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十二年堅守千里大瑤山鄉(xiāng)村教育,追尋自己的教育夢想,譜寫精彩教育人生。憑“堅守邊遠山區(qū)”的信念撐起我的教育夢想,把鄉(xiāng)村教育放在心上,在堅守中成長;以“把每個學生放在心上”的理念引領(lǐng)我的教育夢想,讓每一個瑤家孩子健康成長;用“辦有特色的鄉(xiāng)村教育”的觀念豐富我的教育夢想,讓瑤家老百姓享受家門口公平而有質(zhì)量的鄉(xiāng)村教育。
關(guān)鍵詞:堅守;追尋;夢想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9-15
作者簡介:李榮勝(1967—),男,瑤族,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中學校長,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學校管理。
我在千里大瑤山深處的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鎮(zhèn)中小學工作了整整三十二年,經(jīng)歷了教師、班主任、副教導主任、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的角色轉(zhuǎn)變,但是,不變的是我對山區(qū)的堅守、教育夢想的追求。三十二年來,我一直堅守著千里大瑤山的鄉(xiāng)村教育,追尋自己的教育夢想,譜寫出了一名教師的精彩教育人生。下面從三個維度和大家分享交流我的教育夢想。
一、憑“堅守邊遠山區(qū)”的信念撐起我的教育夢想
作為教師,我的起點是民辦教師,曾經(jīng)在大錫、中河一人一校的村小待了八年。1986年9月,“一間民房堂屋”“八個孩子”的江華瑤族自治縣大錫鄉(xiāng)大嶺坪小學開啟了我的教師生涯。1988年9月,我被調(diào)到了中河鄉(xiāng)果子坪小學。這八年,我彷徨過、猶豫過,也想到過放棄,但是,瑤山老百姓的淳樸、孩子們的可愛讓我選擇了堅持與堅守。1994年通過“民師”考試就讀湖南省道縣師范學校,開啟了我由一名民辦教師到公辦教師、一名小學教師到中學教師、一名普通教師到中學校長,懵懂彷徨到清醒堅定、稚嫩平凡到成熟優(yōu)秀的蝶變之旅。
我深知其中的不易,特別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職業(yè),也格外感謝給我機會的黨和人民。也正是因為在碼市這千里大瑤山深處,我親身感受到了邊遠山區(qū)的孩子讀書的不易,家庭貧窮、路途遙遠危險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同時我也親身感受到了瑤家老百姓對教育的期盼,教育幾乎成為改變他們家庭、孩子命運的唯一途徑。邊遠山區(qū)教師極其缺乏,外地教師不愿來,本地教師不安心,想方設(shè)法調(diào)走,更留不住優(yōu)秀教師。為此,三十二年來,我一直堅守在邊遠的碼市鎮(zhèn)中小學校,從來沒有離開過三尺講臺,也從沒有寫過申請要求調(diào)走,多次拒絕了教育局將我調(diào)入縣城的安排。2016年湖南省“一號水利工程”涔天河水庫擴建,從碼市到縣城就得跨“兩省過六縣”往返近400千米。已經(jīng)七十多歲的父母遠在縣城需要人照顧,但是我放心不下我為之奮斗過的碼市教育,我只能選擇責任心在先,孝心在后。每次回家與父母團聚返回碼市中學時,我總是對他們說:“你們注意保重身體,讓我安心在碼市再干幾年!”
作為一名教師、一位基層學校校長,我認為光有堅守遠遠不夠,還要不斷讓自己成長,從優(yōu)秀走向卓越,才能最大限度更好地服務于老百姓。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我不斷充實、不斷拓展、不斷提高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我先后在《中學語文》《語文教學之友》等省級以上正式刊物發(fā)表論文10余篇,主持或參與了三個省級課題研究,2017年被評為湖南省永州市語文骨干教師,2013年下期到2018年下期任教語文成績優(yōu)秀,連續(xù)10個學期榮獲縣教育局“教學能手”榮譽稱號。作為一名校長,不斷地研究、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2014年8月,通過湖南省教育廳的遴選,我有幸參加了湖南師范大學為期兩年的湖南省首屆初中“未來教育家”培養(yǎng)。2017年8月,我再次通過湖南省教育廳的遴選參加華南師范大學為期兩年的湖南省中小學“教育家孵化”培養(yǎng)。通過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研究,不斷的實踐與探索,碼市中學近年來教育教學質(zhì)量不斷提升,中考成績5年里有3年獲得鄉(xiāng)鎮(zhèn)中學第一名。2016年7月《教師》雜志以《扎根瑤山教育,鑄造幸福人生——記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中學校長李榮勝》為題對我作了專題報道,并成為該期封面人物。2017年6月14日《科教新報》以《打造瑤山深處的“百草園”——記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中學校長李榮勝》為題對我的教育夢想做了專題報道。2017年7月12日《中國教育報》以《“杉木”校長李榮勝》為題對我的堅守瑤鄉(xiāng)教育做了專題報道,我因此被《中國教育報》評為2017年度最受讀者喜愛的鄉(xiāng)村校長。
二、以“把每個學生放在心上”的理念引領(lǐng)我的教育夢想
走進碼市中學,假山魚池上的一行紅色大字“把每個學生放在心上”格外引人注目,它是2014年我們學校自行設(shè)計建造的,它是碼市中學的一道亮麗風景,更是碼市中學對碼市人民、碼市中學學生的一份莊嚴承諾。
作為一名教師,我堅持“把每個學生放在心上”,做最好的老師。為此,我熱愛我的語文教學,2013年擔任學校校長后,我就是再苦再累也仍然堅持上語文課,從不輕易耽擱學生一節(jié)課。到縣教育局開會或者辦事,因為路途遙遠,往返需要三天。但是為了不耽誤學生的課程,每次我都是清早6點自己開車匆忙趕往縣城開會辦事,中午抽時間回家看看父母,下午散會后或辦完事后又急匆匆趕回碼市,通?;氐酱a市中學就已經(jīng)是晚上十一二點鐘了。
