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抽身離去的光陰

      2018-11-15 00:35:41崔迎春
      作品 2018年10期
      關(guān)鍵詞:母親

      文/崔迎春

      這個春天,始終是寧靜而又溫暖的,窗外的綠植在緩慢生長,陽光通常明媚,古老的城墻沐浴在光與影的交變中。碎花一層層圍裹著日漸殘破的青磚,先是嬌艷的桃花,后是一樹樹波濤起伏的櫻花,再后是細(xì)小潔白的橘子花。春意漸深,不覺已至暮春。

      我喜歡這個古緞般的城市,就像喜歡那些經(jīng)緯交叉的河流,似心底的軟玉,帶著時間的莫測性,流向遠(yuǎn)方。

      先生讓我陪他去上墳,我欣然應(yīng)允。先生是我的友人,也是恩師。只不過他喜歡用畫布說話,我喜歡用鍵盤,所表達(dá)的都是些低垂的生命、細(xì)小的事物、流失的光陰及殘缺的美。

      先生有好幾年沒去上墳了,他的父母也已離世多年。于他們我聽說過一些,另一個時代的故事,帶著鉛灰色的底蘊(yùn),久違的美,是這個世界上曾經(jīng)栽種下的花朵,風(fēng)干了,也就憔悴了。先生的兒女們均在外地,只有婆和他生活在這個古城。婆剛強(qiáng),先生柔弱,生活的波紋倒也平靜安詳。四年前婆出車禍,落下殘疾,先生榻前侍奉,生活的瑣碎也就多了起來。即便現(xiàn)在,鋪床疊被、炒菜洗碗這些小事,先生每日也會按部就班做完。

      先生和婆都老了,像兩棵古樹,泛著青銅幽暗的色澤和質(zhì)感,昔日精美的紋理,早已淹沒在斑駁的光陰中?;貞洀牟货r明,哪怕那些打了蠟的記憶,都是灰蒙蒙的,生和死那么近,也那么遠(yuǎn)。

      清明那天,先生沒去畫室,給自己放了假。木窗外飄著細(xì)雨,不遠(yuǎn)處傳來雨咕咕咕咕的叫聲,聲音透過雨絲混雜著雨滴聲,那么空曠。先生說像他的童年,老舊的天井,天井上空低垂的灰云以及烏沉沉的黑瓦,那時的家有父親有母親,一大家子人,共一扇窗戶,一個月亮。那條街叫月亮街,家人的月亮,圓了又缺了。

      先生在微信里給天堂的父親寫了封信,似玻璃上的雨絲緩緩流下。破舊的樓道里依舊有泡桐花暗暗的香,先生說他喜歡樸素,也喜歡花香。

      我把信順了一遍,到樓下寫字間打了出來。打印的小姑娘,接在手里,“哦!”了一聲,繁體呀!也許她第一次遇到,也許時光太淺,還沒來得及觸摸一個老式文人的情懷。人生有時只是一個過去式,回憶的站臺,迎接的只有自己的列車。而回憶的美,帶著時間的凝滯性與緩慢性,如古城墻上那些日漸繁茂的藤蔓,在自己的內(nèi)心瘋長。

      先生父母的墓在銅陵山,從市內(nèi)到那并沒直達(dá)車。我說打的吧,先生執(zhí)意不肯,說公交散淡,緩慢而平靜,希望自己的父母不被打擾。我給墓園打了電話,工作人員相當(dāng)客氣,問我住在哪,然后告訴我搭幾路,再到哪轉(zhuǎn),以及車次及價錢。還說到墓園后,若走不動,給他們打電話,電瓶車會出來接。

      一個薄薄的早晨,我背著雙肩包走出家門,包里裝著簡單的吃食和一塊浸了水的抹布??諝馇缋?,像新剖開的水晶,清涼四溢。小巷里有人買花,新鮮的粉,碩大飽滿的薔薇泛著幽香。馬路上盡是些行色匆匆的早班人,還有送孩子上學(xué)頭發(fā)花白的爺爺奶奶們。

