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梓暢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團(總校)七(1515)班
編者按:江南佳麗地,浙里有故事。從河姆渡到良渚,從錢塘江到西湖,浙江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地如其名,或更迭或延續(xù),都在子孫的血脈里流淌。地名,是一種傳承,更是濃濃的鄉(xiāng)愁……自本刊推出的“浙里的故事”征文活動以來,陸續(xù)收到了不少來稿,“同題賽場”今起選刊征文佳作,以饗讀者。
涌金門外柳垂金,三日不來成綠蔭;
折取一枝城里去,教人知道春已深。
若要追尋杭州的文化古跡,必會談到南宋皇城臨安的城門?!拔淞珠T”“清波門”“艮山門”“慶春門”“錢塘門”……舉不勝舉?!段骱耖g故事》中“金牛出水”的地方,便是南山路上毗鄰西湖邊的涌金門。
涌金門原是古杭州的西城門。五代時期,吳越王錢元瓘將西湖水引入城內(nèi),開鑿了涌金池,并臨湖修筑城門。因為此地是游覽西湖水上風光的要道,船只運營非常繁忙,故有“涌金門外劃船兒”之說。城門歷代多次改名,涌金的風色卻千年不變??上駠跗诤贾萦媱澆鸪T,就包括了這涌金門,屹立西湖千年之門便于一朝轟然倒塌,隨之立起的只有一塊讓人遙想當初的石碑。
說起涌金門,不得不提到一個人物,那就是“浪里白條”——張順。這位婦孺皆知的水滸英雄,就是在涌金門下英勇就義的。據(jù)記載,在宋江征討方臘毫無進展之時,將領張順想趁夜黑潛入西湖先行進城,與外面駐扎的軍隊來個“里應外合”。不想對方早有防備,在涌金門的水簾處掛了銅鈴,張順伸手一拉,士兵便向水中萬箭齊發(fā),他因此身亡。現(xiàn)在去西湖天地,我們還能看到筑在涌金池中的張順像,就是為了紀念他不畏犧牲的英雄氣概。
清朝的雍正皇帝也與涌金門有不解之緣。他做皇子時,曾游至杭城涌金門,見一賣字的窮書生寫了異體字卻能引經(jīng)據(jù)典,解釋得頭頭是道,很有才氣,于是拿出幾枚馬蹄金贈予書生,并鼓勵他參加科舉考試。書生大為感動,從此努力讀書,連試皆中,并入了翰林。當雍正即位后,發(fā)現(xiàn)當年的書生已做了翰林,但寫的仍是異體字。于是,雍正命他仍去涌金門賣字三年,再來供職。并就此開始著力在全國推行語言與書寫規(guī)范。如此看來,中國的文化規(guī)范還有一部分得歸功于涌金門呢!
千年涌金門,千古成傳奇。涌金門,不僅僅是一個旅游景點,一張城市名片,它更承載著杭城歷史的印跡和記憶。雖說涌金門早已蕩然無存,但有關它的傳說故事仍然歷久彌新。那西湖的水與柳,蕩漾著,搖曳著,向來往的每一個人講述著雋永的“浙里”故事……
【老師快評】
“千年涌金門,千古成傳奇?!蔽恼略敱M地敘述了涌金門的歷史變遷和歷史人物故事。文筆細膩,語言生動,行文自然流暢,字里行間飽含著對家鄉(xiāng)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