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柳柳
對幼兒來說,進入幼兒園是獨立邁上人生之路的第一步。突然換了環(huán)境,換了身邊的人,換了生活的地方,因此,很多幼兒不適應,產(chǎn)生哭鬧情緒。有些幼兒只要一提去幼兒園就開始哭,但是到了幼兒園,家長離開后就不哭了,該怎么玩就怎么玩。有些幼兒是在家長把他送到幼兒園后,家長要離開時號啕大哭,弄得家長束手無策。
幼兒在家都是一個人玩,玩具是自己獨享的,但是在幼兒園就不一樣了,玩具都是大家的。但是他們還沒有分享意識,或者根本不愿意分享,對于都想玩的玩具也沒有互相商量誰先玩的習慣,想玩同一個玩具時就和別人搶,同伴之間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沖突。還有就是容易嫉妒,老師抱別人了,他就不高興,甚至動手打人,這也是同伴沖突的一種形式。
幼兒剛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會產(chǎn)生膽怯心理,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慢慢地就會形成寡言自閉的性格。這是一個危險信號,時間長了容易讓幼兒患上自閉癥。有些幼兒由于排斥陌生環(huán)境,不愿意說話,或者不敢說話,會因此形成寡言內(nèi)向的性格;有些幼兒是因為自己總犯錯誤,受到小朋友們的嘲笑,自尊心受到傷害,從此以后就不再愿意說話了。
進入幼兒園是幼兒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父母,他們對園里環(huán)境不熟悉,對身邊的看護人不熟悉,因此沒有安全感。而那些一提上幼兒園就哭,但是父母離開后就好了的幼兒,他們只是希望從父母那里尋求愛,尋求安慰,所以會哭鬧。
現(xiàn)在的幼兒絕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被寵愛慣了,從出生開始,自己就處于核心位置,于是小皇帝、小太陽就這樣誕生了。到了幼兒園后,不再是自己的天下,不能唯我獨尊,就讓幼兒不知所措了。他們想尋求愛護,尋求重視,于是就和同伴打架,或者和同伴搶玩具,由此而產(chǎn)生哭鬧行為。
由于幼兒性格不同,有些幼兒內(nèi)向,不喜歡交往,尤其是到了陌生環(huán)境就更不愿意說話,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自閉的性格。這需要我們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調(diào)整。有些幼兒原本是外向的,喜歡與人溝通,但是在溝通的過程中,大人沒注意方式、方法,導致幼兒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從而變得寡言自閉。這是最需要我們注意的,要時刻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幼兒的內(nèi)心想法,用心來陪伴他們成長。
面對幼兒的不良情緒,需要教師及時地進行調(diào)節(jié),把因幼兒的不良情緒所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幼兒哭鬧等不良情緒的產(chǎn)生,肯定是因為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應站在幼兒的角度,審視他們對環(huán)境不適應的原因,用心傾聽他們的訴求。
幼兒雖小,但有著他們的處事邏輯,必須要用他們的方式,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道理來感化他們,用關愛來安慰他們。對于幼兒的哭鬧,要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問題,比如兩個幼兒想玩一個玩具,一個搶,一個不給。這時,教師要了解孩子們?yōu)槭裁催@樣,為什么孩子要通過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幼兒在這個時期是最喜歡模仿的,對于教師來說,言傳身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教師要時刻注意在幼兒面前的言行,這些都會成為幼兒模仿的對象。幼兒通過模仿教師的行為,在潛移默化中漸漸成長。并且,幼兒最不喜歡教師的偏袒行為,所以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采取民主的方式,從小給幼兒一個公平的生活環(huán)境。
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幼兒的不同個性。每一個幼兒都是天使,不要用同一個模式來培養(yǎng)幼兒,應該發(fā)展幼兒的個性,讓幼兒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快樂成長。所以,針對不同的幼兒,要有不同的情緒培養(yǎng)方式,在尊重幼兒的前提下,盡可能地讓幼兒的個性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情緒是幼兒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想使幼兒管理好情緒,需要教師不懈努力。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我會用我的愛心和耐心幫助幼兒度過情緒難關,做好自己情緒的主人。
[1]林燕雙.做情緒的小主人——淺議如何引導低段學生疏導不良情緒[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11).
[2]劉玉莉.如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情緒[J].學園.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