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證據視角下的刑事錯案預防

      2018-11-16 09:40:20劉蜜
      法制與社會 2018年30期
      關鍵詞:證明標準錯案證據

      摘 要 錯案是刑事訴訟中難以避免的問題,證據又是導致錯案的關鍵因素。證據是否真實、充分和有效直接決定案件推斷的公正性,反之,證據形成的失當和裁判者的主觀片面推斷是錯案形成的關鍵誘因。本文認為在錯案預防上,一方面要防止確證偏見,另一方面也要從證據出發(fā),考慮證據真實性和充分性的標準,反向約束追訴權,盡可能避免錯案的發(fā)生。

      關鍵詞 證據 錯案 確證偏見 證明標準

      作者簡介:劉蜜,湖北警官學院。

      中圖分類號:D9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0.287

      一、問題的提出

      刑事訴訟活動的歷史就是一部人權保障的歷史,也是一部致力于防范和減少刑事錯案的歷史。它以懲罰犯罪和保障人權作為刑事司法活動追求的訴訟目的和價值目標,但是在懲罰犯罪過程中如果發(fā)生了刑事錯案,而且是以法律的名義去損害公民的人身、財產甚至生命權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比犯罪更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導致錯案的成因有很多,但是居首要因素的就是證據問題。訴訟活動建立在大量真實確鑿的證據基礎之上,立案、偵查、逮捕、偵查終結、提起公訴和作出有罪判決都必須在證據達到證明標準時,公安司法人員才能作出相應的裁斷,以推進訴訟活動的進行。但每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列舉的糾錯數量,卻一再提醒我們證據在訴訟裁決中的缺席,證據標準在訴訟架構中的失靈。

      如何在懲罰犯罪的前提下保障人權,一直是各國刑事司法文明進程上最大的難題。因為裁判者不是案件的親歷者,他只能通過事后得到的證據推斷案件真相,因此,完全避免錯案實屬不可能。美國學者羅爾斯曾在《正義論》中提到,刑事訴訟活動屬于不完全的正義,它既不能保證絕對公正的結果,也不能保證得到這個結果的過程是公正的,程序法永遠都不能設計出完全公正公平的法律程序。既然錯案不可能避免,那就從首要因素——證據出發(fā),審視錯案成因,并予以理性分析,以在有效地回應現實問題的基礎上,盡量避免錯案的發(fā)生。

      二、證據審查與事實認定的相關性

      (一)證據的前置性與認定事實

      古羅馬時代有一句格言是:“不能證明的事實就等于是不存在的?!?事實的證明一方面屬于自然科學,可以通過對自然事實、客觀真理的驗證來得以實現,另一方面則屬于社會認知,人們通過對事物的感知、分析和判斷,再經歷司法的證明得到驗證。因此,在訴訟活動中,公安司法人員不論是憑借日常經驗或常識,還是進行邏輯推理判斷,都只能根據證據所包含的信息對案件進行重構后推論事實。

      從消極認知層面上講,凡是證據短缺、證據模糊,不能經歷司法證明驗證的事實,都不能成為認定案件的基礎,這也是證據裁判原則的內涵所在,即先有確信證據的存在,才能推定出案件的事實。并且這種推論的過程只能是單向性的,不具有可逆性。如果首先就以認識論的角度推測案件中的客觀事實,再發(fā)揮公安司法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收集證據,或證實或揭露事先假定的客觀事實,這種主觀臆斷、憑空推測往往會造成案件重構上的偏差,當這種偏差突破一定的臨界點就會造成案件事實認定的錯誤,從而釀成錯案。

      所以說,轉變證據觀念和思維方式,對于任一犯罪事實,只要沒有充足的證據,就直接認定該事實的不成立,這對于避免和減少錯案的發(fā)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二)證據的真實性與認定事實

