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賽男,趙 創(chuàng)
(鄭州工商學院,鄭州451450)
隨著對外貿易的飛速發(fā)展,各國對國際貿易領域從業(yè)人員的要求不斷提高。目前,高職院校和普通高校都將《國際貿易單證實務》作為一門國貿類學生重要的專業(yè)性核心課程。國際貿易單證是指在進出口業(yè)務中使用的各種單據、證書和文件。國際貿易業(yè)務是跨國界、跨市場的商品流動,要順利完成一筆國際貿易業(yè)務,買賣雙方從貿易磋商、簽訂合同到一方交貨裝運、另一方提貨繳款的整個過程,涉及多個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一般都有相應的單證需要繕制,以滿足有關各方的要求,并協(xié)同企業(yè)順利完成進出口交易。作為一門操作性極強的課程,《國際貿易單證》進行教學改革的探索對于實現課程目標有著重要意義。該課程應注重知識講授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使學習者和實驗者掌握進出口貿易的最新發(fā)展和變化,使所學理論和擁有的技能技巧與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加速外經貿信息化的要求對接。[1]
目前,很多學校已經進行了或正在進行單證實務課程教學的改革,但從目前來看,單證課程的改革及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比如關于貿易單證實務教材方面,因為《國際貿易單證實務》是最近幾年隨著專業(yè)細分的實際需求,從《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這門課程當中獨立出來的,與《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等課程相比,可供選擇的教材很少。其次,市場上現有的《國際貿易單證實務》教材中有大量介紹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的內容,比如貿易術語和貿易流程等,這不但造成了課時的浪費,也減少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熱情。再有,現有的《國際貿易單證實務》教材中理論部分知識篇幅明顯大于實踐教學篇幅,且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不嚴密,實際操作性不強。最后,目前市場上沒有純粹的關于國際貿易單證實務操作的實踐指導性教材或指導用書。
國際貿易單證軟件系統(tǒng)可以為學校提供一個國際貿易單證教學和練習的平臺。學生使用現實當中外貿公司制作單據的方式、規(guī)范的單證格式來進行實際制單工作的模擬,以強化他們對于國際貿易單證作用、格式和內容的理解,提高實際動手能力,是外貿單證課程中實踐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的現代化教學工具。但是就目前來看,由于高校對本課程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重視不夠,所以對引進國貿單證實操軟件的興趣和積極性不大,有部分高校引進了國際貿易單證實操軟件系統(tǒng),但是由于軟件還不成熟,造成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一系列問題,如系統(tǒng)亂碼或某個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從而影響整個操作流程。
在一些高校當中,雖然將《國際貿易單證實務》的課時進行了拆分,分為了理論學時和實踐學時,并引進了教學軟件,但是在真正的國際貿易單證課程操作中,學校并沒有真正將單證實踐貫徹到教學當中去,很大部分的課時還是用來理論教學。有些老師認為理論教學是實踐教學的基礎,大部分時間還是要進行理論傳授,用相對較少的實踐課時讓學生簡單了解操作步驟就可以,但這門課程的操作性很強,很多的知識點還需要通過反復的實際操作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掌握每個實踐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和未來崗位的工作內容相接近。
《國際貿易單證實務》這門課程訓練學生閱讀信用證、審核單證和繕制單據的能力,要求學生必須根據每個不同的實際情景進行不同的單證處理,這就對教師的實踐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但是,很多的任課教師在校期間可能還沒有接觸該課程的實踐教學,并沒有用到操作軟件,或者都是從大學畢業(yè)后就直接到學校任教,真正的企業(yè)實踐經驗不足,有的甚至根本沒有實踐經驗,這就決定了他們應對國際貿易單證實際操作過程的能力有限,這種情況下講授的單證課程特別是單證的實踐操作知識也必然存在很大的缺陷。
國際貿易業(yè)務涉及到的單證,在實際的操作中都是用英文制作的,這就對從業(yè)人員的專業(yè)英語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也就對本課程高校教師的英語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由于一些教師并非國際貿易實務專業(yè)科班出身,英語水平不夠扎實,教師在講課時往往忽略英文的部分或只是利用教材附帶的中文進行教學,學生在制作單證時參考的也是中文譯文,結果是很多學生在進行實踐操作時,看不懂各種單證的內容,什么地方該填什么肯本不會,甚至胡亂填寫,更不用說用英文完成整個制單工作了。