      先生精神很好,面容喜悅,天真而純潔,上身穿了件棗紅色的中式盤扣布衣,肩頭落了層白色頭發(fā)茬子。先生說昨晚深夜習(xí)字后,自己剪了發(fā)。我問咋不去發(fā)廊,他說去那干啥,怪浪費(fèi)時間的。先生就這樣,我曾說,他像愛翁(愛因斯坦),衣服上常有煙灼的小洞和污漬,但氣質(zhì)輕盈,纖塵不染。先生說,他的時間不多了,只想做點(diǎn)有意義,自己喜歡的事情。

      一個北大畢業(yè)的攝影師,每一年都會給先生拍幾張照片,作為新年禮物。他在微信里這樣說:畫意人生——78歲高齡,一年365天不間斷創(chuàng)作,每天擠公交車往返畫室和居室。一身布衣,油墨為伴,畫作穿越古今,我敬重的艾文老師。

      通往墓園的路是寧靜的,除了一個婦人扛著鋤頭走在身側(cè),推銷她的茭白、香椿、野芹菜、土雞蛋外,幾乎沒有其他行人。該上的墳都上過了,清藍(lán)藍(lán)的天空,只生長著松軟的云朵和一兩聲掉落下來的清脆鳥鳴。路邊的水域長滿了蘆葦,先生糾正我說那不叫蘆葦,是毛燭,打苞時才好看,開花反而糟了,燭花可做枕頭。

      陳年的葉子堆積在路邊,踩上去軟綿綿的,像一簇簇暗紅色的火苗,楚陶的色澤。

      巴氏曾道:“每片秋葉都是一篇杰作,都是一錠噴了朱砂與黑銀的精美金錠?!?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埋在這里的人,肉身離去,魂歸天堂的一瞬,都是洗凈靈魂,金屬般清脆耀眼的。就像先生的父親,何嘗不是季節(jié)里一首憂傷而古老的歌謠。

      靜靜的白塔屹立在遠(yuǎn)處,灰白的云朵纏繞在它的周圍,呈出毛玻璃似的溫柔之美。先生指著告訴我,那就是銅陵山,很多人的歸隱之地。那座銀白色的塔,他年輕時曾在里邊作過畫,干了半個月;包括春秋閣,關(guān)羽讀書的位置,墻上的青銅壁畫也是他作的。曾經(jīng)的曾經(jīng),現(xiàn)在只畫自己喜愛之物,內(nèi)心真實(shí)的虛構(gòu)。那時有夢,但離夢想最遠(yuǎn);現(xiàn)在無夢,卻離夢想最近。

      先生的父親,并沒葬在這,僅衣冠和母親放在了一處。父親走時,家里窮,買不起墓,便把骨灰埋在了一棵樹下。后來那棵樹沒了,父親的骨灰也就找不著了,好在土來土去,總歸化作泥土和泥土長在了一起。

      一行潔白的大雁從頭頂飛過,那是很多逝去和活著人的眼淚。

      墓碑是我找到的,先生已記不清是第二排還是第三排,所有的墓碑都一樣,白色大理石的,那么肅穆。碑上的照片,我見過,先生的母親異常清秀,父親也溫良。母親內(nèi)著一件小領(lǐng)旗袍,外罩一件翻領(lǐng)毛呢大衣,頸項(xiàng)優(yōu)美,梳著舊上海月歷牌上的發(fā)型。父親一襲褐色長衫,眉宇間頗有教養(yǎng),很搭的一對。

      據(jù)說當(dāng)年,先生的父親見母親第一眼時,便認(rèn)定她,后來果真娶了她。

      先生的母親是商家的女兒,祖上經(jīng)商,地道的楚鳳人。母親識文斷字,家里的布置和徽州老房子無二樣,中堂的條案上擺著春瓶,墻上掛有字畫。父親是安徽人,地主出身,年輕時出來闖蕩,開有自己的紙?zhí)?,后來被劃為資本家。

      先生說他生下來時得了臍風(fēng),是一位老中醫(yī)醫(yī)活的。父親很感激,親子般侍奉,老中醫(yī)走時,父親安的葬。父親是個厚道人,他懂,這點(diǎn)他像父親,相貌卻似母親,清秀,鼻子高而挺。父親喜歡京劇,唱得一口好京腔。鋪?zhàn)永镉辛袈暀C(jī),每日下午時分,父親唱,年輕的徒弟在旁邊配京胡。久而久之,先生也喜歡上了京劇,父親那時也常帶他去戲園子。這些幼時的記憶,后來都成了精神上的古董。

