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沂
第一次進(jìn)榮國府,劉姥姥并沒有因“打抽豐”的終極目的,而一味奉承巴結(jié)、見風(fēng)使舵,而是放低姿態(tài)、平和心態(tài),唯有滿滿的敬畏;就是自己摔了、醉了,還是一心一意讓榮府的每一個人都高興、都笑。
劉姥姥(對榮府角門的人)蹭上去問:“太爺們納福”。(對榮府后門鬧吵吵三二十個孩子中的一個)道:“我問哥兒一聲”。(對周瑞家的)笑道:“你老是‘貴人多忘事了,哪里還記得我們?”
周瑞家的問及來意時,劉姥姥便說:“原是特來瞧瞧嫂子;二則也請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領(lǐng)我見一見更好,若不能,就借重嫂子轉(zhuǎn)致意罷了?!?/p>
初見鳳姐,劉姥姥已在地下拜了幾拜,問姑奶奶安。劉姥姥會意,未語先紅了臉。只得勉強(qiáng)說道:“論今日初次見,原不該說的,只是大遠(yuǎn)的奔了你老這里來,少不得說了……”待賈蓉借走了炕屏,劉姥姥又(對鳳姐)說道:“我今日帶了你侄兒,不為別的,因他爹娘連吃的沒有,天氣又冷,只得帶了你侄兒奔了你老來。”
劉姥姥便又想了想,說道:“我們莊子?xùn)|邊莊上,有個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歲了。他天天吃齋念佛,誰知就感動了觀音菩薩,夜里來托夢說:‘你這樣虔心,原來你該絕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給你個孫子?!边@一席話,暗合了賈母、王夫人的心事,連王夫人也都聽住了。
可愛之人的示好。
劉姥姥因上次來過,知道平兒的身分,忙跳下地來問“姑娘好”,又說:“家里都問好。早要來請姑奶奶的安看姑娘來的,因為莊家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菜蔬也豐盛。這是頭一起摘下來的,并沒敢賣呢,留的尖兒孝敬姑奶奶姑娘們嘗嘗。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膩了,這個吃個野意兒,也算是我們的窮心?!?/p>
劉姥姥帶著板兒,先來見鳳姐兒,說:“明日一早定要家去了。雖住了兩三天,日子卻不多,把古往今來沒見過的,沒吃過的,沒聽見過的,都經(jīng)驗了。……我這一回去后沒別的報答,惟有請些高香天天給你們念佛,保佑你們長命百歲的,就算我的心了。”
語言上,數(shù)十言,近百言,說一事。
1.螃蟹貴。劉姥姥道:“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p>
2.說時間。寫劉姥姥進(jìn)府內(nèi),只聽見咯當(dāng)咯當(dāng)?shù)捻懧?,很似打羅篩面的一般,不免東瞧西望的,忽見堂屋中柱子上掛著一個匣子,底下又墜著一個秤鉈似的,卻不住的亂晃。劉姥姥心中想著:“這是什么東西?有煞用處呢?”正發(fā)呆時,陡聽得當(dāng)一聲又若金鐘銅磬一般,倒嚇得不住的展眼兒。接著一連又是八九下。有煞用呢?其實,這是著書人在提醒讀者,掛鐘能有什么用?而那連響十下,只可說是在明確時間:上午十點。
3.解釋“大家子住大房”。劉姥姥念佛道:“人人都說大家子住大房。昨兒見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們那一間房子還大還高。怪道后院子里有個梯子。我想并不上房曬東西,預(yù)備個梯子作什么?后來我想起來,定是為開頂柜收放東西,非離了那梯子,怎么得上去呢。如今又見了這小屋子,更比大的越發(fā)齊整了。滿屋里的東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么,我越看越舍不得離了這里?!?/p>
可愛之人的“笑點”。
1.插花。一語未完,鳳姐便拉過劉姥姥,笑道:“讓我打扮你。”說著,將一盤子花橫三豎四的插了一頭。賈母和眾人笑的了不得。劉姥姥笑道:“我這頭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兒這樣體面起來?!北娙诵Φ溃骸澳氵€不拔下來摔到他臉上呢,把你打扮的成了個老妖精了。”劉姥姥笑道:“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fēng)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老風(fēng)流才好?!?/p>
2.經(jīng)典的鴿子蛋。鳳姐兒偏揀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弊约簠s鼓著腮不語。眾人先是發(fā)怔,后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來?!瓌⒗牙涯闷痼鐏?,只覺不聽使,又說道:“這里的雞兒也俊,下的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個?!薄蹦莿⒗牙颜潆u蛋小巧,要肏攮一個,鳳姐兒笑道:“一兩銀子一個呢,你快嘗嘗罷,那冷了就不好吃了?!眲⒗牙驯闵祗缱右獖A,那里夾的起來,滿碗里鬧了一陣好的,好容易撮起一個來,才伸著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滾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親自去撿,早有地下的人撿了出去了。劉姥姥嘆道:“一兩銀子,也沒聽見響聲兒就沒了?!薄?。
還有走在蒼苔上的“跌倒”,“省親別墅”牌坊底下的“磕頭”,讓人忍禁不住或熱淚盈眶。
劉姥姥還是一個線索性的人物。
劉姥姥一進(jìn)榮國府是第六回。第三十九到四十二回,寫劉姥姥二進(jìn)榮國府。第三次造訪書中并未加以描寫。第四次造訪,是賈府家破人亡最倒霉的時候。五、六次是見義勇為救了巧姐,更反襯出賈家親戚落井下石的可鄙面貌。第七次則不但巧姐事件風(fēng)波平息,而且寧榮兩府也復(fù)了官,賞還抄的家產(chǎn),寶玉、賈蘭雙中進(jìn)士,寶釵有孕,賈政也答應(yīng)巧姐嫁給周家,除寶玉出家的憾事之外,賈府籠罩在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之下,劉姥姥見了王夫人等便說些將來「怎麼升官,怎樣起家,怎樣子孫昌盛」,暗示著賈家將在有一番繁榮再起的遠(yuǎn)景。所以劉姥姥幾進(jìn)榮國府,正是一條伏線,見證賈府不同的榮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