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經營開發(fā)部主任毛秉仁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目前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已確定擬于明年上市,并將由中信建投主承銷、多家券商參與承銷。中鐵總正在加緊推進,但尚未確定上市的方向是滬市還是深市,也無法明確上市的具體時間表。
京滬高鐵自2008年4月開工至2011年6月全線通車,設計的規(guī)劃輸送能力為單向每年運送8000萬人次,規(guī)劃總投資為2209.4億元。京滬高鐵投入運營以來,因為連接中國主要三大經濟圈中的兩個,因此被業(yè)內人士視為“鐵路總公司手里最賺錢、最優(yōu)質的一個資產”。事實也如此,2014—2017年,根據京滬高鐵公司相關參股股東披露的信息顯示,京滬高鐵2014年扭虧后持續(xù)盈利。在2014—2017年這4年時間利潤總計311.7億元。
至此,從年初就在盛傳的京滬高鐵單獨IPO,終于落定。有史以來第一個高鐵線路股票,即將登陸中國資本市場。京滬高鐵的成功上市或能為國有資產“盤活存量”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或公用事業(yè)項目,可以類似方式操作對國有資產進行重組,并加大股權融資比例,最終通過資本市場實現價值的更大化。
11月20日,北方信托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正式簽約,歷時一年半的北方信托混改大幕終于落下,最終敲定的戰(zhàn)略投資者為日照鋼鐵、上海中通及益科正潤等3家民企。3名戰(zhàn)略投資者的入股資格若成功獲得銀保監(jiān)會審批,民營資本將獲得北方信托控股地位。3家新股東合計受讓50.07%股權,預計引入資金62億元。信托作為稀缺的金融牌照,又逢當前金融機構監(jiān)管日益趨嚴,此次混改試點以民資控股告終,可見各方對此次混改的高度期待。
11月16日,微信團隊發(fā)布公告,對微信公眾號注冊數量進行收緊。個人主體注冊公眾號數量上限由2個調整為1個,企業(yè)類主體注冊公眾號數量上限由5個調整為2個。今年2月微信已收緊過公眾號注冊數量。作為自媒體主要平臺,微信此次收緊公眾號注冊,可以看出自媒體平臺對自媒體賬號的管理進一步加強。11月以來,騰訊已經連續(xù)兩次被國家網信辦約談。另據公告,微信同時也給需要注冊多賬號的企業(yè)留了一步退路。
據外媒報道,寶馬已于近日獲得成都市網約車運營許可證,這意味著寶馬成為第一家在中國拿到網約車牌照的跨國汽車制造商。這次寶馬是以子公司寶馬出行服務有限公司身份拿牌,并計劃今年12月在成都提供網約車服務。受汽車行業(yè)整體形勢低迷、拓展新商業(yè)模式等因素影響,傳統(tǒng)車企紛紛宣布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寶馬、戴姆勒、吉利、上汽、比亞迪等國內外車企均已投資設立出行服務公司。目前,滴滴仍占據國內網約車市場頭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