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輝,鄭州聯勤保障中心北京直屬供應保障大隊
小、遠、散單位一般無專職財務編制崗位,人員編配基本上都是屬兼職,新財務人員出身,一般都是通過上一任老財務人員“傳幫帶”,及少有通過財務專業(yè)院校“科班”出身的,大多都是半路“出家”的。有些雖然編有專職財務人員,但會計、出納根本分不開,更談不上相互制約;有些單位的財務人員更換頻繁,工作上連續(xù)性很差,有的單位業(yè)務關系不順,管理層次銜接跨度大,造成業(yè)務指導脫節(jié)。
小、遠、散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內部控制制度缺失的問題。有的單位根本就沒有內控制度,有的訂立了內控制度,但形同虛設,經費開支少數人說了算,易出現“一支筆”、“一言堂”的現象;有的單位會計、出納合二為一,審批、報銷一人辦理。這種現象為不法分子弄虛作假、貪占挪用公款提供了便利條件。這也是近年來基層單位出現小貪小占、貪污犯罪時有發(fā)生的重要原因。
小、遠、散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有的不按規(guī)定設置賬本和科目,搞真兩套賬,記賬科目混亂,憑證裝訂不規(guī)范,填制草率,要素不全,有的不按規(guī)定科目記賬;報銷發(fā)票隨意涂改,賬本改痕斑斑;有的用白條和自制憑證作為報銷依據;會計核算不能日清月結,超限額存放現金等現象。
小、遠、散單位的經費開支比較隨意,有些單位的財務變成機關的“小金庫”。有的單位無預算開支,超預算開支,超限額使用現金現象比較嚴重。
小、遠、散單位的財務,大多沒有機構編制和財務人員編制,如:食堂和服務社也僅編制管理員和炊事員。缺少專職財務人員編制,這在客觀上就造成了一些小、遠、散單位對財務人員隨意配備、隨意更換。
首先是領導干部在認識上有誤區(qū),有些領導干部認可為,小、遠、散單位財務,經費進出量不大,出不了大問題,不愿下功夫去抓組織機構建設和規(guī)章制度建設,更不愿意去管理。認為按時發(fā)發(fā)工資就可以了,沒有把工作重點放在加強財務管理上,而是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向上級要錢上,為了多要錢,經常忙于跑機關拉關系。
小、遠、散單位的財務人員,有軍官、士官,也有職員、職工,有的還聘用臨時工充當財務人員,這些人大都沒有經過正規(guī)財經專業(yè)的培訓,業(yè)務水平低,很難按照財務管理正規(guī)化的要求去管理賬目、核算成本、執(zhí)行財務規(guī)章制度。領導不重視,干好干壞一個樣,財務人員自我感覺在單位地位低,因此,得過且過,工作沒有積極性。
小、遠、散單位的財務容易形成三不管地帶,容易發(fā)“燈下黑”的現象。財務管理比較松散,有些機關單位和部門將經費轉移到小、遠、散單位。在機關財務部門報銷困難的情況下,找小、遠、散單位單位財務解決,從主觀上講,他們也不愿意將其管得太死,因此,就造成了對小、遠、散單位財務疏于檢查、疏于監(jiān)督、疏于管理。
一是要端正領導干部的指導思想,小、遠、散單位的財務是機關財務工作的延伸,是全軍財務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完成后勤保障任務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級領導對小、遠、散單位的財務工作應高度重視,積極支持財務人員的工作,為財務人員排憂解難,充分調動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二是端正小、遠、散單位的財務人員的指導思想,提高他們對本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愛崗敬業(yè)教育,做事堅持原則。
建立和健全小、遠、散單位財務管理機構,合理編配人員,是加強小、遠、散單位財務管理的組織保證。要針對小、遠、散單位的實際情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財務管理機構。對經費較多、業(yè)務量較大、又沒有正式財務機構編制的小、遠、散單位,至少要配齊會計、出納人員,成立財務辦公室;對業(yè)務量不大的小、遠、散單位財務業(yè)務可合并到機關財務中去,由機關直接管理;無論采取什么形式,都要加強對基層單位財務的業(yè)務指導和檢查監(jiān)督。
小、遠、散單位財務管理最根本的工作是建立制度,最重要的執(zhí)行制度。小、遠、散單位雖小,不可沒有規(guī)矩,要用制度去規(guī)范內控機制,區(qū)分人員職責、規(guī)定辦事程序,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小、遠、散單位財務比較具體,會計工作也比較復雜,首先,要保證會計核算資料的真實、合法和有效。建立集中采購制度,購物手續(xù)要完備,要取得原始的正式發(fā)票,購物超一千元以上必須使用轉賬支票,報銷發(fā)票時后附明細清單,由經手人、驗收人、單位主管領導簽字,方可結算報銷。賬務處理要規(guī)范,要嚴格按規(guī)定設置記賬科目。會計憑證要保持整潔干凈,賬務做到日清月結,及時報表。
提高小、遠、散單位財務人員的業(yè)務能力,要通過“送出去”學與“請進來”教相接合,加強與機關和兄弟單位業(yè)務交流來提高業(yè)務水平。通過院校學習、辦班集訓、崗位練兵、專題教育等形式,定期組織小、遠、散單位財務人員學習財務管理的新法規(guī)、新理論、新知識,提高他們管財理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