      少時,從父親的鋪?zhàn)踊丶?,須?jīng)過兩條并行的小巷。二十世紀(jì)五十年代的小巷沒路燈,黑黢黢的。先生的家在月亮街的北端,曲折的青石板路,先生常在干凈的門廳口寫作業(yè),夏夜于墻縫里找掏蟋蟀。廂房外有一竹床,天雨,一個人呆在那看天井上的黑瓦,聽雨咕咕凄涼的叫聲。

      母親喜歡美。初夏,會把潔白的梔子放在干凈的床頭,或揣進(jìn)先生的荷包,先生帶著去上學(xué),一天都是香的。母親還習(xí)小楷,字跡清潔,像她的人。墻壁上掛著四條屏,沒弟妹前,父母都看小說,書里對景物以及情調(diào)的細(xì)膩描寫,影響過先生,為日后的審美奠定了基礎(chǔ)。

      后來,先生的父親主動公私合營,交出全部財(cái)產(chǎn),要求當(dāng)了名擋車工,白夜班輪換。從那時起身體日差,患了肺病,漸重后,組織上照顧他,讓他駐漢辦。先生從寧夏調(diào)回楚鳳的第三年,父親離世,享年五十歲。那時先生的弟妹們已找到了工作,父親總算閉上了雙眼。墓碑上清晰地寫著,艾蘭楷,一九一八年生人。老先生若活著,整整一百歲了。先生說他理解父親,父親苦,撐著一大家子人,不能死,也不敢死。

      歲月是沉默的沙子,能留給后代的,只能是精神上的金粒。父親的手指上曾戴有一枚金戒指,上面刻的就是“艾蘭楷”仨字。窮時,當(dāng)?shù)袅耍俸髞砑抑幸回毴缦?,祖上遺下的財(cái)產(chǎn),只剩一口樟木箱子。這只箱子,跟著先生輾轉(zhuǎn)武漢、銀川,最后又返回故鄉(xiāng),至今陳放在家中堆積雜物的陽臺上。

      父親得肺病時,照顧他的大妹也被染上,家里愈發(fā)雪上加霜,生活的重?fù)?dān)曾一度全落在母親肩頭。住房,原有的進(jìn)宅門的兩間廂房,只留下一間。子女多,無處洗澡,只得把大澡盆端至屋后廁房洗。妹妹們接著零活,打網(wǎng)子,糊紙盒,剝蓮子貼補(bǔ)家用。壓力大后,母親現(xiàn)出剛強(qiáng)的一面,脾氣暴躁時也會一個板凳摔過來。先生那時年幼,多少有點(diǎn)恐懼,多年后才理解母親的艱難。

      先生上大學(xué)時,父親正駐漢辦,先生去看望,見他一小碗飯,一小碟咸菜,不停地咳,落下淚來。想起父親有錢時,在省城酒樓,一點(diǎn)一桌子菜,吃不完全舍給窮人;進(jìn)貨的錢貼肉綁在腰上。今非昔比,現(xiàn)今的父親,默默無語,總說組織好,關(guān)照他。

      先生工作后,把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五寄回故鄉(xiāng),幫父親養(yǎng)家,支持弟妹們讀書,僅留一點(diǎn)解決自身溫飽。畢業(yè)時,學(xué)校給分配到西北學(xué)生的粗布藍(lán)棉襖,穿了五年。那里少雨干燥,除夏天兩三個月不用外,一年總有十個月穿在身上;第一個月發(fā)工資,買的一雙高幫翻毛鞋也春夏秋冬不離腳,穿了整三年。

