完善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的管理機制,如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立了“志愿者服務儲蓄銀行”,其功能有青年志愿者自助注冊、志愿服務活動統(tǒng)計等等,并努力完善青年的志愿服務管理機制,這是對大范圍推廣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工作的一大助力,具有非常好的實踐意義。
管理機構的框架搭建好以后,最重要的便是青年志愿服務教育團隊自身水平和專業(yè)技能的提高,這是實現(xiàn)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的關鍵一步。高校應大力吸收新生力量,結合自身的師資力量進行全方位的培訓,提升現(xiàn)有的志愿服務講師業(yè)務水平。除此之外,目前有一些高校已經設立“社工”專業(yè),可以適當?shù)囊M此專業(yè)畢業(yè)生進行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教學的開發(fā)和實踐。
綜上所述,結合我國高校青年志愿服務發(fā)展現(xiàn)狀和問題,通過借鑒現(xiàn)代課程理論以及國外志愿服務教育經驗,提出的高校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這一思路十分具有現(xiàn)代意義,志愿服務課程化這條路也是可行的。目前需要注意的是探索課程化的進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與困境,需要我們不斷去改進和完善,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辦法和對策,這樣才能使我國高校青年志愿服務課程化之路實現(xiàn)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促進高校青年志愿服務真正走向規(guī)范化和常態(tài)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