《國際貿易單證實務》應避免與《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等教材內容上的重復,專門對國際貿易或國際商務工作中單證的類別、概念、作用、內容、繕制方法及問題處理進行系統(tǒng)詳細的介紹和說明;[2]每章前應均有技能達標要求,章節(jié)中應附有各種單證的樣單樣例,并附有中英雙語譯文,使學生能夠對各種單證有感性的認識;每章節(jié)后應有實踐案例,使學生通過審單、整套單證的綜合訓練,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手段和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對教材的學習,學生可以熟悉進出口業(yè)務流程和外貿單證的工作程序。
高校應重視國際貿易單證課程的實踐教學,引進或開發(fā)用于實踐教學的操作軟件。如引進的浙科國際貿易教學軟件,軟件主要包括業(yè)務操作、單證練習、在線考試、知識網站、交流中心五大方面組成。業(yè)務操作主要從進口商,出口商,生產商,進口地銀行,出口地銀行和輔助員的相互配合,互相交易來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每個班級,每個學生模擬其中一個角色,就形成了一個大的商業(yè)交易環(huán)境。同學們可以在這個商業(yè)環(huán)境中扮演自己的角色,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各展所長,利用系統(tǒng)提供的資金,做更多的業(yè)務,賺更多的錢。單證練習主要是為培養(yǎng)學生的單據填寫能力,系統(tǒng)提供多個背景資料,教師可以開放不同的背景資料,學生根據不同的背景資料填寫相應的整套單據。通過對軟件的實際操作,學生真正掌握了國際貿易單證的制作方法及技巧,并能審核各種外貿單證,注意外貿單證的風險與防范,處理有關問題。[3]
學校要大幅度增加國貿單證實務的實踐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的課時比例,強化學生實際操作,要想讓學生把這門課程真正學好,就必須讓學生把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為實踐技能。在授課過程中,應理論聯(lián)系實際,使學生首先對國際貿易單證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所了解,進而掌握國際貿易中各種單據的規(guī)范格式,準確地繕制各種單證。同時,要將單證工作的單個環(huán)節(jié)及相關業(yè)務進行課內隨堂模擬操作訓練,模擬實訓階段結合相應的軟件進行。根據系統(tǒng)的基本資料,讓學生能自己動手,根據信用證以及合同等來進行外貿易過程中的各種單證的制作和修改,其中包括合同、發(fā)票、保險單、海運提單、裝箱單、原產地證明等全套單據,讓學生學習到真正的國際貿易單證知識。還要讓學生根據系統(tǒng)的提示信息,對國際貿易過程中的角色進行模擬演練,然后根據交易的需要進行各種單證的制作,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和學習整個國際貿易的業(yè)務流程。還可以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適時安排學生到基地進行國際貿易單證業(yè)務短期實習。在外貿業(yè)務部門實習無疑對學生的單證繕制處理能力是一種最好的鍛煉,對各種單證及其相關活動進行實際業(yè)務操作,積累實際操作經驗,為畢業(yè)后的實際工作打下堅實的實踐基礎。
要進一步深化單證課程的教學改革,適應市場對外貿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擔任單證教學的教師除了必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還需要有較高的英語教學能力。首先,教師上崗前對其進行理論和實踐教學的全面培訓,或利用假期讓教師到進出口企業(yè)和銀行這些單位進行實踐鍛煉,積累相關的經驗,建立一支真正的“雙師型”教師隊伍。[4]其次,在進行單證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盡可能的使用英語教學,特別是涉及到的各種單證、專業(yè)術語和合同中的一些注意條款一定要使用英語進行表述。在教授學生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中,同時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水平和表達能力。在模擬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盡可能的多接觸大量的、真實的全英文的單證、信用證和合同,讓學生能夠熟悉全英文的單據的繕制和填寫。
為順應教學方式的改革,學生的考核不應該再局限在理論的閉卷考試當中,應該以改用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相互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學生的考核。在實際操作部分,要求學生完成一些具體的模擬業(yè)務的現場操作,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業(yè)務完成情況來對學生進行成績評定。
[1] 王 芳.外貿單證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科協(xié)論壇,2007(10).
[2] 崔艷芳.崗位需求與高職國際商務單證教學對策[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8(8):86-89.
[3]覃 蔚.以CDIO教育模式建造外貿單證實務新的課程架構[J].物流采購與研究,2009(28):72-75.
[4] 俞培燕,鄭 艷.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yè)《外貿單證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