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志峰
內(nèi)蒙古阿拉善通湖草原似一塊琥珀,鑲嵌在騰格里沙漠腹地。
到通湖看草原,應當從黎明拂曉之前觀看通湖日出開始。萬物靜謐,天地沉睡。水鳥不知是一夜無眠還是醒來早,它們用呢喃之聲呼喚太陽早早升起。緊隨其后的是湖畔蛙鳴,它們此消彼長,也渴望著陽光雨露,滋潤萬物。蟲兒懵懂,想必也渴望和喜歡這一份春天的敞亮和溫暖。湖水微瀾,草根搖曳,對于春風和陽光,它們也有十二分的歡喜。
日頭從蒼茫云海間緩緩穿出,暮色漸淡,努力渾圓出一個紅燈籠,被后面的景致映襯著,頗是壯麗。地上和水面也有了紅光,漸漸印出一道紅光大道,筆直地延伸著,最后被凸起的地表物阻擋。經(jīng)過一陣努力,太陽愈來愈多呈現(xiàn)出了融化了的赤金之色,湖光也精致、細膩、斑駁起來。
金光越鋪越遠,假如你擠眨眼睛,太陽周圍便會閃閃發(fā)光,形成萬道金光。鳥兒們歡唱起來,仿佛在說:你看,你看,是我們喚來了春光和金光。我們是早起的鳥兒,也是這些美景的主人,是我們最先欣賞到通湖的日出!
金光鋪灑在仿古的通湖雕塑上,它愈發(fā)顯得端莊古樸。此時的湖水漣漪微瀾,隨風舞蹈起層層疊疊的波浪。不遠處的蒙古敖包和散漫自由的牛羊駱駝,鑲嵌在草根簇擁的草原上,信馬由韁。閑庭信步的牧人,無需揮動馬鞭,他們行走在春天的風里,也是滿懷希望和憧憬。臨湖而居,隨遇而安的生活,讓他們少了一份天涯游子的鄉(xiāng)愁,多了一份守望相助的鄉(xiāng)戀。金光周圍的天越來越白,遠處的天卻是淡淡的藍,一起遼闊在水云之間。
此時萬物安靜,可以瞥見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湖光沙色斑斕澄澈,沒有“云水謠”,也無需“牧羊曲”,一切快樂安詳如“信天游”的鳥兒?!疤旄呷硒B飛”,草原高天流云飛燕,大地駿馬奔馳,駱駝信步,只是遲早。正如美麗的通湖草原:芳草遍地,游人如織,總會在不經(jīng)意的某時某刻悄然蓄勢出現(xiàn)。
不遠處林立的粗壯的楊樹杈枝間,鳥巢如一枚枚果實,其間也萌動著春意,孕育著生命。駱駝草和沙漠紅柳也酥軟起來,準備悄悄更換新衣。
越看越壯美的通湖日出,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人。遠看一家老中青三代人今天來得最早,從夜色朦朧等到紅日冉冉升起。一對老人滿頭銀絲,面容安詳,一雙中年夫妻容光煥發(fā),一個孩子滿眼新奇,跑來跑去,很是快樂。
大漠朝陽給予了人們許多力量和希望,人們在日出里感悟著生命的鮮活和美好,感恩著河山無垠,天地寬闊,春秋歲月的慈祥安好。
通湖日出是一首詩,一闋詞,一幅畫,一支歌……需要每一個游人用手去描寫,用眼眸去發(fā)現(xiàn),用情去吟唱,用心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