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怡 高新穎
摘要 目的:探討降鈣素原檢測應用在兒科感染疾病臨床診斷中的價值。方法:收治感染性疾病患兒138例為研究組,以同期來院體檢的健康兒童51例為對照組,對比兩組降鈣素檢測教值。根據(jù)感染情況將研究組患兒進行分組,全身性細菌感染的51例為甲組,局部細菌感染的45例為乙組,病毒感染的42例為丙組,對比各組降鈣素原檢測值。結(jié)果:研究組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值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值甲組最高,乙組次之,丙組最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血清降鈣素原監(jiān)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病情判斷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降鈣素原;兒科;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的臨床發(fā)病率較高,在各科室中均有所發(fā)生,尤其在重癥患者、手術患者及抵抗力較差的患者中,發(fā)病率更高[1]。兒童各系統(tǒng)器官的發(fā)育還未成熟,機體抵抗力差,是感染性疾病多發(fā)群體,加之近年來環(huán)境污染加劇及流行病癥增加,導致兒童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率呈現(xiàn)逐漸增高的趨勢,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和成長發(fā)育,越來越為臨床所重視[2]。目前,部分嚴重兒科感染性疾病的治療還存在一定難度,抗生素檻用問題仍然難以控制。本研究就血清降鈣素原在兒科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感染性疾病患兒138例為研究組,以同期來院體檢的健康兒童51例為對照組。研究組138例,男77例,女61例;年齡4個月~10歲,平均(5.39±1.65)歲。對照組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齡5個月~9歲,平均(5.21±1.67)歲。根據(jù)患兒具體病情,將138例患兒分為3組,甲組為全身性細菌感染51例,乙組為局部細菌感染45例,丙組為病毒感染42例。本研究符合醫(yī)學倫理,患兒家屬知情,志愿參與,公開簽署知情同意書。
方法:所有兒童的血液標本均在應用抗生素治療前采集,采集靜脈血3mL,經(jīng)離心處理進行血清分離,在分離樣本后2h內(nèi)進行血清降鈣素原檢測。使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生產(chǎn)的VIDAS型號的全自動免疫熒光酶標儀進行檢測,使用配套試劑,具體操作步驟嚴格按照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進行。
觀察指標:對比對照組與研究組的兒童平均血清降鈣素原水平;比較甲、乙、丙3組患兒的平均血清降鈣素原水平。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ASS 21.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jié)果
研究組與對照組兒童血清降鈣素原水平對比:研究組患兒的平均血清降鈣素原水平為(9.13±2.75)ng/mL,顯著高于對照組的(0.25±0.07)ng/m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019,P=0.001,P<0.05)。
3組患兒血清降鈣素原水平差異:甲、乙、丙3組患兒的血清降鈣素原水平差異明顯,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
兒科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病率較高,包括呼吸道感染、寄生蟲病、傳染性疾病以及消化道感染疾病。兒童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病原因相對復雜多樣,首先,兒童各系統(tǒng)器官發(fā)育還處于不成熟階段,對于各類病毒細菌的抵抗力較差,易感性較強;另外,目前,抗生素類藥物的誤用及濫用情況比較嚴重,增加了兒童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風險,嚴重威脅著兒童的身體健康和成長發(fā)育。
病原菌感染早期臨床癥狀無明顯特異性及患兒有限的表達能力均增加了疾病判斷難度,感染性疾病早期診斷對于提高治療效率,積極改善預后,降低死亡率意義重大[3]。臨床常采用病原學檢測進行兒童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但是需要先明確感染部位方可進行,臨床應用具有局限性同。
血清降鈣素原是氨基酸的主要成分,也是血清降鈣素的前體,在人體血液中可以游離態(tài)存在。人體處于正常生理狀況時,體內(nèi)血清降鈣素原不高,檢測值很低,一般均<0.05ng/mL,而當機體受到病毒、細菌等感染時,患者體內(nèi)受到感染的炎性細胞因子以及細胞毒素等均會對機體產(chǎn)生刺激,血清降鈣素原的分泌量會顯著上升,檢測值也隨之明顯增高,已經(jīng)成為臨床感染性疾病診斷的標志物[5]。
本研究中,對138例感染性疾病患兒及51例健康兒童進行血清降鈣素原檢測,患兒平均檢測值顯著高于健康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138例患兒中,細菌感染程度越重,患兒血清降鈣素原水平也越高,各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病毒感染降鈣素原不升高或輕微上升。
綜上所述,血清降鈣素原水平檢測可以作為臨床檢測兒科感染性疾病的參考指標,可鑒別病毒或細菌感染,同時可作為細菌感染病情嚴重程度的判斷標準,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趙劭懂,陳俊,葛許華,等.降鈣素原在兒科重癥感染中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6,32(2):300-303.
[2]李娜,馬科.C反應蛋自血清降鈣素原和血常規(guī)聯(lián)合檢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6,45(20):2440-2442.
[3]王靜利,白香妮.檢測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白細胞在兒科感染性疾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46(18):2244-2245.
[4]吳麗敏,汪珍珍,張海燕.降鈣素原聯(lián)合C反應蛋白檢測在兒科院內(nèi)感染中的應用[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6,45(7):153-155.
[5]鄧飛越,劉曉麗,戴志輝.血清降鈣素原在兒科呼吸道感染抗菌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6):65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