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崢
山區(qū)學前教育水平近些年雖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與城市相比,仍然相對滯后。筆者在對幼兒教師的培訓實踐中,認為做到以下幾點很重要。
一、重視“下水”示范
山區(qū)幼兒教師對先進教學理念接觸較少,實施課堂策略相對缺乏,這就需要教研員自己“下水”示范引領。筆者認為“做”永遠比“說”效果好。記得在陽城小學幼兒園送教時,我先做了一個“請你和我拍拍手”的游戲,不知是孩子們平時沒這樣玩過,還是我的激情感染了他們,做完游戲,孩子們十分開心,臉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
隨后,我又帶他們玩“蘋果蹲”的游戲,孩子們興奮的表情、整齊的動作,讓在座的教師紛紛鼓掌加油。教師們說:“這游戲真好玩!回去我也教給我們班的孩子?!?/p>
二、主動提供舞臺
今年9月,我們一行9人去鄉(xiāng)鎮(zhèn)學校開展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平時送教是由教研員或城區(qū)的優(yōu)秀教師去上課,這次我有個大膽的想法:讓鄉(xiāng)鎮(zhèn)的幼兒園教師上課,其他教師觀摩,因情視導,對“癥”下“藥”,豈不更有說服力?那次執(zhí)課的三位教師把觀摩活動當成一件大事來精心準備,努力處理好活動中的每個細節(jié),整節(jié)課孩子們都處于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中,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加聽課的近40位教師課后一致認為:要有愛孩子的心,要有準備充足的教具、學具,課堂中要多采用游戲,要有適當夸張的肢體語言等,這樣才能使活動有較好的效果。
三、讓交流成為常態(tài)
合作使人進步,合作促進成長。我經(jīng)常讓教師通過聽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通過研討會、QQ群、微信朋友圈交流心得體會。只有不斷集思廣益,才能不斷提升專業(yè)水平。
有次,我和教師分享易拉罐的多種玩法,為了讓他們能盡快掌握多種玩法,我把教師分成4組,每組商討想法、玩法,然后集體演示。在場的每位教師都積極參與、動手動腦,效果很好。玩中學,做中學,學中教,也許學到的只是一個表揚的口令、一種游戲玩法,甚至是一個愛孩子的眼神,但這一切都會給幼兒教師成長的動力。
四、珍惜學習機會
每年我都會組織山區(qū)幼兒教師到縣城星級幼兒園來觀摩,感受辦園特色,學習幼兒教學藝術。
印象較深的是在今年年初,我組織山區(qū)教師到西峽縣蓮花小學幼兒園觀摩,本園教師自己動手,做的小動物栩栩如生,花花草草錯落有致,顏色搭配也恰到好處。在觀摩三位幼兒教師的隨堂課時,但見中班教師帶孩子做游戲時聲情并茂,動作夸張;美術活動時,教師給孩子適當?shù)谋頁P和建議;戶外體育活動,一位近50歲的教師神采奕奕、動作敏捷,40多分鐘的活動結束了,學生嚷著想繼續(xù)玩,觀摩的教師紛紛表示,一定要珍惜外出學習的機會,多學新知識。
(責 編 再 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