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學無止境,夢想也是無止境的?!碑斃蠋?,我的夢想是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做校長,我的夢想是辦一所品牌學校。
2015年1月,我被任命為北京市望京實驗學校校長。這是一所區(qū)級示范校,教學質量一直在區(qū)里名列前茅,社會滿意度高?!扒叭嗽詷?,后人乘涼”,站在這樣高的平臺上,我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在繼承與發(fā)展中,我?guī)ьI干部、教代會代表以及全校教師制定了《望京實驗學校2015—2018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在彼此碰撞中,我們達成了共識——學校的辦學目標就是建九年一貫制國際化品牌學校,這恰恰與我的“校長的初心,品牌的夢想”不謀而合。
作為一校之長,身上肩負著學校發(fā)展、教師發(fā)展、學生發(fā)展的重任。承擔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始終秉承著“重九年一貫管理,謀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管理思路。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我堅持理論學習,參加國內外的培訓和教育研討活動。我認為,學習不只是單純知識技能的學習和提高,應既包含管理技能,又包含交流、溝通、處事、協(xié)調等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問題在學校,功夫在課外。我潛心研究教育管理藝術,從學校頂層設計、重點工作把握、學情師情預測、存在問題設計等方面不斷探求,最終形成良好的個人素養(yǎng),輕松駕馭學校管理。
隊伍建設是學校永恒不變的主題。我始終把師德建設放在首要位置,強化對教師“愛與責任”的培養(yǎng)。為建設一支思想進步、業(yè)務精湛的教師隊伍,我通過各種途徑,鼓勵教師做到“心中有愛,目中有人”,始終用習總書記提出的“四有教師”(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來激勵教師,提升育人效益。關心教師,了解教師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在教育教學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讓老師們安心教書。只要教師在教學或班級管理上有了亮點,我便馬上給予肯定和表揚,讓贊美的掌聲及時響起來,讓老師們感受到“我的努力與進步學??吹玫健?。我還通過讓教師外出學習、邀請專家學者進校講座培訓、經驗分享、師帶徒等方式提升教師的業(yè)務水平。2017年,學校加入北京市名師工作會,為教師專業(yè)成長提供了更加強有力的支撐。學?,F(xiàn)有市級骨干教師1人,區(qū)學科帶頭人2人,區(qū)級骨干教師優(yōu)秀青年教師23人。師資力量的強化,為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干部隊伍培養(yǎng)方面,我推陳出新,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干部團隊建設項目,包括會議、參觀學習、工作坊等,調整和補充完善中小學干部隊伍人員,積極培養(yǎng)青年后備干部,及時補充到現(xiàn)有干部隊伍中。干部團隊每月定期進行交流,對干部實行動態(tài)管理。希望通過上述多種形式,打造一支有管理能力、業(yè)務水平高的干部團隊。我利用九年一貫制的辦學優(yōu)勢,從管理入手,打破以往橫亙在中小學段的這堵“墻”,嘗試部分部門實施中小學一體化管理。創(chuàng)新辦公方式,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采用手機協(xié)同辦公方式,方便了干部之間的信息交流與溝通,提高了管理效率。
學校始終堅持將項目建設作為促進學校內涵發(fā)展的重要推力。我親自帶領教師參與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國家級課題《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課題研究。開展校際間項目合作。與百年名校分司廳小學聯(lián)合開展《智慧閱讀》實踐研究,將語文學習、小組團隊合作、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改變教與學的方式。引進前沿實驗項目,并召開不同級別的現(xiàn)場會、觀摩會。STEM課程深入引入實踐,召開了朝陽區(qū)STEM課程現(xiàn)場會。物化成果,形成經驗或集冊。科研項目“培養(yǎng)中小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策略研究”成功立項“十三五”北京市規(guī)劃辦課題,并出版了“浩繁信息 提取有法”的教學設計集。
在開展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改革課堂教學時,我慎重把握改革的力度,既要保持革故鼎新的態(tài)勢,又要讓教師、學生、家長、主管部門能承受得住。從骨干教師做起,讓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通過技術輔導、理念輸入、外出學習、校本教研等方式,幫助教師更新理念,掌握方法,改變“教”與“學”的方式。不斷的反思、修正、實踐,形成了以學生為點,以教育實現(xiàn)為軸,從課前、課上、課下三個時間節(jié)點建立起來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實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學校承辦了“技術支持下的小組合作學習”市級研討會,來自全市的兄弟學校教師來校現(xiàn)場觀摩課改成果。
我一直在思考:學校的品牌究竟是什么?毫無疑問,中考成績是我們最閃亮的名片,然而,僅有這是不夠的。我們不能做“顛覆性的改革”,而是要“守正出新”,這才是改革的正確方向。經過慎重的考慮,我決定將學校原本的特色教育——科技、藝術、體育、國際理解教育做大做強。首先要做的就是課程改革??萍冀逃M國際課程STEAM,增加藝術類合唱、曲藝、話劇課程,讓足球課程進校園。國際教育方面,國際班增加傳統(tǒng)文化課程,如書法、中國畫等,讓外國的孩子形成“中國意識”,烙上“中國痕跡”。2016年,學校成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校,國際教育發(fā)展有了更高的平臺?!耙袈赏麑?幸福綻放”合唱專場演出成功舉辦,學校被評選為全國足球特色校和北京市科技示范校。改革之路,正越走越堅實。
唯有進行可持續(xù)性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才能讓辦學之路越走越寬。所有改革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要讓“一切為了學生”在望京實驗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已正式公布,學習的效能已經不能僅僅用分數(shù)來衡量。而課堂也不應受教室所限,教材不再是知識的唯一載體。我們一致認為,課堂在路上,必須“讓世界成為孩子的書本”?!靶凶呷松睂嵺`活動課程的豐富,成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一種新嘗試。幾年來,孩子們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他們用眼睛審視歷史,用思想叩問文明,用文字凝聚情感,用畫面定格美麗。孩子們在感受祖國山河之壯美的同時,也錘煉了意志品質。在實踐中他們學會了合作,體驗了創(chuàng)新,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綜合能力全面提高。
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而校長之“魂”就是責任與擔當。中華民族正在努力追尋和實現(xiàn)著富國強軍的中國夢,“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校長有夢,學校才有希望。作為基礎教育學校的校長,肩負的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大事,境界不能低。我將用熱情,用責任,用行動,不忘初心,執(zhí)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