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雨晴
教室里“咯吱”轉(zhuǎn)動的破舊電風扇下,坐著無數(shù)即將放學午休的學生。一想到外面一片驕陽似火,地面早已被炙烤地異常滾燙,毒辣的太陽嚇退了所有人,逼迫他們在它的光芒萬丈下垂首。擁有自由在外撐著傘大步流星走著的人也許懷有一顆同樣煩躁的心。
聽著老師在講臺上口若懸河,由透明的玻璃向外看,看到的是一副金黃的全景圖和整個夏季的燥熱。還真是煩。我想起《無聲告白》中的莉迪亞,在母親深厚而迫切的期望下悲慘度日的莉迪亞。在學校這個聽起來崇高的地方,有人刻苦耐勞,有人光陰虛度,有人相信天道酬勤,有人認為努力無用。所有人相似的的一點是,每個人都活在家庭的期盼里,活在學業(yè)的重擔下。然而我們無法逃脫,一旦產(chǎn)生放棄的念頭,就會遭受周圍的各種鄙夷。大人們的勸說讓我們深信不能放棄這條通往似錦前程的路,就像在長跑比賽中如果哪位運動員掉轉(zhuǎn)了他的方向,那便意味著他失去了成為人生贏家的機會。
古語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這個十多歲的年紀真正樂于學習的人到底有多少?我們還未真正成長,某個時刻,學習或許會成為帶給我們最大痛苦的事,是一件不想做而不得不做的事,它禁錮我們的自由,它要求我們努力,它不許我們退縮。有人忍得了痛苦,耐得住孤獨,拼命學習,也許是為了未來,為了分數(shù),為了一時的得意,至少沒有碌碌無為虛度光陰。有人懷有夢想,渴望詩和遠方,沉迷于幻想又不甘于現(xiàn)實,甚至硬生生將自己活成了“海綿人”“容器人”,這樣的人就如同楊絳先生所說:你的問題在于讀書不多而想的太多。用一句時下流行的話勸阻,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
阿多尼斯說:“世界讓我遍體鱗傷,傷口長出的卻是翅膀?!痹谀晟俚臅r候忍受學習,或許就是世界向我們發(fā)出的第一個挑戰(zhàn),不論是兢兢業(yè)業(yè)還是馬馬虎虎都會受到創(chuàng)傷??墒?,它給了我們沖上蒼穹縱覽寰宇的力量和勇氣,賦予我們前程似錦的未來,教會我們妙語連珠、南腔北調(diào),能夠讓我們看見過去、讀懂未來,步履不停。
約翰·列儂曾講過這樣一段話:“老師問我長大想做什么,我說快樂的人。老師說我不懂問題,我告訴老師,是他不懂人生?!庇浀玫谝淮慰吹竭@段話時,我被它強烈吸引又深深震撼,我仿佛能聽到他在說這話時的嗓音,仿佛能再見他的神情,它引起了內(nèi)心的海潮涌動,引起了來源于我的深刻共鳴,引起了對約翰·列儂的巨大好奇,盡管他與我們的時代相隔甚遠,盡管他鮮為人知。
作為一個歌手,約翰·列儂在不斷學習,他唯有步履不停才能收獲靈感,找到快樂。而作為學生,我們唯有不斷學習,步履不停,才能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才能活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模樣。才能看到沙漠下暴雨,看到荒蕪變成熱鬧,看到火星撞擊地球。
(指導老師:陳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