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員
摘要: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這樣一種令人堪憂的現象:教師教得舌敝唇焦,身心疲憊;學生學得吃力異常,興趣索然,學習效果不佳,教學效果低劣,教與學雙雙陷入泥濘沼澤。那么癥結究竟在哪里呢?筆者認為,這都是因為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脫離的緣故,學生體驗不到數學的應用價值,自然也就缺乏學習的動力。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實為一孔淺見,權當引玉之磚。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分析;生活化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視教材為至高無上的典范與權威,教學內容僅僅拘泥于狹隘的教材,從不敢越雷池半步,在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中間筑之以“深溝高壘”,無情地切斷了兩者的聯系,嚴重扼殺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進而開始排斥數學課堂,避之若蛇蟲毒蝎,給教師教學造成了諸多困擾。有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加強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的“友好往來”,巧引生活源泉,澆灌數學之花,令死氣沉沉的數學課堂枯木逢春,重新煥發(fā)生命光彩。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小學生正值人生天真無邪的年華,處于這一年齡段的他們貪玩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難以集中,這樣的年齡特征使他們渴望在一種歡快愉悅、饒有趣味的環(huán)境下探求知識。因此教師不妨投其所好,在平時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逸趣橫生、自由和諧的生活情景,以此掀起學生的情感波瀾,點燃學生心靈的興趣之火,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助推高效課堂的實現。
譬如,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為了打破課堂暮氣沉沉的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筆者就精心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生活情景:“小蘭是一個聰明伶俐、聽話懂事的好孩子,出于對語言和文字的熱愛,小蘭對語文可謂是情有獨鐘,但是對數學卻提不起半點興趣,覺得數學學習太過寡淡乏味。有一次語文考試,小蘭考了全班第一名,小蘭的父母對此非常高興,當即獎勵了小蘭100元錢。小蘭的心里簡直樂開了花,在經過父母的同意后,小蘭蹦蹦跳跳地拿著這100元錢,去附近超市購買了一大堆零食,一袋麻辣小魚4元,一桶農夫果園8元,一包桂圓干14元,一盒費列羅巧克力25元,一包開心果32元,可是當小蘭滿心歡喜地去前臺付賬的時候,卻不禁有些犯難了,因為數學成績向來不佳的她,不知道該找回多少零錢,小蘭可憐巴巴地掰著手指算了幾遍,可是每次算出的結果都不一樣,這可讓小蘭陷入了苦惱郁悶當中,心中別提有多后悔,自己平時若好好學習數學那該有多好……熱心的同學們,你們可以幫幫小蘭嗎,給她算算到底該找回多少零錢?”此舉,可以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的實用價值,從而自覺自發(fā)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來,變“苦學”為“樂學”,促進教與學的并肩齊進。
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是人們學習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沒有數學,人類將生活在愚昧當中。只有當學生能夠將所學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數學的價值才能真正得以體現。故而,在平日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讓數學更好地為生活所服務。
例如,在學習了四年級上冊“條形統計圖”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后,為了幫助學生鞏固剛剛所學到的知識,教師可以設計如下類型作業(yè):放學回家以后,向父母咨詢家里最近半年的用電情況,并進行整理,繪制成條形統計圖,然后分析其中的規(guī)律,從而掌握家里的實際用電情況,向父母提出合理化建議,當好家里“省電小管家”。這樣,當學生將所學數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后,他們會更加真切地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以及給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從而以飽滿的熱情、昂然的激情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來。
三、聯系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學數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如果數學離開了生活,就好像鳥兒失去了森林,魚兒離開了海洋,溪流失去了源泉,最終將走向滅亡。其實,只要我們稍加留心觀察,就不難發(fā)現,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數學問題。因此,數學教師在教授學生課本上的知識時,可以讓學生聯系實際,舉出相關例子。
比如,在教學“圖形的運動”時,筆者就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同學們各抒己見,踴躍發(fā)言,有的說“坐電梯”,有的學生說“傳送帶上的物品”,還有的學生說“蕩秋千”。通過此舉,不僅能夠讓學生深刻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而且可以激活學生腦中的生活經驗,進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
又如,在教學了和估算相關的知識點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估算一下自己每周花掉的零花錢,一月,一年呢?通過類似的問題,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密不可分的聯系,從而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雙面開花。
總而言之,通過把生活這一泓“清泉”引入到小學課堂教學中來,能夠使數學課堂變得趣味濃濃、多姿多彩,充滿蓬勃生機與盎然活力,從而在最大程度上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點燃讓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的我們,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從各方面出發(fā)進行生活化教學,為小學數學教育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高云.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實踐[J].數學教學通訊,2013(28).
[2]萬軍.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運用[J].速讀旬刊,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