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蔣 默
舞臺上,一個人腰纏著紅綢,不斷攀高,突然跌下,當(dāng)然沒有受傷——這是刺激的表演,像我們的某些思想,思想是個雜技團(tuán)。
我們不忍心觀看,過去的時光已經(jīng)夠煩亂了,也是在不停地攀援、攀援,一不小心,滾落下來,得到一地哭聲。
沒有誰要我們走多遠(yuǎn)的路,沒有誰要我們游多寬的江河,也沒有誰要我們登上多高的山峰,恰恰是我們自己,與那些馬競賽,與那些魚較勁,與那些鳥兒賭氣。
我們并不知道自己的長處,更不清楚自己的短處。我們在勞動中獲得了食物,在沉思里感受到了愁苦。
在草木的眼里,我們的浮躁暴露無遺。
在弱小的動物心中,我們是自私而殘忍的。
我們懷揣著小小的聰明而自以為是,沾沾自喜,開始狂妄自大,胡作非為,砍伐不該砍伐的,捕殺不該捕殺的。我們忘記了自己只是萬物中的一物,難分尊卑貴賤,高等與低等。
在時間的長河和叢林中,我們失去了暢游的鰭尾,失去了飛翔的羽翼,失去了奔跑的鐵蹄。
獲得,必定有所失卻,這是進(jìn)化,或是退化?
今天的我們,是昨天的痕跡,明天的我們,是現(xiàn)在的記憶。
我們分別從不同的土地上走來,有人走上了舞臺,那臺上表演的,腰纏著紅綢,不斷攀高、攀高,像猴,在樹上翻躍的猴,生活在高度的猴。
塔中的傳說被誰放逐,成了千年的謊言,蒙騙一代又一代?
所有的罪孽歸于那只烏龜或蟾蜍。長壽的烏龜沉迷睡夢,虛幻而離奇,是生活的本質(zhì),而不是表象。蟾蜍的詭計多端,正如我一慣的心情,囚禁在亂石叢中,多少年后未必修煉成瑪瑙和璞玉。
我們常常用許多精力制造氣泡,氣泡緊緊包裹光鮮的色彩,一觸即破。然而我們樂此不疲,發(fā)泄著內(nèi)心的私憤。經(jīng)驗也時常誤導(dǎo)我們,按照那些至理名言,是樹就會長葉,是樹就要開花結(jié)果。而更多的時候,栽下的樹死了,或者死了的樹,根卻活著。仿佛失去的愛回到心中,而獲得的傷痛成為美好的懷念。
人與鳥的區(qū)別,鳥不會歸錯巢,人卻常常走失?;夭坏疆?dāng)初,反而將自己粉飾、包裝、封閉,學(xué)著鳥,將目光縮短在竹籠,細(xì)細(xì)考究光滑的羽毛,嗅嗅附著在尾翼上的風(fēng),吹自何方?
不說話,并不代表沒有思考。在稻谷里,白色的大米最想實現(xiàn)的是釋放,而最不愿做的也是釋放。
當(dāng)我們在靜止中目睹天空亂飛亂竄的殘渣徐徐降臨,我們選擇了拒絕。
塔沒有坍塌之前,既定的傳說還要不要繼續(xù)傳下去?有時我們想,即使來自頭頂?shù)拿钍且徽懤?,我們也該麻木。麻木是一種姿態(tài),骨子里封閉的液體叫任性。
你無法破解粘貼在門楣上的符咒,符咒是來自黑夜的語言。
不像面對一棵單純的樹,開不開花,花兒選擇了何種色彩,我們都習(xí)以為常,就像我們相伴的人,歡樂時歌唱,悲傷時哭泣。
你無法打開一面億萬年的石壁。長在石壁上的苔蘚是歲月的擦痕,殘破的故事遇風(fēng)脫落。你一旦認(rèn)識了地上的枯枝,再也別想獲得飽滿的干果。
回到泥土中去吧,回到黑夜。只有找到了連接星辰的根,我們的歸巢就在臨近。如果夢是一次清淺的回歸,我們都決定不再醒來,就像一些古老的植物,不進(jìn)化,也不消亡。
是怎樣的重負(fù),壓在你的心靈之上?懷疑自己的時候,進(jìn)入迷信。
粘貼在門楣上的符咒,只是一種暗示。熾熱的陽光終究點燃你的黯淡。在光明的碎片中,我們一同追憶自己掉下的灰燼。塵土凝結(jié),我們相約用石頭做標(biāo)記,堅固的石頭,不用過多的考證。
如果你一定要在門口鋪一條神秘的路,也不會引來魔鬼,魔鬼是我兒時的伙伴,被我關(guān)進(jìn)了小小的玻璃瓶。
我們曾經(jīng)住過的屋宇,那些門牌失去了意義。你要會見你的過去,可以推敲。
許多人都見過他吧,路過這座城市的人,打從橋上經(jīng)過的人,未必都認(rèn)識他,包括我。
一個身殘的乞討者,失去雙臂,又失去一條腿,僅存的腿支撐著黯淡的人生。他的背后一定有段悲慘的往事,然而他沒有述說,也沒有誰會停下來聽他述說,好似他遭遇的不幸已經(jīng)過去了,痛苦也消逝了,用不著乞求別人的憐憫,更不必獲取別人的施舍。
看見他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密布著片片烏云,沉重的烏云在這個雨霧纏繞的冬季難以散開。藍(lán)天顯得遙遠(yuǎn),陽光也顯得遙遠(yuǎn)。
大橋上照樣是車水馬龍,熙來攘往,可駐足的人很少,能伸出援手的也寥寥無幾。有幾位老人,兒女長大成家了,孫子們也進(jìn)學(xué)校了,在買菜回家的路上,悄悄地放下零鈔和鎳幣。這些零鈔和鎳幣,也許是剛才與商販討價還價爭來的。雖然少,乞討者依然叩頭,嘴里嘀咕著感恩。也有領(lǐng)著孩子的女人,心生母愛,掏出幾元錢,叫孩子放進(jìn)乞討者面前的搪瓷碗里。孩子往往神情肅穆,在放下錢的那一刻,心靈一定有所觸動。這是做母親的善良,也是做母親的聰明,一次小小的舉動,勝過千言萬語。我想那些孩子長大成人,做了父母,遇到這種情況,也會掏出幾元錢,叫自己的孩子放進(jìn)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