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友
(江蘇省揚州市育才小學西區(qū)校,江蘇揚州 225126)
SX根據(jù)教育局要求,在確定城鄉(xiāng)交流教師,接受他校分流教師和新教師后,在8月28日確定了全校教師的分工和課務,市級名師趙老師(女)是三(1)班班主任兼語文教師。29日18時,校長接到教育局分管人事的局長電話通知:因城區(qū)某名校的發(fā)展需要,組織要求趙老師30日必須到該校報到任教,性質是到城區(qū)名校跟崗學習一年。校長知道必須服從大局、尊重上級。放下電話后,校長首先想到的是趙老師的困難:先生在SX校工作、女兒在SX校讀書,雙方父母都住在學校附近,自己進城離家20多公里,工作生活很不方便;其次是學校層面,趙老師的工作誰來接?(SX校教師沒有增加,但增加了一個班級)不管怎么說,只有通知趙老師服從組織安排,30日上午到SX做好交接工作。
接到傳達人員的電話,校長立刻放下手中準備迎接教育局開學檢查的相關工作,通知相關人員到傳達室將家長安排到大會議室,并提前在會議室迎接家長。所有的家長滿臉怒氣,七嘴八舌地抱怨學校,聲嘶力竭地指責學校,場面亂糟糟。
允許他人傾訴、學會傾聽。家長在校長面前發(fā)泄了情緒、表達了訴求后,情緒逐漸平靜了。校長也知道了家長訴求的主要內容:趙老師哪兒去了?現(xiàn)在的班主任是體育老師,我們不能接受;教語文的吳老師60歲了,與孩子有代溝,另外明年4月他就退休了,我們的孩子咋辦?校長感到與家長溝通的時機適宜,就代表學校對家長進行安慰,并與家長取得共識——我們都為了孩子,在充分征求來訪家長意見的基礎上,校長與家長代表進行對話溝通。剛接到信息的分管教學校長、三(1)班英語教師、二年級的班主任殷老師此時都來了。家長們見到殷老師非常親切,主動同殷老師打招呼。學校其他教師也積極與身邊的家長交流,氣氛比較融洽。
校長適時請教學校長解答家長的問題與顧慮,抽身出來向教育局人事領導匯報情況,因為當下解決群眾上訪、群訪的政策要求如此,人事局局長要求校長就地解決、確保穩(wěn)定。就在這時,會議室內家長的情緒又波動了,群起指責教學校長,并威脅校長要到區(qū)政府上訪。原來教學校長就趙老師調動工作學校所做安排說明時,站在學校方面解釋,并且從教育教學業(yè)務的權限和原則出發(fā),強調學校安排的合理有序規(guī)范,希望就此把家長勸解。校長一看家長要上訪,知道強行阻攔是無效的,就拋出家長上訪的目的——解決問題,假如我們家校雙方能夠解決問題就無須上訪了,我們心平氣和地談談。家長看到學校誠心誠意,又回到了會議室。針對家長代表的問題,校長一一解答:(1)趙老師回校不現(xiàn)實,她在城區(qū)學校已經任教五年級語文并做班主任,教育局的安排是符合行政權限的,SX校的小局要服從大局,更何況她明年就回來,學校承諾趙老師回來還教你們的孩子。(2)體育老師做班主任是符合教育教學要求與規(guī)律的,你們對他不了解,他是區(qū)內兄弟學校的交流教師,他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是學校的副主任,請家長假以時日看教育效果,學校請殷老師協(xié)助他做好教育工作,若多數(shù)家長不滿意再調整。(3)吳老師是揚州市首批語文學科帶頭人,SX校的老領導,SX校的優(yōu)秀語文老師都是他徒弟,包括趙老師,至于代溝家長無須顧慮,吳老師的孫子和你們孩子一樣大,他是專家型的爺爺,學校和吳老師已經商量好將你們孩子三年級教完再回家休息……
就三(1)班家長來訪的訴求,學校召開了相關的會議,首先是全體教師會,把真相告訴教師,讓教師宣傳真相、消除家長的疑慮,特別是對班級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進行宣傳。在鎮(zhèn)域內熟人之間的恰如其分的宣傳很快就消除了部分家長的顧慮。其次是成立以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家訪小組,結合“千師進萬家活動”進行全面的家訪,學校領導和班主任、語數(shù)英教師對重點家庭進行家訪,進一步解難答疑,滿足家長合理的要求,有理有據(jù)、有禮有節(jié),進一步鞏固家校共識。
兒童是發(fā)展的,二年級和三年級是兒童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其心智不同,學習與生活的內容與目標不同,家長要與學校共同為孩子尋找適合的方法,不是機械地換教師乃至換學校,適合的才是最好的[1]。對是否需要對家長開放進行交流與溝通,從實際情況看,家長已經沒有那么迫切了,因為家長對教師已經有了全面的了解。當然,家長也提到了城市名校對SX校名師的選調,是與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相悖的問題,尤其是過去幾十年一直享受優(yōu)質小學教育的SX校家長,對近20年來幾十位名師的調出頗有微詞甚至是不滿。
此事使已經準備退休的市級名師、老領導成為焦點之一。學校接到教育局的命令,經過校長辦公會的慎重研究,請他親臨教學一線為學校排憂解難,承擔三(1)班的語文教學。沒有想到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的家長因為不了解而產生誤會,讓學校非常尷尬。學校只有安慰老領導,懇請他的支持與理解;對任班主任的交流也是激勵表揚,因為在突然變化的人事課務分工上,該老師講大局,服從學校的調整與變動,并且對家長的懷疑與不信任沒有情緒表現(xiàn),始終以工作第一,為學校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高度重視校內家長擇師。在趙老師工作變動的當日,校長就接到幾個熟人要求擇師的電話。他以為和過去一樣,只要堅持就可以擋回去,沒想到家長如此堅持與執(zhí)著,可見今天的家長對優(yōu)質師資的追求與渴望。
還家長的知情權、參與權。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校長、教師要將學校的工作及時與家長、社區(qū)溝通,主動將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難度、要點傳遞給家長,尤其是一些非常態(tài)的工作情況變化告知家長與學生。
堅決落實教育均衡。學校要均衡編班,特別對本校教師子女要均衡分班,對過去形成的扎堆在一個班的要盡快分班。校長對城市名校對鄉(xiāng)鎮(zhèn)學校名師的選調與收割要勇于、善于說“不”。
及時匯報溝通。學校工作教師最清楚,家長所掌握的準確信息基本來源于本校教師,校長必須在第一時間向教師通報信息,讓教師用準確的信息、積極的言論引導家長。對教育局一些臨時性非常規(guī)的教師工作調整,校長應從校本出發(fā),在確保學校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基礎上提出積極合理的訴求,取得教育局的理解。建議教育局調整教師工作崗位的時間最好放在基層學校課務分工之前,以確保學校的穩(wěn)定,對城區(qū)名校師資的保證,寧可斷其一指也不傷其十指。
總而言之,加快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名師向新建學校的流動,就會導致原本學校的師資隊伍結構的變化,發(fā)生學校與社會、與家長之間的矛盾沖突。這就需要學校既從大局出發(fā),又要充分面對家長正常的訴求,在維持穩(wěn)定的基礎上,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確保區(qū)域教育均衡的高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