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睡眼蒙眬地走出房門,我總是一眼瞥見餐桌上的早餐。
從記事開始,我的早餐就由父親一手打理。他工作雖忙,卻總能在我和母親起床前的十分鐘里,為我們準(zhǔn)備好各自的早餐。母親喜粥,我卻嫌喝粥太過麻煩,我總是喜歡一杯牛奶配一片面包,邊吃邊靜靜地翻一本書。父親也曾說我的早餐缺少營養(yǎng),千方百計地逼迫我吃他煎得極為精美的荷包蛋,但我卻總是不領(lǐng)情。在一次又一次地拒絕之后,父親終于放棄了我的營養(yǎng)早餐計劃,他只是默默地再早起十分鐘,為我買來不同的面包,配上不同的牛奶。一星期七天,我的早餐從不重樣。
年少時不懂事,我常常怪父親為什么不每天給我買我最愛吃的牛奶和面包,而是讓我每天早上都經(jīng)歷驚喜,抑或是失望。父親笑笑說,這就是生活,繼而轉(zhuǎn)身進(jìn)廚房,細(xì)心地為母親熬粥。同樣是粥,父親也總是變著花樣做。立夏三暑的綠豆粥,大雪九寒的紅棗粥,一綠一紅,似是有一寸一寸的色彩,從素白的世界中溢出,明媚了每個早晨。
父親向來是個深沉內(nèi)斂的人,什么事都不愿多說。青春期的我,總是羨慕那些可以自己打理自己生活的人,時不時地和父母吵架,希望他們能多給我一點(diǎn)空間。有一次吵得很兇,父親一把將我推進(jìn)房間,“惡狠狠”地告訴我:“想清楚了再出來!”當(dāng)時的我也很倔強(qiáng),一直硬撐到第二天早晨。天亮了,我推開房門,看到餐桌上素白的杯子和素白的盤子。我坐下來等著,卻只等到父親的一句話: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
那是一個沒有早餐的早晨。
小時候,我以為“飯來張口”的早晨還有很多;長大后,回家的時間少了,我才慢慢懂得了那些早晨。
父親說,這就是生活。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也漸漸明白了父親的早餐:我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選擇了,就要對它負(fù)責(zé)?;蚝没驂?,都要承受;再苦再難,也得繼續(xù)。我想起了父親做的早餐,在素白的盤子上安放著,一顆如荷包蛋般精致、內(nèi)斂的心。
人生和早餐并無二致。這世間萬物,道理萬千,那么多的情深意切,其實也不過是一碗人間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