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000)安徽省六安市第九中學九(13)班 李茂林
身處初三,面對人生一個轉折點——中考,我彷徨,焦慮,煩躁起來。此時母親選擇默默地陪伴來安慰我這顆躁動不安的心。只是我被緊張占據(jù)的不安,使得母親黯然神傷。
“夜深了,早點兒睡吧?!薄皼]有做完的題明天再做吧!”母親一邊催促著,一邊收拾著書本。此時的我變得愈加煩躁,不但沒有感激的話語,反而大吼:“又要我考出好成績,又催我早睡,你一直這樣叨嘮著,煩不煩人啊!”母親沉默了,空氣似乎凝固了,只能聽到我筆尖的沙沙聲和窗外煩人的蟲鳴。終于寫完了,母親依舊靜默在我身旁。我打著哈欠,長舒口氣,心中被困倦占據(jù)。我歪倒在床上,拿起手機。
過了好一會兒,我上下眼皮開始打架,等待母親那句“早點兒睡吧,別再看手機了”的提醒語。可是好一陣沉寂,只聽到輕微的腳步聲,然后掩門。這是怎么了,想想剛才發(fā)生的事,我腦子里走馬燈似的,一次次倒放著母親每晚陪伴的場景,驀地,我恍惚中瞥見,母親略顯滄桑的背影退出時的情景,我心里一揪。
母親依舊全身心投入,早晨起床沒有了鬧鈴聲的催促,取而代之的是用溫暖的豆?jié){加煎餅提醒。夜幕下寂寞的書桌旁,有的是母親默默遞過來的一杯溫熱的牛奶的陪伴。在陪伴中享受溫暖,在流年里忘記花開。遠方的風景很美,我想去看看,這成為我源源不竭的動力。我已經(jīng)適應了這種“合理”的作息時間安排。望著身旁母親疲憊的身影,想想自己的成績,一陣酸楚溢滿了我的眼角。我害怕自己辜負了母親的付出。
我開始收心,從沒有壓力到奮力追逐;從貪心愛玩,到拋卻雜念。我想要讓父母從總眷顧“別人家孩子”那失望的眼神中走出來。
我與星月一起追隨著太陽,與河流一起奔向大海,與燈光一起追逐著夢想。一盞燈,一杯水,一支筆,一本書,這是最好的陪伴。夜以繼日,奮筆疾書,右手中指的繭早已被一道又一道習題磨擰著,這是我的勛功章。
我們猶如岸上的鴨子,即便不情愿,即使被絆個仰八叉,也只能甩開膀子、撲下身子、邁開步子,一往前行。這是對陪伴最好的注腳。
哥倫布說過,當你覺得堅持不住了,累了,那么,勝利就不遠了!
放手一搏,燃起斗志,用努力與汗水換取明天的欣喜與愉悅。當考試的那天真的來到,我懷揣忐忑地走進考場,當新一天的陽光重新越過高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潔白的試卷上,我提筆,書寫最新最美青春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