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紅
仿佛一夕之間,女兒小桂圓就變了個樣,滿地摸爬滾打的“臟娃娃”突然臭美起來:每天早上,刷牙洗臉抹寶寶霜,差一點都不行;衣服鞋襪連發(fā)型,都得自己說了算。
上個月,我和愛人帶小桂圓去陜西西安辦事,她非要帶一些大紅大綠的衣服去。我忍不住幫她往行李里裝幾件素凈點的衣服,她全拿出來了,還振振有詞:“那些衣服不好看,我不要穿。”我沒辦法,只能依著她。在西安的那幾天,小桂圓每天按照自己的心意,穿著紅毛衣綠褲子,背著黃色小腰包,頭戴紫色小花,腳蹬藍(lán)色旅游鞋跟我們出去見朋友、看風(fēng)景。
我倒覺得沒什么,一向注重個人形象的愛人十分郁悶?;乩霞液?,愛人忍不住跟我說:“小桂圓每天穿搭如此‘雷人,你怎么不管管??!我?guī)鋈ザ急煌滦υ掃^好幾回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我們大人的審美有問題呢?!?/p>
我不以為然:“小桂圓才三歲多,正是審美觀的形成時期,我們還是不要太多干預(yù)。”愛人不同意:“都讓她自由發(fā)揮,我們一點也不引導(dǎo),萬一走偏了怎么辦?”我想想也有道理,看看小桂圓現(xiàn)在穿得毫無美感可言,更別提什么審美觀了。
聽說出門旅游或看畫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審美意識。我也覺得,審美觀的形成,更重要的是來自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和大人的引領(lǐng)。
之后,我每次帶小桂圓出門,無論是逛街購物還是旅游,甚至是在小區(qū)散步,都會有意識地灌輸一些審美知識:哪一種花最好看,為什么在紅紅綠綠中,白色的花朵反而更明艷;誰穿的衣服最好看,好看在哪兒,如果是我們自己打扮,怎么樣會更好看……漸漸地,小桂圓知道,不一樣的色彩搭配在一起有不同的效果,穿衣也知道顏色深淺搭配。
可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她們每天都在長大,也每天都在不停地嘗試與探索這個世界。
一天下午,我正在書房寫字,小桂圓踢踢踏踏走進(jìn)來。我抬頭一看,倒吸一口氣:她把彎彎的柳葉眉畫成大濃眉,眼皮上涂滿藍(lán)色的眼影,抹著鮮紅的大嘴唇,耳朵旁還夾著我的大發(fā)卡,渾身上下因為噴了香水而香氣熏人。
看著那支名牌口紅被涂去了一半,我心疼得想好好教訓(xùn)她一頓,但看著她穿著高跟鞋顫巍巍朝我走來的樣子,我還是忍住了。我蹲下來抱著她,臉上擠出一個笑容:“小桂圓,你化妝了啊?!彼c點頭:“爸爸說媽媽漂亮,我想跟媽媽一樣漂亮?!蔽尹c點頭:“好啊,好啊,小小桂圓長大了,喜歡漂亮啦!那一起來看看,這樣打扮像不像媽媽,好不好?”她立刻笑得見牙不見眼。
我拿起手機拍了一張照片導(dǎo)入電腦,再把我和她的日常照片并列放在一起作比較。小桂圓仔細(xì)端詳,一樣樣地指出來:“媽媽,化妝后我的眉毛太粗了,嘴巴太大了。我不化妝更好看,對嗎?”我點了點頭,她換下高跟鞋跑去洗臉,不一會兒便清清爽爽地站在我面前。
對于女孩來說,化妝品永遠(yuǎn)是誘惑,凡事宜疏不宜堵,不如在她小的時候,帶著她把化妝變成一件具有儀式感的事。為此,我特意購回一份成分相對天然的彩妝用品,在一些重大的、有意義的節(jié)日時,帶著她一起化妝、扮美。
如今,小桂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審美,即使是以前大紅大綠的衣服,也能搭配出獨特的風(fēng)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