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學實錄系部編教材《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八課“探問生命”第一框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感激生命和熱愛生命的情懷;樹立正確的生命道德觀念,增強生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培養(yǎng)對生命問題的辯證思維能力,理解生命有時盡,生命有接續(xù)。
3.懂得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是獨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暫的;了解生命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理解個體生命與他人、社會、人類的關系,明確自己生命的使命。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預習教材內容。
2.教師準備:搜集相關資料,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了解、珍惜生命
師:今天我們討論關于生命的話題,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我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生:從媽媽肚子里來,將到另一個世界里去。
師:人最終都會面臨死亡嗎?
生:會。
師:既然會死,我們?yōu)槭裁催€要活著?怎樣的人生才更有意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八課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嗎”。
請大家思考一下,你認為生命可以永恒嗎?為什么?
生:不能,因為人終將面臨死亡,生命會結束。
生:能,有的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的精神還在影響著我們,比如雷鋒。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我們的肉體生命會結束,精神生命卻會得以傳承。你們知道我們的生命是怎樣產生的嗎?
生:在媽媽的肚子里像小蝌蚪一樣慢慢長大的。
生:通過精子和卵子結合成受精卵產生的。
師:他們的回答對不對?讓我們來觀看一段視頻。
(播放視頻“新生命的誕生”:數以億計的精子經過重重障礙終于與卵子相遇,最終只有一條精子進入卵子,結合成受精卵,不斷進行細胞分裂,最終變成生命。)
看完視頻,你有什么感受?
生:生命的產生太不容易了。
生:我們真的太幸運了。
師:生命來之不易,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無數的偶然中產生的,在這之后的成長,我們也會經歷種種磨難,誰來說一說自己的蒙難經歷?
生:我小的時候被狗咬過,流了很多血。
生:我小的時候從床上摔了下來,現在腦袋上還有一道疤。
生:我拿開水壺,不小心碰灑了,被燙傷過。
師:我們的生命真是來之不易,它的產生需要條件,外部環(huán)境還經常來破壞、損壞我們的生命進程,我們一定要克服困難,勇敢地走下去。
羅曼·羅蘭說:“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彼晕覀兏鼞撜湎КF在的時光。觀察圖片,尋找自己所處的人生階段,分享自己喜歡的人生階段。
(PPT展示圖片:圖片分別用1、2、3、4、5、6、7對應七個卡通人物,代表一個人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到少年、青年、中年、不惑、半百、花甲七個階段。)
生:喜歡圖1,因為那時什么都不懂,沒有煩惱,無憂無慮。
生:喜歡圖2,天真無邪,沒有學習的壓力,可以暢快地玩。
(教師作調查,讓喜歡圖1到圖7的學生分別舉手。)
師:通過剛才的調查,我們看出大部分同學都喜歡圖1和圖2,我們能不能讓時光倒流,回到我們的嬰兒和少年時代?
生:不能,時光不能倒流,過去的時光再也回不來了。
師:是的,生命是不可逆的,過去的時光一去不復返。我們來看這張人生表格,請大家談一下內心感受。
(PPT展示表格。14歲的人生表格:總數為100格,1格代表一歲;1至14歲用黃色填充,78至100歲用藍色填充;標出“2015《世界衛(wèi)生統(tǒng)計》平均壽命:中國,男74,女77;全球,71歲”。
父母的人生表格:總數為100格,1格代表一歲;1至40歲用橘黃色填充,78至100歲用紫色填充;標出“2015《世界衛(wèi)生統(tǒng)計》平均壽命:中國,男74,女77;全球,71歲”。)
看完14歲的人生表格和父母的人生表格,你有什么感受?
生:不知不覺我們的生命都走過五分之一了,太快了。
生:父母的人生表格怎么就剩那么少了,真不敢想象。
師:“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鄙嵌虝旱模覀円湎?。
二、感激、熱愛生命
師:我們都無法抗拒生命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歸宿,你害怕死亡嗎?
生:害怕。我經歷過親人的離去,很久都不能從悲傷中走出來。
生:不害怕。人終將會死,早晚都會經歷,害怕也不能改變什么,還不如勇敢面對。
師:如果明天太陽升起之前,我們的生命都將結束,你會有遺憾嗎?為什么?
生:有,我還沒有好好孝順父母。
生:我還沒考上高中和大學。
生:我還沒當上外交官。
師:如何讓人生不留遺憾?請大家觀看視頻。
(播放視頻:去騎摩托車吧!5個臺灣人,平均年齡81歲,1個重聽,1個得了癌癥,3個有心臟病,每一個都有退化性關節(jié)炎,6個月的準備,環(huán)島13天,1,139公里。)
看完視頻,你有什么感受?如何才能讓人生不留遺憾?