      所謂證據的真實性,是要求法官據以定案的所有證據都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法官對每一個證據的真實性進行審查,是采信證據的必經程序?!缎淌略V訟法》第48條規(guī)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審查證據的真實性是法官采信證據的必經程序,對于不具備真實可靠性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但是司法實踐中由于法官采信上的錯誤導致對案情認定錯誤的案件不在少數。例如安徽“五周案”( 周繼坤、周家華、周在春、周正國、周在化)。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無罪改判判決時列出四大理由:第一,沒有證明5原審被告人作案的客觀證據;第二,5人的有罪供述前后矛盾且相互矛盾,客觀性、真實性存疑;第三,證人證言多次反復;第四,被害人周春華的陳述前后不一且與其他證據相矛盾。 因此采信證據不僅考驗法官的素養(yǎng),還直接考驗法官運用證據的能力。在采信某一證據作為定案依據之前,法官應當逐一審查證據是否具有真實可靠性,對于真實可靠信較低又沒有其他證據補強的,不能作為定案依據使用,否則,極可能導致錯案發(fā)生。對于八種證據的審查判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以下簡稱“高法解釋”)中雖然有明確規(guī)定,但是證據真實性的審查跟科學技術判斷不一樣,并不屬于客觀科技標準,更多的是法官主觀上的自由裁量權。一般情況下,法官應運用邏輯推理和生活經驗,并結合具體案情對證據進行客觀、科學的分析判斷。包括證據的形成過程及形成條件、提供證據者與案件的關系及其作證動機、證據內容的可能性和一致性等因素,從而對證據的真實性作出正確的判斷。

      (三)證據的充分性與認定事實

      證據裁判規(guī)則要求法官審理案件,對被告人犯罪事實進行認定,必須依靠證據,證據以外的推測、臆想均不是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但是對于這一規(guī)則的把握,關鍵在于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是絕對不能對認定事實?!皼]有證據”,一種情況是沒有任何證據,不能認定犯罪事實,這是毋庸置疑的。另一種情況是雖有證據,但是證據不足以認定案件事實的情況?!缎淌略V訟法》第53條規(guī)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它蘊涵的法理內涵早已被學術界和實務界論述得非常透徹。但是,實踐中僅憑被告人口供定罪的案件仍然大量存在,單獨的有罪供述成了定罪的黃金證據,由此導致的錯案數量也非常驚人。聶樹斌案一審判決認定理由是:“經查,有聶樹斌多次供述,且與現場勘驗吻合,供證一致,足以認定?!睆堓x、張高平案一審判決認定理由也主要是被告人的有罪供述,但是二人供述之間存在矛盾,且與尸體檢報告的情況不符,這種證據情況下,法院仍做了有罪認定。吉林劉吉強故意殺人案同樣屬于除有罪供述外,無其他補強證據。正常情況下,法院在審查證據后,應當以證據不足推定為無罪,并作出無罪判決,但遺憾的是,法院并沒有這樣做。

      三、錯案形成的證據誘因

      (一)證據形成失當是錯案誘因之根蒂

      在證據形成失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針對供述的非法取證。由于口供是一種法定的證據形式,對證明案件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偵查人員往往過于夸大口供在證據體系中的作用,在這種“由供到案”的錯誤模式指引下,有時甚至不惜運用暴力、威脅、引誘、欺騙這些非常規(guī)的手段來獲取口供。但是通過刑訊獲得的口供虛實相生,有時甚至是完全虛假的,這就為后面的錯誤定案埋下了隱患。同時非法方法還會誘發(fā)虛假攀供,特別是共同犯罪中,攀供會被理解為證人證言。排除了串供、誘供等情況后,根據共犯的相互指證,偵查機關很容易對被告人定罪,這是對《刑事訴訟法》第53條的完美規(guī)避。

      其次是故意虛假陳述。被害人因與案件本身具有直接性、具體性和親身感受性的特點,這使得被害人陳述具有其他證據無法比擬的罪責指控優(yōu)勢。但從一方面看,被害人陳述往往是跟情感、情緒、利害因素緊密結合在一起,并且由于對案件本身帶有極強的積極傾向性——報復、消極傾向性——恐懼,被害人極可能夸大、隱瞞甚至編造案件事實,形成虛假陳述。因此,必須將被害人關于案件細節(jié)的陳述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進行對照,排除了違法取證、不當訊問或錯誤記錄的情況下,才能確認陳述的真實可靠性。

