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開琴
瀘州市敘永縣正東鎮(zhèn)西湖小學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也更加重視,合作學習在提出之后廣泛應用于各個階段、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中,由此可見其優(yōu)勢。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采用合作學習教學方法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培養(yǎng)其合作創(chuàng)新能力,本文將探討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勢,提出一些參考意見。
小學生年齡較小,十分好動,也比較喜歡結交朋友,合作學習模式正好順應了小學生這一特點,也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讓小學生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不僅能夠為其創(chuàng)造合作交流的機會,還可以讓其更加外向,塑造成樂觀、向上的品格。學生從小就采用合作學習模式能夠養(yǎng)成與人合作的意識,還可以鍛煉其膽量。
小學階段是小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階段,學生的周圍環(huán)境對學生性格的影響巨大,教師要在此時期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通過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將小學生凝聚在一起,并對其進行正確的指導,這樣就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加融洽的課堂氛圍,還能幫助小學生之間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塑造小學生正確的三觀,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學習習慣。
小學生由于其年齡小,自制力較差,課堂上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并且很多小學生對于閱讀沒有興趣,這就導致了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差。教師面對這些問題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其教學材料,分析總結出教材中學生易于理解的部分,針對學生愛玩好動的特點進行教學,在上閱讀課之前,教師可以先給同學們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比如在學習《龜兔賽跑》一課前,教師可以先問同學們:大家想一下,兔子和烏龜哪個跑得比較快???然后讓同學們互相討論,每一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來回答老師的問題,然后帶著大家的答案再去進行閱讀,這樣學生的興趣被提起來,閱讀起來也就更加認真。在閱讀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邏輯思維能力。由于小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在閱讀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同學們互相探討這些問題,但是最終要解答這個問題,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不斷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對閱讀充滿興趣、充滿信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打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小學生的好奇心都比較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差,面對這種學生教師要嚴格要求,讓學生意識到這種行為的錯誤性,使學生有學習的榜樣。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文章進行相對應的教學。比如在學習《畫楊桃》這一課時,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事物就會產生不同的體驗,教師就可以圍繞課文中心思想開展實踐教學,選擇一個不規(guī)則形狀的物體或者水果,讓不同座位的學生進行繪畫,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會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積極性,還能培養(yǎng)其動手能力,使其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內容,在繪畫結束之后,將各個小組之間的畫進行對比,讓學生觀察其中的區(qū)別,從而引發(fā)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在畫畫結束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內容,學生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對于閱讀的熱情也會更高,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小學生對于閱讀的理解能力較差,有時即便是小組討論也很難理解文章的深刻思想,這時就需要教師提供正確的引導,不能有所馬虎,使學生留有錯誤的印象。在進行指導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耐心不可急躁,不能對學生表現出不耐煩,并且要公平對待每位同學,時刻參與進學生的討論之中,在旁細心聆聽,對于各小組中提出的最多的問題進行統一講解,總結問題產生的原因。比如在教授《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時,因為學生沒有經歷過之前的戰(zhàn)亂時期,所以對于文章中愛國思想理解的也不深刻,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戰(zhàn)爭時期的影片,讓學生有所感悟,再讓學生討論課文的內容,討論當時的背景,分析周恩來先生的思想感情。當小組討論之間出現問題時教師要進行引導,當然也不能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這樣就失去了教學的意義,對于一些意義深遠的文章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使其能夠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幫助其快速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點,更能增強其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yǎng)其發(fā)散性思維,所以教師要注重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采用合作教學手段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我國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