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自然界的大雁在長途飛行時,會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雁陣,這樣有利于彼此借力,比孤雁單飛增加約70%飛行距離。由2003年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EMBA同學會助學項目拓展而來的“雁行中國”,借鑒雁陣理論,將其贊助人和參與輔導的社會賢達精英稱為頭雁;接受雁行的勵學資助及成長輔導的大學生稱為小雁;小雁畢業(yè)后,成為大雁,除了加入輔導小雁的陣容外,更是頭雁的強大預備軍!
目前,“雁行中國”項目已涵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工業(yè)大學,及河南安陽二中等多個子項目。
除經濟資助外,“雁行中國”更希望為小雁提供成長上的輔導,為他們鋪墊和諧美好的人生。因此,“雁行中國”格外注重為小雁們搭建學習和交流平臺——讀書會、人生體驗、講座、知識或技能培訓課程、戶外郊游等各類活動,幫助小雁與社會接軌,為成為下一代社會精英積累才干。
10月19日,知名青年學者、主持人畢嘯南受邀在清華大學發(fā)表名為《年輕人,我們該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的主題演講。200多位清華學子與畢嘯南共同探討、分享,在復雜變動的人生中,年輕人應該如何去把握自我的命運。
畢嘯南在演講中分享了他最近主持的一部戲劇《猶太城》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納粹德國軍隊將大批猶太人強行限制在立陶宛和波蘭的一些指定隔離區(qū)內生活,這些猶太人聚居區(qū)被稱為“猶太城”,又稱“隔都”。1941年左右,歐洲大批猶太人慘遭屠殺,在維爾紐斯猶太城,1.6萬猶太人每天都面臨著死亡的逼近,他們該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呢?在這樣的絕境里,這些年輕的猶太人為了生存與尊嚴,竟然以成立劇院、以戲劇演出的方式來面對死亡的來臨,以藝術的贊詠與生命的高貴面對命運。畢嘯南說:“這給我上了震撼的一課,我們在動蕩、絕境與死亡面前,就該放棄生命的高貴與自由,向命運低頭嗎?”
“在動態(tài)復雜的人生中,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在偶然性與必然性、大時代與小周期中蘊藏著許多規(guī)律與智慧。人生多歧路,生活本艱難,人的一生就是由一個一個選擇構成的,不同的選擇決定了不同的軌跡與未來,對于年輕人而言,尤其如此?!碑厙[南說道。
能夠在平凡人生里把握自己的命運,其實是時代給予這一代年輕人的幸運。所以,具有宏觀的格局與世界觀、歷史觀,其實是觀照自我最重要的一步。
演講現(xiàn)場,畢嘯南還帶來了他的新作《活出人生最好的可能》與清華學子進行分享。畢嘯南贈與了部分參會同學親筆簽名的書,并為自己帶書來的同學們一一簽名。
“雁行中國”主席郭偉瓊女士在活動現(xiàn)場為畢嘯南頒發(fā)證書,正式聘請畢嘯南作為“雁行中國”公益大使,為更多高校學子的成才與成長之路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