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觀榮
2017年12月30日 晴
故鄉(xiāng)并不多雪,每年下個一兩場,意思意思,淺嘗輒止。既讓人體會冬天的快樂,又不會讓積雪成為人們的負擔,如此可愛的雪,自然值得期待。
在故鄉(xiāng),下雪似乎是一件喜事,每個人面對從天而降的雪花,都會露出快樂的神情,好像迎接久未歸家的親人,這是復雜而奇妙的感覺,外鄉(xiāng)人看不懂。說句實話,故鄉(xiāng)的雪瑣碎、細膩而潮濕,如果雪小的話,邊下邊化,雪后遍地泥濘,非常不利于出行,縱然如此,也沒人抱怨下雪,沒人咒罵鬼天氣。也許下雪并非容易事,人們更多沉浸在降雪帶來的興奮當中,早已忘記了生活上的不便。記得小時候有一次下雪,放學到家時我已經(jīng)摔了兩跤,說實話,雪地里摔跤并不疼,但見到父母還是要撒撒嬌。于是,我讓他們看我手上的泥巴,看我身上的雪漬,想讓父母安慰我?guī)拙洌瑳]想到父親卻摸著我的頭說,雪地里摔跤沒事,摔摔長得快。母親幫我換衣服,也是說,沒幾個孩子在雪地不摔跤的,有雪墊著,摔不傷。
故鄉(xiāng)的雪基本有三種形態(tài),一是雨夾雪,二是雪粒,三是雪花。其中最不喜歡的是雨夾雪,而最常見的也是雨夾雪。雨夾雪從字面上看,應(yīng)該是雨和雪攜手而來,兩者是朋友,共同到冬天的人間來走走。而在我看來,這卻是雨和雪的戰(zhàn)爭,本來是小雨的天下,雨點淅淅瀝瀝自由玩耍,正玩得高興,雪花橫插進來,擠進了小雨的隊伍里。此時天空雨點和雪花混雜難分,的確很有意思,但落到地上的雪,轉(zhuǎn)眼即化,融入了雨水。小雨肯定不滿雪花的插隊,雪花也不滿被雨水融化,兩者互不相讓你爭我奪,開始近身肉搏。說實話,此時每個人都希望小雪贏得這場戰(zhàn)爭,早一點結(jié)束冬雨帶來的陰冷和潮濕,只有下雪后,天才能很快放晴。可雨和雪實力相當,兩者戰(zhàn)績勝敗各半,有時是小雪敗走,留下小雨繼續(xù)肆意玩耍,有時是小雪獲勝,帶來銀裝素裹的潔凈世界。
而雪粒是雪花的急先鋒,不長時間就會變成紛紛揚揚的雪花,但在雪粒降落時,砸在臉上痛得很,令人十分討厭。我們無法揣度上天的心思,為什么要在雪花降臨前派出雪粒來探路,難道還怕從天到地的旅程中有啥強盜不成?這雪粒鋒利、冰冷,跟雪花的柔軟反差極大,雪粒落在大地上,會割出細細的傷痕,而這些傷痕,最后由雪花來彌補,莫非這也是自然界的憐憫之心。有了雨夾雪和雪粒的對比,人們對雪花的喜愛也就變得自然而然。雪花在故鄉(xiāng)老人口中,稱為雪姑娘,說雪花怕羞,一般白天難得下雪。的確,在我印象中大多數(shù)雪下在夜里,早晨一覺醒來,外面變成雪白的世界,什么時候落的雪,竟不得而知。
故鄉(xiāng)的雪自有故鄉(xiāng)的特質(zhì),低調(diào)內(nèi)斂善良平實,就像故鄉(xiāng)樸實的人。故鄉(xiāng)從沒有雪災(zāi)的記錄,即使雪后滴水成冰,仍然感覺到大雪帶來的善意,仍然感覺到雪花夾帶的脈脈溫情。
江蘇省漣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