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吳軍
1906年春天,奧地利作家茨威格還是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他在法國的首都巴黎學習,不過,此時的他已經(jīng)發(fā)表了許多文章,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夸贊,而且,他覺得自己寫的有幾篇文章還算是比較優(yōu)秀的作品。
即使如此,茨威格還是一直渴望著自己能寫出更好的東西,成為一個寫作方面的大師。
只是,茨威格一直沒有找到能夠真正給予他指點的人,這讓他感到很苦惱。
于是,茨威格時刻留意著,希望自己能在生活中找到成為大師的秘訣。這種奇妙的想法,也許是許多人都會有的,尤其是剛剛涉足社會的人。
那一年秋天的一個周末,25歲的茨威格因為一個偶然的機緣,得以前去拜訪著名的雕塑大師羅丹。
相見之后,羅丹看了看茨威格這個目光里充滿了深切期待的年輕人,微笑著把他帶到了自己的工作室。
羅丹的工作室是一個非常簡樸的房間。與眾不同的是,這個房間的窗戶非常大。一走進房間,茨威格就看到了桌子上凌亂地堆滿了各種草圖,地上擺放著一些已經(jīng)完成的雕像,還有一些用黏土做的局部雕塑,比如胳膊、手、手指,甚至還有非常微小的指關(guān)節(jié)這樣的細節(jié)。
茨威格非常出神地看著這個房間,心里感到很神奇。
這時,羅丹已經(jīng)穿上了工作衣,茨威格望過去,羅丹正站在一個木架子前。
羅丹對茨威格說,這是一個新作品。
一邊說,羅丹一邊謹慎地掀開了濕布,露出一個少女的半身塑像。
茨威格看到了那柔和的線條和逼真的神態(tài),他忍不住贊嘆道,真是太完美了!
可是,羅丹卻仔細打量著少女的塑像,沉思著,非常專注,仿佛沉浸到了真摯的回憶里。
那一刻,茨威格忽然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滿頭白發(fā)的雕塑大師羅丹仿佛變成了熱戀中的年輕人,只聽羅丹用溫柔的聲音說,肩膀的線條還不夠柔細,這里還不夠豐潤。
一邊喃喃自語,羅丹一邊拿起木制的雕塑刀,輕輕滑過濕潤柔軟的少女塑像。羅丹的刀子經(jīng)過的地方,少女塑像的肌膚閃爍出了柔美生動的光澤。
這時,茨威格發(fā)現(xiàn),羅丹似乎站在了世界之外,這時,羅丹的世界里似乎只有那個少女塑像。
羅丹不斷地轉(zhuǎn)動著雕塑臺,不斷地徘徊著,眼睛卻始終凝視著那個少女塑像,嘴里在不斷地自言自語,他一會兒神采飛揚,一會兒眉頭緊皺,一會兒捏起一點黏土粘在塑像上,一會兒用刀子輕輕刮幾下。
羅丹似乎已經(jīng)忘記了,茨威格還站在他的旁邊。
時間在悄悄流逝著。
整整一個下午,羅丹沒有和在自己身邊的茨威格說一句話,他只是對著那個少女塑像不斷地自言自語。
除了手里的作品,羅丹的心目中沒有任何別的東西了。
那一刻,羅丹專注的樣子,仿佛是在創(chuàng)造著一個豐美的世界。
黃昏靜靜地來臨了,羅丹終于放下了手里的雕塑刀,長長舒了一口氣,看著更加完美的少女塑像,他開心地笑了。
隨后,羅丹又端詳了一會兒那個少女塑像,拿起那塊濕布,小心翼翼地把少女塑像蓋了起來,那種神情,仿佛是在冬天的夜晚為自己深深愛戀著的情人披上御寒的外衣一樣,臉上充滿了溫柔和關(guān)懷。
然后,羅丹向門口走去,正要關(guān)門出去,忽然,他發(fā)現(xiàn)了茨威格還站在房間里。
羅丹吃驚地愣在那里,半天才想起他來。
羅丹的神態(tài)又恢復到了平時的平靜中,為自己的失禮而尷尬地向茨威格道歉。
羅丹對茨威格說,對不起,我一個下午都完全忘記了你還在我的房間里,我只是感覺到了我的那個少女塑像的存在。
對于羅丹因為專注于雕塑而對茨威格的遺忘,茨威格絲毫也不介意,更沒有生氣。相反,握著羅丹這位雕塑大師的手,茨威格的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感激和崇拜。
那時,茨威格確信自己已經(jīng)找到了成為大師的秘訣。
羅丹這位雕塑大師的專注給了茨威格莫大的啟發(fā),改變了他的一生。
自從那天下午看到了羅丹專注于自己的塑像創(chuàng)作中以后,茨威格回到家里,也開始心無旁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文學創(chuàng)作中。
后來,茨威格成為了享名世界的文學大師。
回憶起當年和羅丹在一起的那個下午,茨威格依然感慨萬分地說:“在那個下午,我得到的啟示比在學校里所有學到的東西加起來還多。我明白了成就一切藝術(shù)與偉大事業(yè)必需的本領(lǐng),那就是專注,一種無論眼前的工作或大或小,都能將意志貫注其中的本領(lǐng)。我這才知道自己缺少的是什么。人若是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或者是成為一位大師,只有一個秘訣,這個秘訣就是專注。除了專注,成就偉業(yè)或成為大師沒有別的秘訣?!?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11/30/qkimagessoutsout201810sout20181017-3-l.jpg"/>
是的,只有專注,才能專心致志地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而心無旁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