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師:您好!
我是一位退休的中學老師,本來精力充沛、身體健康、興趣廣泛。哪想前不久,我乘坐公共汽車,竟然發(fā)生意外,救護車把我送到醫(yī)院,發(fā)現(xiàn)頭部有淤血,做開顱手術。我怎么會一下子這么倒霉。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我簡直受不了。沒有了健康,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長時間看書,也不能周游世界,這種沒有質(zhì)量的生活還活個什么勁兒呀?!我傷心得難以自拔,覺得整個世界都坍塌了,我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不知如何是好。
陳健
陳老師:您好!
能理解您的心情,意外打擊,誰都難以承受。身體難受,心情會更糟。然而,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得調(diào)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坦然面對,心態(tài)平和,可能更容易恢復健康;痛苦、憤怒、抱怨,可能對術后恢復更不易。是否能康復,不是事件決定人的情緒和行為,而是人們對事件的看法決定情緒和心態(tài)。有時能否擺脫痛苦,更取決于自己的態(tài)度,而非事件本身。我想您可以從3方面來開解自己。
年老與孤獨如影隨形
生活像一個巨大的漏斗,年輕時,遇到的人多,想聊的話題也多。今天跟這個無所不談,明天和那個聊得忘乎所以,國事、家事、天下事,都能聊得津津有味。然而慢慢地隨著年齡的增長,能聽你說話、和你說話的人越來越少,有時候和人聊天居然會變成奢望。過去甚至你還會厭煩別人來邀請聚會、吃飯,現(xiàn)在退休了,離開了工作崗位,卻開始希望有人來相約。當人漸入老境,無論是離異,還是喪偶,如果不和子女住在一起,不必照看第三代,孤獨感會如影相隨。
即便你認識的人多,也未必見得能和誰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何時聊就何時聊,而不會被冷淡或拒斥。一旦傷痛讓您行動不便,更會影響您與外部的聯(lián)絡,這是不可避免的,得有這種心理準備。
尤其一旦陷入病殘的狀態(tài),會更讓人感到孤單。還是不要讓自己沉湎于對不幸的回味,這樣只會積郁成疾,對恢復健康不利。久久不能從惡劣心境中走出,經(jīng)過一段時間不良情緒折磨之后,還可能會引發(fā)自殘、自虐,甚至自殺。設法走出精神重創(chuàng),這對單身老人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處在康復中的您必須設法去做的。
接受自己 取悅自己
誰都希望自己健康,誰也不愿意受傷。遭遇意外,不妨抱著即來之,則安之的態(tài)度。人們能夠做的選擇只有在身處絕境之中,選擇樂觀的態(tài)度。這比選擇悲觀,選擇不作為,更有積極的意義,因為這幾乎是人絕處逢生的唯一的依憑。選擇微笑面對生活,選擇積極解決你所面臨的問題,選擇負責任地對待面臨的一切,就會擁有人生最重要的內(nèi)在資源之一——心理健康!
人能不能接受自己、取悅自己,這似乎不是個問題,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其實不然,許多人對自己并不那么寬容,對自己的一切,包括事業(yè)、生活、職場的表現(xiàn)并不那么滿意,不但很難接納自己,反倒可能有幾分自怨自艾。尤其一遇突發(fā)災難,健康受損,就更是不易做到這一點。其實,如果用積極的心態(tài),輔以短時間請人照顧,對康復有幫助。只要盡快恢復,生命的質(zhì)量會得以提升。
假如痛苦能解決問題,傷心掉眼淚就是了,但傷心不解決問題。事情的發(fā)生是不可逆的,帶給當事人的痛苦是事實,所能做的最具建設性的事就是正視現(xiàn)實,把自己的氣力使在盡早讓自己擺脫痛苦上。無論是獨自一人,還是身邊有家人,有些磨難,最終還是得自己咬牙扛過。病痛時有家人陪伴固然好,如果自己能有一份好的心態(tài),沒有人陪伴也能堅強挺過來。
完善自己 珍惜自己
人生最后一段光線肯定會逐漸變暗,無論是否遭遇意外。而有一定閱歷的人,經(jīng)過一生的磨練,在心底都積聚或多或少的愛意,有必要用這個來為人生最后一段路途鋪上溫暖的底色。
曾有一位身患癌癥,瀕臨死亡的人在追隨旅鼠的過程中,頓悟了生命的真諦。他得了肝癌,自殺未成。一個機會他受邀到草原上捕捉老鼠。10月份到了,草原上的旅鼠又要旅行了。大片的旅鼠向前奔跑,隊伍浩浩蕩蕩,每一只旅鼠都拼死拼活地趕向前方。在狂奔的隊伍中,不斷有旅鼠淹死、撞死或者被空中飛來的老鷹、草原里躥出的狐貍抓走??蛇@些危險被急跑的旅鼠忽略了。它們摸黑前進,不停歇,不繞道,以每日50公里的速度向前奔。11月中旬的一天,旅鼠們終于沖到了汪洋大海前面,幾乎沒有一秒鐘猶豫,它們紛紛往大海里跳,瞬間就被洶涌的波濤吞噬了。后面的旅鼠仍然緊跟著前面的往下跳。
旅鼠們千辛萬苦來到這里,就是為了這絕命的一跳。這讓瀕臨死亡的癌癥患者油然升起對生命的敬畏,旅鼠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仿佛撲進母親的懷抱。它們竟然用了如此決絕的方式,促使留那一小部分旅鼠的繼續(xù)繁衍和生存。生與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在生命的旅途中,哪怕前面是終點,亦不必活得消極。
那么,如何盡快擺脫和縮短因突發(fā)事件而引起的心理創(chuàng)傷呢?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正視并接受現(xiàn)實。創(chuàng)傷已經(jīng)存在,積極康復,身體已經(jīng)受創(chuàng),不要再讓心靈跟著受創(chuàng)。
2.設法解決問題,爭取最好的結(jié)果。這次意外受傷,公交有沒有責任,以前所買的保險能不能獲得一份賠付。這些都是您好一些之后,要留意琢磨的事。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利益,把損失降到最低。
3.尋機再覓佳偶。如果病痛讓你格外感到單身的孤獨,那身體康復之后,積極尋覓一位貼心的老伴兒,有利于減少孤寂無助感。對提升生命質(zhì)量有益。
創(chuàng)傷帶來的痛苦是巨大的,這是應激的心理反應。應激會使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功能失調(diào),免疫系統(tǒng)功能下降,讓人疲勞、失眠、食欲降低等,這樣會使疾病有乘虛而入的機會。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反應還會使人產(chǎn)生行為方面的障礙。人如果長期面臨應激狀態(tài),一些重大疾病如心肌梗死、糖尿病、白血病的發(fā)病率也會相應增加。這時可以找人傾訴一下,發(fā)泄一下內(nèi)心的消極情緒,這叫心理轉(zhuǎn)移;也可以做一些心理補償,找到一些對自己生命有意義的,自己愿意投入的事情去做。完成這個過程不易,但努力嘗試,會讓你心情振奮。
丁寧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