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興華
(呼和浩特職業(yè)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在每一個學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思想道德建設都是一個被社會、學校、教師、家長廣泛關注的工作內容。因為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方式決定學生最終的成就,所以思想道德建設理所當然成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重心。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生理、心理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性格也逐漸養(yǎng)成,即將邁出校門、進入社會,開始自己嶄新的人生歷程,所以在即將畢業(yè)的階段,也是最關鍵的階段,教師必須不斷強化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成長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所需的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那么我們應當從什么角度開展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呢?
新課程改革已經推行了很多年,素質教育口號也已經喊得鋪天蓋地,但是中國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很多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早已經深深植入了每一名教師的心中,想要在短短的幾年之間就發(fā)生一個徹底的改變,也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傳統(tǒng)以成績論高低,能力和素質教育工作理念得不到有效的改進,教師就不會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發(fā)展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也就不會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開展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因此,教師必須不斷改進教育理念,把思想道德建設融入日常的教學中、生活中,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扎實開展。例如:在日常的教學中,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總會垂頭喪氣、失去興趣。這時候教師不能僅僅從知識的角度去進行講解和幫助,而是應當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讓學生明白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是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但是也正是這些挫折才讓我們獲得了更多的生活經驗和生活能力,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更加堅忍不拔。因此,不能沮喪,而是應當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挫折,勇敢地戰(zhàn)勝挫折,讓自己成為一名生活的強者。
在傳統(tǒng)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過程中,教師一般會以口頭說教的形式開展德育,這種教育形式學生已經從小學聽到了初中,聽到了高中,最后聽到了大學,早已經完全失去了耐心和興趣,甚至部分學生還產生了一定的逆反情緒,會產生“你讓往東我往西,你讓攆狗我打雞”的后果,造成思想道德建設的開展陷入不利的境地。因此,在新時代的高職院校的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開拓創(chuàng)新,使用更加新穎更加科學的教育方法成為必然要求。例如:針對高職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行為,教師沒有自己指出,而是組織學生進行了自查自糾,讓學生“照鏡子、洗洗臉、梳梳頭”,對自己進行深入的剖析,尋找自己身上或者身邊存在的錯誤行為。很快學生就統(tǒng)計出了很多自身的問題:不講禮貌,見到老師故意躲避,不懂謙讓,語言不文明;過度追求物質生活,穿戴名牌,出手闊綽,互相攀比;不愛惜糧食,把很多飯菜白白丟掉;不愛護公物,故意損壞公物,等等。這樣一來,沒有教師的說教,學生便對自己進行了自省教育,同時也對同學進行了教育,從而形成了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孟母三遷”的故事讓我們知道了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為了不斷強化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教師應當通過為學生打造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的途徑,來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更大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設置班級先進公開欄,把班級中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打造成“思想標兵”,在宣傳欄中進行宣傳,給學生一個方向的引領。例如:教師組織學生在清明節(jié)、建軍節(jié)、國慶節(jié)到來之際參加各種愛國主義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讓學生產生為了國家的幸福、穩(wěn)定、民主、富強而不懈努力的堅定信念……只要教師能夠不斷打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就一定能夠保證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切實提升。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的新形勢下,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中,教師一定要以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前提,以學生的思想發(fā)展為目標,不斷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多方整合教育資源,形成社會、學校、家庭齊抓共管的三位一體的思想道德教育格局,從而有力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素質發(fā)展,為學生成為國家建設所需的合格人才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