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明
時光進入鮮花盛開的五月,一部叫做《陽光下的法庭》的電視連續(xù)劇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的熱播,在余音繚繞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在這部電視連續(xù)劇中,有人看到了司法改革,也有人看到了司法公開,還有人看到了司法公正,更有人看到了司法文化。
對我來說,我特別注意到一個問題,或者說是一個話題,那就是法官與律師的關系。
三年前,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同志強調,司法人員與律師應當建立一種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相互支持、相互監(jiān)督、正當交往、良性互動的關系。對此,我在解讀中央領導講話的文章中,提出司法人員與律師之間的關系應該走向如下理想狀態(tài):一是在職權保障上,有先后卻無高低;二是在職能分工上,有左右卻無主次;三是在職業(yè)規(guī)范上,有遠近卻無內外。
于是,在這部電視劇中,我們看到了法官對待律師的理想圖景:
一是法官對律師的平等相待。在當下的司法實踐中,法官與律師的關系常常是兩種極端,要么就是好到可以同穿一條褲子,要么就是壞到不共戴天。在這部電視劇中,我們看到的都是法官對律師的尊重和理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法官對待雙方律師都是一視同仁,不分高低。在清水河環(huán)境污染案的審理與調解中,東方省高級法院院長白雪梅對作為被告代理人的資深律師寧致遠與初出茅廬的原告代理人鹿鳴律師,始終是充分尊重、平等相待。盡管白雪梅院長與寧致遠律師曾經(jīng)是大學同學,也絲毫不見白雪梅院長就對寧致遠律師有所偏向。可以說,在這部劇中出現(xiàn)的法官,無論是在平常的工作交往中還是正常的審理程序中,都對律師很客氣、很理性。既不見法官隨意打斷甚至剝奪律師發(fā)表意見,也不見法官感覺自己高人一等而對律師頤指氣使的情況。習近平總書記說,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F(xiàn)實中,人民群眾往往是通過律師來感受公平正義。
二是法官對律師的真誠善待。從白雪梅院長身上,從其他普通法官的身上,我確實看到了法官對律師的真誠與支持。有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到法官對律師的真誠厚愛。白雪梅院長看到律師來法院開庭停車很不方便后,便與常務副院長歐陽春商量將原來法官停車的地方挪走,專門為律師辟出一塊來法院開庭辦事的停車區(qū)。我不知道這樣的福利在現(xiàn)實中到底有沒有,但我想即使有也會很罕見?,F(xiàn)實中見到的場景是,律師不僅僅是停車難,更重要的是,進門難,辦事難,見面難。這部電視劇之所以值得期待,就在于它彰顯了一種藝術形式。藝術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于是,才有了撇開了現(xiàn)實障礙、構筑了理想圖景的“陽光下的法庭”。
三是法官對律師的積極看待。法官如何對待律師,既取決于法官個人的品行與境界,也取決于法院對法官的要求與指導,更取決于法官是否真正將律師當成與自己一樣都是法律職業(yè)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部劇中,高級法院邀請部分律師座談并對法院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從白雪梅院長的開頭致辭及其對寧致遠律師與鹿鳴律師的征詢態(tài)度,就充分體現(xiàn)了東方省高級法院對律師職業(yè)的理性尊重、對律師行業(yè)的真誠支持、對律師制度的高度敬畏。通過這部電視劇,我們看到,律師與法官不僅是法律職業(yè)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司法公正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律師的參與,法官與檢察官就只能是“二人轉”。如果沒有控辯雙方的專業(yè)對抗,法官就只能唱“獨角戲”。所以,法官、檢察官、律師就是一個職業(yè)共同體、一個信仰共同體、一個命運共同體。
因為這部電視劇,我又想起來了一個人,想起了一位優(yōu)秀法官,想起了一位去世時在律師界引起震動乃至網(wǎng)上刷屏式悼念的優(yōu)秀法院干部,那就是4年前不幸英年早逝的鄒碧華法官。鄒碧華法官生前曾經(jīng)說過一句影響甚廣的至理名言:“律師對法官的尊重程度,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的法治發(fā)達程度;法官對律師的尊重程度,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的司法公正程度?!比绻f現(xiàn)實中還有諸多不便乃至不快,那么在這部電視劇中則是法官與律師的良性互動、職業(yè)認同乃至美好未來??梢哉f,鄒碧華法官生前的所有期待,都在這部電視劇中完美呈現(xiàn)了!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反映司法改革走向、彰顯司法公正導向、體現(xiàn)司法文化發(fā)展方向的優(yōu)秀電視劇,值得作為程序正義之一環(huán)、制度設計之一角、法律職業(yè)共同體之一員的律師去追捧與期待的優(yōu)秀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