      先生1965年大學(xué)畢業(yè),學(xué)的是油畫,五年專業(yè)。他喜歡十九世紀(jì)的文化藝術(shù),那些精髓烘焙過他。列維坦是他喜歡的畫家,影響了他的一生。先生說列氏是個歌者,來到這個世上,心里只有美和詩意。他想像列氏那樣,走向原野,走向自由蓬勃的生命,畫喜歡之物,平凡中見美,親切而又憂傷。列氏畫中那些好看的陰天,低垂的云,流淌的空氣,水的波,靜靜的叢林,甚至金色的草垛,蒼茫的遠(yuǎn)方,寂靜的小路,以及皚皚白雪下,早春清冷明媚富有動感的空氣,都是他喜愛的。但生活的結(jié)疤太多,并非一面光滑的鏡子,他必須得面對一些現(xiàn)實(shí)因素。

      由于成分不好,他只能分配到遙遠(yuǎn)的西北,在寧夏電影廠當(dāng)了名編輯。半個世紀(jì)前的銀川,雖是省城,卻較之南方普通城市都蕭條。初到有點(diǎn)失落。省電影制片廠坐落在黃河邊段家灘,兩個半足球場那么大,六層小樓,人員最多時二十多個。幸福的是擁有了一間單人宿舍,最愛那盞臺燈,暗橘色的燈影下可以做許多喜愛之事。爺爺?shù)南渥永镅b了幾件換洗衣服和幾本書,那是他全部的家當(dāng)。

      先生勤謹(jǐn),初入社會便得到重用,組織上派他去杭州學(xué)習(xí)?;貋砗?,他們組建了幻燈片廠,經(jīng)常送影片下鄉(xiāng)。最忙時,三天三夜不曾合眼,也曾在小旅館睡過兩天一夜未醒。

      他說有次出差,廣袤的黃土地寸草不生,走了老半天,不見一個人影。不禁納悶這樣貧瘠的地方,咋會有人生活。遠(yuǎn)遠(yuǎn)聽見幾聲犬吠,待走進(jìn),狗已撲上來,只得往樹上躲。抬頭時,竟呆住了,那是一片梨林,盛開的梨花把樹染得雪白雪白的,一簇簇像天上的云朵。那是北方的異國情調(diào),奢侈動人的生命!先生用采訪的相機(jī)和守林人照了張相,一臉的燦爛,那年他二十五歲。

      他說向晚的夕陽照在高坡頂上,一片火紅;瘦馬在小河里飲水,美麗的景象,像《卡爾曼》描寫的西班牙高原,寧靜而又壯麗。

      來到小鎮(zhèn),正午的街道滿是行人和叫賣聲。清一色平房,電線橫七豎八,不時有驢車經(jīng)過。街頭有所官樣建筑,坐落在高坡上,走上幾級臺階,果然是本區(qū)圖書館。有點(diǎn)像四合院,樸素且干燥,室內(nèi)倒也清涼,寥寥數(shù)人,線裝書居多。

      第二天他去了另外一個地方,采訪一個人物,并留在那熟悉體驗(yàn)生活,收集整理素材,為爾后回單位創(chuàng)作幻燈片打基礎(chǔ)。西北農(nóng)戶稀少,飛沙漫漫,遠(yuǎn)遠(yuǎn)望見一座城堡坐落在山崗上,高大的半圓門,二三十級臺階,黃土夯就的圍墻緊閉著。遠(yuǎn)處黃河低吟,周圍十幾里沒有人煙,先生一人乘著羊皮筏子順?biāo)鳎驹诜ど贤P直的河岸,異常孤單。到目的地后,艄公背著筏子一步步往上游走,等待叫乘。

      運(yùn)動初期,先生曾和一位北京同學(xué)組織了支戰(zhàn)斗隊(duì),過了幾天就散了。先生出身不好,那個同學(xué)更差,后來他們成了逍遙派,沒惹什么禍。只有一次,在十幾米高的墻壁上寫標(biāo)語,因緊張,寫了前邊的忘了后面的,名字顛倒,受到了批判。浙江分來的一個大學(xué)生對先生拳打腳踢,但總算平安度過。等那個人因路線錯誤挨斗時,先生并沒參與,依舊待他如初,此人方識得先生人品。

      一個偶然的機(jī)會,先生和北京的那個同學(xué)發(fā)現(xiàn)省電影發(fā)行公司的四樓有一書庫,遂弄開門,在里面偷偷飽讀?!侗瘧K世界》《靜靜的頓河》,都是那時的營養(yǎng),外面鬧著革命,屋里他們享受著書海里的浪花。