生:我感覺渾身熱血澎湃,我覺得人生就應該這樣度過,不管多大年齡,有夢想就去追尋。
生:我覺得我們也應該像他們那樣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現在讓我們通過游戲來體驗一下。
(“黑暗前行”和“跛行”游戲。全班分成四組,每組派一個成員,參加比賽?!昂诎登靶小庇妹矸謩e圍住四個同學的眼睛,要求4個同學同時從講臺走到后黑板,按到達先后分別加4分、3分、2分、1分;“跛行游戲”從四組中分別選四個男生,一只腳穿自己的鞋,另一只腳穿事先準備的大號高跟鞋,要求4個同學同時從講臺跑到后黑板,按到達先后分別加4分、3分、2分、1分。游戲結束評出1、2、3、4名,頒發(fā)獎狀。)
通過剛才的體驗,哪位同學想來談一下感受?
生:通過“黑暗前行”我感受到,盲人走路真是不容易,什么都看不到,心里充滿了不安全感。
生:我們健健康康的真的好幸運呀。
生:我真的好感激我的父母給了我健全的身體,我以后要好好活著,不讓自己受傷。
生:那些身體有病痛的人真的好可憐呀,我們一定要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師: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面臨無數的挫折,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的生命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但是,我們要好好活著,每一天都活出生命的精彩,每一天都感激生命、熱愛生命!
三、傳承、接續(xù)生命
師:數千年來,人類一直繁衍生息,這樣做的意義是什么?
生:有利于人類一代又一代的傳承。
生:使家族的血脈得以延續(xù)。
生:使民族傳統(tǒng)美德、民族精神得以繼承和弘揚。
師:在歷史的長河中,個人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xù)。說說你來自父母方面的遺傳。
生:我長得像爸爸,我1.81米,我爸爸和媽媽都很高。
生:我的長相集合了爸爸媽媽的優(yōu)點,所以我很帥,我的性格很開朗,這點隨我媽媽。
生:大家都說我像極了年輕時的媽媽。
師:同學們說了那么多來自父母方面的遺傳,除了長相、身高、興趣、性格以外,你在父輩、祖輩那里繼承了什么優(yōu)良品質,對你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生:我奶奶從小就教育我要勤儉節(jié)約,所以我從來不浪費糧食。
生:我家的傳統(tǒng)是要尊重長輩,吃飯的時候長輩先動筷子,晚輩才能開始吃。
生:我從來不睡懶覺,每天6:00準時起床,我家所有人都一樣,這是從我太爺爺那輩就傳下來的規(guī)矩。
師:我們生活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qū),班級里有很多蒙古族的同學,我們來作一個調查:蒙古族的同學請舉手,7人;會說蒙語的請舉手,3人;會寫蒙語的同學請舉手,2人。通過剛才的調查,老師在擔心一個問題,同是蒙古族,可是會說蒙語、會寫蒙文的孩子卻不到一半,若干年后,你們的后代將要怎樣傳承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所以,少數民族的同學還有一個重任就是要傳承自己本民族的文化。
56個民族是一家,你認為,我們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有哪些應該進行傳承?
生:思想文化的傳承。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皽毓识隆薄?/p>
生:民族精神的傳承,如“井岡山精神”“女排精神”“載人航天精神”。
生: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如“尊老愛幼”“孝親敬長”“誠信”。
師:在生命的接續(xù)中,我們每個人都不僅僅是身體上接續(xù)祖先的生命,精神上不斷繼承和創(chuàng)造人類的文明成果。我們更要在人類的接續(xù)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將自己的生命與家庭、祖國、人類融為一體,增強生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大家說說自己在家庭、學校、國家、人類的發(fā)展中應承擔什么責任,擔當什么使命?
生:在家里要孝親敬長,為父母分憂,關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生: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多關心、體諒父母,不讓父母擔心。
生:在學校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努力學習、愛護班集體。
生:關心國家大事,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師:我們無法控制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里綻放自己的光彩!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希望能讓學生在了解、珍惜生命的基礎上,感激、熱愛生命從而接續(xù)、傳承生命。我一直在思考采取怎樣的活動才能讓學生將知識內化于心,變成行動。我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新生命的誕生” 和請同學說“蒙難經歷”,讓學生真實感受到生命是來之不易的;通過觀察圖片,尋找自己所處的人生階段,讓學生感悟到人生是不可逆的;通過觀看14歲的人生表格和父母的人生表格,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人生是短暫的。經過這些看、說、觀察、尋找,讓學生對生命有了一個更直觀的認識,從而能更形象地了解生命、珍惜生命;請學生談對死亡的認識,播放視頻“5個臺灣老人的追夢之旅”,觸動學生,讓學生更加感激生命、熱愛生命;請同學談來自父母方面的遺傳,繼承祖輩的優(yōu)良品質,傳承少數民族文化,在學校、家庭、國家、人類的發(fā)展中承擔的責任,擔當的使命,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自己有責任更好地進行生命的接續(xù)與傳承。
本課的設計亮點是觀看“新生命的誕生”視頻,在觀看中,學生充滿了好奇,真正體會了生命的偶然與不易。面對父母的人生表格所剩不多的環(huán)節(jié),很多同學眼含淚花,覺得短暫的生命盡在眼前,紛紛表示孝敬父母要在當下??赐?個臺灣老人的追夢之旅的視頻,同學們激動地鼓起了掌,認為這才是應該追求的人生。
本課如果在進行“了解、珍惜生命”和“接續(xù)、傳承生命”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把家長請來參與,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劉鴻濤,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第四中學】
責任編輯︱樊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