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zhí)行編輯/孫 靜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
當寶寶還不會說話時,他們曾千萬次想象寶寶用甜甜的、嗲嗲的聲音叫:“爸爸,媽媽!”啊,這樣的聲音比天籟還要動聽!
終于有一天,寶寶會說話了,每天從早到晚喋喋不休,像永遠不知疲倦的話匣子。他們起初很有耐心地“陪聊”,后來實在是被吵得頭疼,真恨不得讓寶寶閉嘴。
太陽花:兒子每天一大早起來就開始說話、唱歌,吵得我們都無法睡覺。上街時,他不管看到什么東西都要告訴我們:“這是大樹?!薄斑@是汽車?!薄澳鞘枪珗@?!笨措娨晻r,他會不停地跟我們說劇情,吵得我們沒辦法好好看電視。
花蝴蝶:女兒從來不認生,不管和誰在一起,她都能很快找到話題,和別人聊得熱火朝天。有時候,對方聊著聊著就沒有話說了,她還拉著對方說:“你說呀,快說呀!”真讓人哭笑不得。
大為媽媽:我家大為吃飯時小嘴總是忙著說話,不好好吃飯,吃一頓飯要給他熱好幾次。我們越不讓他說,他的話越多。
月上柳梢頭:寶寶特別喜歡問“為什么”,一個接一個“為什么”問得我無力招架。有時候,一個小故事她能翻來覆去、顛三倒四地講一整天,聽得我心煩意亂。不管我在干什么,旁邊總有一只嘰嘰喳喳的小麻雀,好頭疼!
悠悠:寶寶總是有各種各樣奇怪的想法、奇怪的問題,她會纏著我反反復復地問,有的問題她明明知道答案,還是一遍又一遍地問。我要是不回答或回答得不認真,她還有意見。
人參果:我兒子7歲,他太喜歡和別人聊天了,所以,他總是匆匆忙忙地做好作業(yè),以便抽出時間來和小伙伴聊天。老師不得不給他布置額外的任務,以防他打擾其他同學。
晴天:我女兒太愛在課堂上說話了,老師特意發(fā)明了一個手勢,專門用來制止她在課堂上說話。當老師告訴我這件事情時,我的內(nèi)心是崩潰的……
寶寶為什么變得這么嘮叨?怎樣應對這樣的“話癆”寶寶呢?
你知道嗎?大部分寶寶都會經(jīng)歷“話癆”階段,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經(jīng)的語言敏感期。
寶寶0-6歲都處于語言敏感期,但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特點和培養(yǎng)重點。
在1歲前,寶寶經(jīng)常發(fā)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從這時開始,寶寶就進入語言敏感期了。
大約到1.5-2.5歲,寶寶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表達欲望和超強的學習能力。這個時期的寶寶對語言特別敏感,喜歡模仿各種聲音,喜歡重復人家說過的話,學著家長的樣子打電話等,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說明寶寶進入了口頭語言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寶寶大腦處于高速發(fā)育的階段,能夠高效地獲取外界的信息,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在“爆發(fā)”。
到3歲時,寶寶能夠聽懂的詞匯量可以達到800-1000字。當寶寶4歲時,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已經(jīng)完成95%,詞匯量可以達到1600-2000字。5歲寶寶的詞匯量可以達到2200-3000字,求知欲爆棚的寶寶開始注意觀察生活,不斷地提出問題,并從解答中獲取更多知識。
“話癆”模式的開啟,其實是寶寶學習、積累新詞語的重要途徑,語言賦予寶寶表達自己內(nèi)心感受、需求和欲望的能力。
“話癆”寶寶能說會道,樂于交流,可以給家庭帶來很多歡樂,但如果他們實在太啰嗦,家長確實會很煩躁,置之不理和放任自流都不是好辦法,不妨試試這些對策:
如果寶寶除了聊天還有其他興趣愛好,如踢球、跑步、玩棋牌游戲等,家長可以引導他們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這些事情上,這樣他們就會關(guān)上“話匣子”了。
對“話癆”寶寶來說,最能夠發(fā)揮他們的特長的場所莫過于各種交際場合、辯論賽和俱樂部等。與其想辦法改變寶寶話多的特點,不如尋找一片適合他們的“天空”,讓他們自由地展現(xiàn)口才,這樣他們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并通過不斷地演練和學習,進一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無論寶寶多能說、多會說,家長都應該告訴他們,在有些場合要保持安靜,如參加重要活動時、家長陪客人聊天時、上課聽講時……如果寶寶還小,可以先讓他們保持安靜幾分鐘,鍛煉他們的耐心,然后逐漸延長他們保持安靜的時間。
有的寶寶只喜歡說話,不喜歡傾聽,這樣的寶寶長大后通常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卻沒有耐心傾聽別人說話,甚至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和忠告,因此,家長應該讓寶寶從小就學會傾聽。
我們推薦一種訓練方法:讓寶寶講一個故事給家長聽,家長認真聽,不要插嘴。然后,家長讀一篇文章給寶寶聽,要求寶寶不能插嘴。經(jīng)常做這樣的訓練,寶寶就會慢慢學會傾聽了。
對于年齡稍大一點的寶寶,當他們掌握了一定的書寫技能后,家長可以鼓勵他們寫故事、日記和信等,這樣既可以讓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發(fā)揮,又可以避免一些無意義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