      再次是鑒定意見的錯誤。鑒定意見屬于間接證據,它通過對犯罪現場或與犯罪相關的因素進行技術性檢驗后提出專門性意見,它本身并不能用來證明被告人有罪,必須與其他犯罪證據聯(lián)系起來,綜合審查才能采信。鑒定意見并非永遠是科學的準確的,與其他證據相比,并不具有更大的證明價值。它必須依賴于人的提取和保存,因此,物證提取的方法是否科學,提取時間是否及時,保存條件是否良好,保存方法是否恰當,檢材和樣本是否被污染、降解等,都將對鑒定意見的真實性產生影響。

      最后是案件親歷者的誤證。證人陳述案情需要經過感知、記憶、表述三個階段,任一環(huán)節(jié)出錯,都會影響結果。我們必須對被害人陳述、證人證言、辨認結論的準確性保持客觀科學的認識,懷著客觀的心態(tài)收集其他言辭證據和實物證據,只有得到其他證據的印證時才可采信,否則將可能導致錯案的發(fā)生。

      (二)主觀裁斷片面是錯案誘因之癥結

      1.確證偏見的誤區(qū)

      “確證偏見”( Tunnel Vision)在此處可以理解為“思想單一,過分局限于一個調查或檢察意見,以至于對收集到的信息做出了不合理的歪曲評價和反應行為”。 即便是最富有正義感的偵控人員,也可能落入“確證偏見”的誤區(qū)。刑事訴訟法確立的控辯對抗式訴訟模式,旨在構建控辯平等對抗、法官居中裁判的訴訟結構,增強辯方的訴訟地位,避免由于控方力量過于強大而帶來的司法不公。但是,由于受職權主義庭審方式以及公檢法共同打擊犯罪思想的長期影響,部分法官過分相信控方的證據而對辯方提出的辯護意見及證據重視不夠的現象仍然存在。

      2.證明標準的降低

      無證人證言、無物證、無書證、證據之間矛盾等已成為這幾年法院再審糾錯事由的高頻詞匯,法的門前有守門人,判決的門前也應該有門檻——證明標準。隨意降低證明門檻,根據孤立的證據或者無排他性的證據作出有罪判決就極可能導致錯案的發(fā)生。證明標準從認定證據層面來說,須同時滿足采納標準和采信標準。采納證據時需堅持客觀性標準、關聯(lián)性標準和合法性標準,但被法官采納的證據并不意味著必然能成為定案的依據,還必須遵循真實性和充分性的標準進行嚴格審查,以決定是否予以采信。采信證據時須堅持真實性標準和充分性標準,其中充分性標準是指法官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必須以具有充分證明價值的證據為根據,對每一個證據、每一組指認證據及全案證據的證明價值進行合理的分析評斷、排除合理懷疑后,來決定是否足以證明案件中的待證事實。只有在被告人是否實施犯罪行為這一問題上做到唯一性、排他性,才能經得起檢驗。

      注釋:

      陳瑞華.看得見的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67.

      邵克.安徽“五周案”5被告人無罪理由:無任何客觀證據.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70435.

      劉品新.刑事錯案的原因及對策.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481.

      王佳.法治視野下的刑事錯案.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1.306-307.

      猜你喜歡
      證明標準錯案證據
      淺析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視閾下的錯案防范
      刑事錯案中證據使用的邏輯分析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2:20
      努力讓“郭利們”的錯案少些,再少些!
      對于家庭暴力應當如何搜集證據
      紅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 13:45:22
      行政執(zhí)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
      論法官的心證補強方式
      商情(2016年43期)2016-12-26 00:00:00
      論懲罰性賠償
      商(2016年30期)2016-11-09 08:09:33
      違法所得沒收特別程序的證明標準
      商(2016年17期)2016-06-06 09:11:50
      手上的證據
      “大禹治水”有了新證據
      炉霍县| 安福县| 榆社县| 玉环县| 南澳县| 昌邑市| 开江县| 克东县| 通许县| 雅安市| 华容县| 贵阳市| 精河县| 布拖县| 广河县| 英超| 香河县| 建平县| 吉水县| 定州市| 黔东| 石泉县| 内江市| 湖南省| 南召县| 太仆寺旗| 开鲁县| 东乌| 威信县| 确山县| 余江县| 巍山| 防城港市| 通城县| 潞城市| 平塘县| 慈溪市| 陇西县| 淄博市| 玛纳斯县|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