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超
見到溫浩東是在一個下午,雨后濕漉漉的空氣中,他面帶微笑向我們走來,完全是一副陽光帥氣的大男孩模樣,沒想到這個年紀的他會對彝族傳統(tǒng)服飾情有獨鐘。采訪約在他的家里,正好可以看看那些他精心收藏的彝族老服飾。
他很健談,談到鐘愛的彝族服飾時更是神采奕奕。他坦言,雖然家中有彝族血統(tǒng),從小耳濡目染,看著奶奶縫制過彝族服飾,但年少時的他卻對這些東西并不感興趣。直到高考前夕的一次外出寫生,才定下了他與彝族服飾一生的緣分。
藝術生出身的他曾在學校里系統(tǒng)學過色彩運用,而那一次寫生,卻完全打破了他原有的理念。彝族服飾絢麗的配色與學校所學的天差地別,卻自帶令人驚嘆的自然和諧之美。于是,學生時代的他花了450元的“巨款”買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套藏品,為了研究彝族服飾的配色。
大學時期,想學設計的他卻陰差陽錯地進了云南民族大學,自此,對民族文化、民族服飾有了更深刻的研究。在民大老師的引導和支持下,致力于彝族文化的研究與傳承。
畢業(yè)后的溫浩東先在博物館工作了一段時間,后來到了煙草公司工作。初到煙草公司,便被安排到鄉(xiāng)鎮(zhèn)上鍛煉。鄉(xiāng)下的日子孤單枯燥,好在所在地是彝族地區(qū),研究彝族文化、收藏彝族服飾便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撐?!澳菚r候只要知道這個人是彝族,我都要問問他家里有沒有老的彝族服飾?!睖睾茤|笑著說。
后期的很多服飾,他是在外省淘來的,其中,貴州凱里幾乎每年都要去兩次。在那里,他淘到了很多有價值的藏品。凱里是西南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qū)之一,當?shù)孛耧L淳樸,前來的外國人非常多,外國人喜愛購買這些民族物品,后來這里逐漸成為了一個民族物品集散地,在這里,可以淘到各個民族的服飾、器物。
除了投入時間、精力,收藏服飾所需要的花費也是巨大的。收藏彝族服飾以來,他將所有的收入都投在了上面,光買衣服前前后后就大約花了幾百萬之巨,甚至不惜為此3次貸款。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付出,溫浩東擁有了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大量彝族服飾,而透過對這些服飾的人文解讀和研究,溫浩東對彝族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他也因此被很多人認為是當之無愧的“彝族傳統(tǒng)服飾守護者”。
服飾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符號,為了讓更多的人能看到這些精美的彝族服飾,并透過服飾去了解彝族文化,溫浩東最近正在籌備新書《中國彝族傳統(tǒng)服飾圖典》。書中將所有藏品從不同角度拍了照片,并詳細標注了屬地、年代、款式、紋樣等信息,全書圖文并茂,極力展示了彝族服飾文化的魅力。這本即將推出的新書,凝聚了溫浩東的多年研究的心血,它的面世,勢必將給中國彝族服飾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參考文獻價值。
在他的收藏室里,他挑了幾件藏品向我們展示,一點一點給我們介紹紋樣、工藝、裝飾紋所代表的寓意……在他眼里,每個花紋、每個樣式,都是一個象形文字,寓意豐富,可以解讀出很多信息。他也愿意去解讀、去研究,并將彝族傳統(tǒng)服飾文化介紹給更多的人。
整整15年的收藏與守護,溫浩東足跡踏遍西南彝族地區(qū),身為彝族人,他執(zhí)著熱愛著本民族的文化。彝族古老文化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代代傳承,背后,不正是因為這樣的執(zhí)著的文化使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