      北京的那個同學(xué),一直是先生的朋友,后來回京,在北師大做了名教授,也是名畫家。他喜歡讀書,家里藏書頗豐,去年曾把一本《葛萊齊拉》的最早譯本,拍照發(fā)給先生。先生也曾有過此書,只是被借閱者迷失。米色布面,我在孔夫子舊書網(wǎng)查了查,獨(dú)一本,價格已炒至五千元,太貴了,遂放棄購買。

      讀書始終是先生的命脈,他說幼時初交是課本,封面包了又包,用心折用心習(xí)。稍大一些讀老師推薦的書,厚厚的《卓亞和蘇拉的故事》《牛虻》等。父母讀的小說,也曾翻閱。家境每況愈下后,只得站在新華書店里,翻那些擱在桌面上的書;那些不要錢的宣傳冊,作家名著介紹也會收回家。

      有一本《怎樣寫美術(shù)字》,硬是被迷上了,沒錢買,只得學(xué)流浪兒在茶館里拾煙頭。那時香煙沒過濾嘴,熄滅的煙頭還有一大截,煙絲攢起來,可以賣給卷煙廠。就這樣,先生用勞動換來了第一本書。還用手抄過哈定編撰的《怎樣畫人像》,從封面到里面的插圖均自己用心描摹謄寫,再合成冊,有人借閱過。書,先生從小就喜歡,且依稀知道它的價值。

      一本書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中學(xué)時讀到《金薔薇》,成為最愛,它教會先生人性之美,故思維不曾堅(jiān)硬。也曾郵購過一本《回憶列維坦》,書到手時,覺得這個世界真好。先生大學(xué)時,每得一本更是愛如珍寶,在寢室里大家輪番傳閱,看過的人在上面簽上自己的名字,下一個繼續(xù)看,也算是求學(xué)時的一道人生風(fēng)景。

      先生曾對我說,讀讀屠格涅夫吧!大學(xué)時他通讀了他的書,學(xué)院沒有,便跑到華師的表哥那借,凡翻譯過來的都讀了。那時還結(jié)識了萊蒙托夫、普希金、岡察洛夫等。先生說,十九世紀(jì)文學(xué)是人類歷史上的高峰,十九世紀(jì)末二十世紀(jì)初仍在發(fā)展著,像勃洛克、庫普林之流,在他們中間隨便找一本都是金磚。他大學(xué)五年就是這樣過來的,全靠自己閱讀,那是個人的面包。

      先生說,在教養(yǎng)上,文學(xué)有了用武之地,故文學(xué)是不朽的,是克服動物性的學(xué)問,但不是說教,是動之以情的結(jié)果。

      先生的女兒是名失語者,第一次見她時,她一個勁地沖我笑。

      失語的世界是安靜的,自己不說話,也聽不到外界的嘈雜,有的只是些無聲的影像。但語言功能的喪失,無疑意味著生命中美好部分的切割,這樣的破壞是殘酷的,若想和常人一樣,只能以自身更多的努力,及父母數(shù)倍的付出作為代價。

      先生說女兒生下時,是有語感的。兩歲時,得了一場感冒,一針下去,便失了聰。那是一場災(zāi)難,為了給孩子治病,他抱著她走遍大江南北,曾在一個倉庫的桌椅板凳堆中坐過一夜;過輪渡時,錢包丟失,無錢過江,也央求過別人。

      那時先生已是位頗有名氣的畫家,連巷子里的孩子都知道他的大名。但背后的艱辛,并不為人所知。

      先生成名頗早,年輕時畫作就參加國展,拿獎;加入中國美協(xié)后,有過一些名頭。然而五年的行政工作,讓他苦不堪言,后來終于甩掉了,輕松起來,回歸自己的藝術(shù)之境,無疑是喜悅的。對于過去,社會曾給予榮譽(yù)的那些作品,先生并不看好,認(rèn)為接近心底藝術(shù),比較滿意的,還是近十幾年的創(chuàng)作。無負(fù)擔(dān)的勞動,才是幸福的。