五年來,只要是學生在校期間,每天早上我都會比學生早到操場,等待學生;晚上待學生就寢,查實學生就寢安靜、安全后,才回到自己的宿舍,基本上我是學校最遲回到宿舍的。為了真正落實把每一個學生放心上,2017年開始,我們創(chuàng)新了發(fā)放家長通知書的方式,考慮到學生來學校領(lǐng)取通知書的途中可能存有不安全的因素,就改為家訪送通知書。由學校主要行政領(lǐng)導將通知書送到各村委會,進行家校、村校聯(lián)系,讓村支兩委的干部了解學校,了解他們村里面學生的情況,同時有針對性地對個別學生上門家訪做思想工作。這樣做的確很辛苦,學校招生范圍有40多個村或社區(qū),最遠四五十公里,要花上三四天才能跑完。為了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我感覺這樣做還是值得的。
邊遠山區(qū)的孩子因為家庭的各種原因,常有輟學現(xiàn)象。2017年,碼市中學有十多個學生沒有按時入學報到。為了脫貧攻堅的需要,為了讓每一個學生完成學業(yè),我們一個一個地上門勸學,一次又一次地做工作,最終學生全部入學報到。大錫鄉(xiāng)栗安村的貧困建檔立卡學生陳XX七年級只讀了一個多月就失學了,我不知道去了他家里多少次了。2017年9月1日他終于到校復學了,他母親特意從廣東趕回來找到我表示感謝。為了留住他讓他讀完初中,我只要一看到他就和他打招呼,有空就找他談心,給他鼓勵和支持。2018年6月20日,他終于完成學業(yè)畢業(yè)了,中考結(jié)束回家前,陳XX特意找到我要合影留念,并表示以后要到職業(yè)學校學點技術(shù)。這個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值得的。我從陳XX身上明白了讀書的確可以改變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的命運,改變一個人的精神境界。
三、用“辦有特色的鄉(xiāng)村教育”的觀念豐富我的教育夢想
作為鄉(xiāng)村學校的校長,我一直在思考,我們到底要辦怎樣的教育?中學語文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先生飽含深情表達了對自由、美好、快樂的“百草園”的喜愛和向往,對枯燥無味、禁錮學生天性的“三味書屋”的厭倦與失落。碼市中學努力辦出自己的思想、特色和質(zhì)量,打造瑤山深處的“百草園”,讓學校有著美麗的風景、美麗的故事、美麗的師生,成為魯迅先生筆下五彩繽紛的“百草園”,讓碼市人民享受公平而有質(zhì)量的教育。
五年來,我們從有限的公用經(jīng)費中擠出40多萬元先后修建了校門前坪的假山魚池、教學樓前坪的花壇石桌石凳、運動場邊的君子園、女生寢室前坪的紫藤長廊、男生寢室后的紫薇園、教師寢室后的荷花池,將學校的后山修建成一個小小的公園。師生課余早晚,漫步在校園里聊天、嬉戲,可以釋放沉重的課業(yè)壓力。同時,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2017年暑假學校從公用經(jīng)費中擠出10萬元新建學生書吧,開設(shè)閱讀課。2018年暑假又新建了教師書吧,通過一年的閱讀熏陶,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上了閱讀。
我始終認為,我們不能僅僅關(guān)注學生的成績,更要關(guān)注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重視立德樹人。2014年我們把湖南省非物質(zhì)遺產(chǎn)“火燒龍獅”引入學校,成立龍獅社團,傳承民族文化。2018年啟動“一班一特色、一生一特長”創(chuàng)建活動,要求學生通過初中三年形成、發(fā)展一門以上特長。目前已成立了近20個特色社團,學生的特長、興趣逐步得到彰顯。學校主動給學生學習課程減負,將原來的每節(jié)45分鐘的課減少為40分鐘,多出的時間設(shè)立特色創(chuàng)建課,周一、周三為“一班一特色”,周二、周四為“一生一特長”。事實證明,給學生減負并沒有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2018年上期期末考試,碼市中學取得了七年級全縣鄉(xiāng)鎮(zhèn)中學第一名、八年級第四名、九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如今走進碼市中學,鳥語花香,規(guī)劃有序,師生個性彰顯,文明禮貌。想一想,看一看,覺得自己的辛苦付出還是非常值得的!
三十二年邊遠山區(qū)的教師生涯,讓我明白了一個鄉(xiāng)村教師的職業(yè)與操守,也讓我看到了鄉(xiāng)村教育的希望。我堅信教師的立教之本、發(fā)展之源就是對教育、對學生的執(zhí)著與情懷,沒有這份愛,就談不上教書育人。因此,我們要進行道德修煉,堅守師德底線,錘煉師德師風,以德育德,以德立身,把每一個學生放在心上,關(guān)懷呵護學生成長。作為鄉(xiāng)村教師,我們一是要堅守鄉(xiāng)村教育這方熱土,默默耕耘,不忘初心;二是要提升自己,讓自己成為優(yōu)秀的鄉(xiāng)村教師,才能更好地教書育人,無愧于人民教師的稱號。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發(fā)出了新時代教育的最強音,作為教師,我們只有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辦公平而有質(zhì)量的人民滿意的教育竭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于 潔.教育如此美好[M].北京:教育
科學出版社,2013.
[2](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M].杜殿坤,譯.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
社,1984.
[3]王海芳.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J].文學教育,2010(6):158-159.
[4]李鎮(zhèn)西.愛心與教育[M].桂林:漓江出
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