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聲”,當(dāng)然說的是“聲音”;這里的“色”,就是游戲參與者的“神色”了。如果把游戲描寫得失了“聲色”,那豈不成了“啞劇”?
出錯示例
首先我們做了分工,由我來當(dāng)“老鷹”,小珠當(dāng)“母雞”保護“小雞”。游戲開始了,我張開雙臂沖向“小雞”,而她迅速伸直手臂不讓我靠近。我飛快向右邊跑去,企圖繞過去,可她也十分靈活,迅速地向右移動擋在我面前。見這種方法不奏效,我靈機一動,在原地忽左忽右地來回跑動。等到小珠被我弄得暈頭轉(zhuǎn)向的時候,我找了個空隙撲了過去。在“小雞”還沒反應(yīng)過來的時候,就已經(jīng)被我抓住啦……
名師糾錯
大家在玩游戲的時候,是不是都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展現(xiàn)不同的表情呢?如果想把游戲描寫得引人入勝,我們就需要學(xué)會觀察,并用心記錄下來,誰說了什么話,誰的臉上露出驕傲或失落的神情,等等。做好了這些,再來寫作的時候還愁沒有“聲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