      女兒稍大后,先生每晚燈下教她畫畫;中學(xué)時,幫她補(bǔ)習(xí)幾何英語。女兒從小就乖,文靜,和正常孩子沒啥兩樣,父女間從不用手語,只意會。

      我曾在一個畫廊,看見過先生女兒的作品,出奇的靜。

      先生的女兒非常優(yōu)秀,九歲時便獲得世界兒童畫金獎;十六歲一個人去上海求學(xué),有過很多殊榮。她為自己的女兒,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音子”。她的女兒是可以聽到的,這是最幸福的事情,并且今年考取了加拿大一所音樂學(xué)院,她要加倍用更多的天籟,彌補(bǔ)母親的不足。

      女兒失語后,婆媳之間出現(xiàn)裂痕。先生的夫人不能原諒婆母,認(rèn)為是婆婆的失職,導(dǎo)致女兒失聰,遂斷絕了關(guān)系。先生說那時他們上班,常把孩子托母親照管,感冒本正常。母親對此并不做辯解,一再說媳婦的好,夸她會持家。

      晚年,母親自己住,先生在桂花街給母親租了一間房子。每到向晚時分,母親就會站在巷口,兩邊張望,看見先生,便十分高興。先生每天下班,先落腳母親那,也會把手邊的書帶給她,有經(jīng)典也有一些散淡的書。母親亦看《紅樓夢》,談?wù)摾锩娴娜宋?。書籍在母親最后的歲月里,起了重要的作用,填補(bǔ)諸多寂寞時光。晚年的母親清瘦,依舊是個大家閨秀,日月磨光后,一片皎潔。

      母親走的時候很平靜,八十四歲,比父親多活了三十多年。先生接到消息后,回到家中只說到江對岸的一個小城開會,三天后方回。就這樣一個人在殯儀館呆了三天,于母親的遺像前,哭了一夜。先生說他并沒給母親多少溫暖,那一次,是他生命里最后一次,也是婚后最長一次陪伴母親,三天沒離開過一步。他的妻兒都沒到靈堂,也不知道親人的長辭。先生說他只想安靜地送母親走,就像母親當(dāng)初安靜地接他來。

      晚年的先生須發(fā)皆白,靜里向深,愈發(fā)幽淡。仙氣鶴姿后,有了自己的山水之相。

      依舊住在一棟老房子里,破舊的樓道,木質(zhì)窗欞,生了銹的欄桿,到處彌漫著時間的印記。室內(nèi)局促,并無獨(dú)立的書房,那些發(fā)了黃的書依舊和一些雜物混在一起。老鼠經(jīng)常出沒,先生卻藹然道,也是生命,相安吧!

      先生性格野逸,小室雖破,依舊有古鏡空照之感。先生也愛面子,并不邀朋友們家中相坐,一怕怠慢,二確實(shí)雜亂,自己卻隨遇而安,整天笑呵呵的。平素節(jié)儉,省下來的錢都湊起來支援兒女們在外地買房購車。

      我曾見過先生作畫,提筆輕點(diǎn)幾下,山河立變,那樣的仙風(fēng)道骨,優(yōu)雅至極。

      先生家沒掛一幅自己的作品,簡陋的墻壁,只有一張年輕時的照片。倒是京城大畫家講究的客廳里,懸著先生早年或現(xiàn)在的創(chuàng)作;朋友和親人的居室也為他開著畫廊。我觀摩過,真清爽,有些畫作,先生不曾留有底稿,每每看到頗親切,也會像孩子一樣合影留念。

      去年,先生的兒女們?yōu)樗I了處房子,是一樓,帶個小院。院內(nèi)流泉藤蔓倒也齊全。小區(qū)鬧中取靜,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藍(lán)月亮。

      小區(qū)很美,是個幽秀的去處,細(xì)水橫波,有小橋通至門前。天晴時,小龜會爬到石上曬太陽。園內(nèi)草木扶疏,大自然聲情并集,落地長窗對著滿園綠植,不知名的小花由墻角探出,先生每每拍照,說野花雖小,更讓人疼愛。

      先生置了小幾安于陽臺,沒事一本書,一杯茶,倒也安適,依舊是陶子筆下的“素心人”。兩扇隔斷被先生改成了書櫥,滿滿兩柜子書,頗文氣。那些書被先生從舊屋搬來,一本本擦拭,倒騰了一天。先生說舊時之影,拿之溫暖。書柜的一格,有我的書,在里面最新。也有我在網(wǎng)上淘來的書,有最早版本,李時譯的,紅色封面的《金薔薇》,還有《生活的故事》《阿列霞》等,都是我送給先生的。同一本書,往往買上幾個版本。這些書先生原來都有,只是或借或送也就散了。

      我出書后,先生讓我給他快遞一本,囑咐不要簽名。那時他在外地,等先生回來時,書已讀舊,里面布滿密密麻麻的圈點(diǎn)批注。先生物還原主,對我說:“再給我一本,簽上你的名?!边@時我方知先生的用意。

      先生也曾送過我很多書,史鐵生的《記憶與印象》、張中行的《負(fù)暄絮語》 《列維坦》,宗白華的《美學(xué)散步》等。每一本上面都留有先生的閱讀體驗(yàn)。先生說最好的友誼是文學(xué)藝術(shù)的友誼,最好的緣是書緣。

      站在墓前,有暖暖的金色灑下,我擺上花籃,一抹布一抹布地擦著墓碑?!皦灐?,土里的文明,大地遺留下的乳房。

      先生長跪不起,涕淚長流。他說他婚后,便不能像單身一樣,把大部分工資給家里,每月只能十塊錢。父母并沒怪他,只是日子愈發(fā)艱窘,不久后父親就走了?,F(xiàn)在每每想起,心頭愧疚,好在都過去了,弟弟妹妹們都大了,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后代,后代又有了后代。他們都愛他,常去藍(lán)月亮給那些盆景換土澆水,收拾衛(wèi)生。

      先生上了香,燒了紙錢和元寶,也燒了那封清明時寫給父親的信。先生說:爸!對不起您,您的骨灰至今沒找到。家里最困難時,您一人頂著,我雖到了能幫您的年齡,您卻執(zhí)意要我讀書。每每暑假回來,您在碼頭上接;我離開時,那夜色的碼頭,直到看不見船的燈影,您才離開……

      生命是哀傷的,有風(fēng)輕輕吹過,吹著紙花,也吹著先生的白發(fā)。生活吹走了太多的東西,唯獨(dú)沒吹走這份思念和曾經(jīng)憂傷的往事。

      紙灰全部燃盡后,我們靠著一排樹蔭下山。先生說墓園真好,真清凈;那一刻,我也覺得逝去的人真幸福,外面的塵沙一點(diǎn)都進(jìn)不來。

      那個來時碰見的扛著鋤頭的婦人,在一棵大樹下擺了個攤,攤子上擺著她推銷的竹筍、野芹菜類;旁邊有位耳聾的大爺在買土雞蛋、香椿、腌菜等。

      我選了幾樣蔬菜,也給先生選了同樣的東西。先生說,他喜歡吃豌豆尖子,綠綠的,抓一把,用雞蛋汆湯,像春天。我說香椿炒雞蛋也好,香,正是吃的時候。

      墓園清涼,陽光透過枝葉,灑下碎影,好看的鳥兒落在不遠(yuǎn)處。風(fēng)是翠的,像春天的眼睛,明亮而寧靜。

      猜你喜歡
      母親
      母親的債
      給母親打電話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0
      母親樹 五章
      母親的“禪”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24
      母親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22
      母親點(diǎn)亮了我的一生
      海峽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36
      給母親的信
      母親
      小說月刊(2014年10期)2014-04-23 08:54:08
      摔倒的母親
      小說月刊(2014年6期)2014-04-18 13:15:07
      悲慘世界
      成武县| 武汉市| 屏南县| 邓州市| 武冈市| 汶川县| 甘南县| 张家港市| 师宗县| 新化县| 水城县| 类乌齐县| 东至县| 山阴县| 扬中市| 宕昌县| 吉隆县| 烟台市| 崇明县| 施甸县| 湄潭县| 清新县| 台前县| 厦门市| 濮阳市| 城口县| 桦南县| 洛扎县| 广南县| 潍坊市| 长宁区| 陆川县| 沐川县| 隆子县| 兴隆县| 祁门县| 桦甸市| 吉林市| 寿阳县| 花莲县|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