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依
兒子讀小學二年級那年,迷上了電腦游戲,學習成績一塌糊涂。
老師給我打電話,說他上課老走神,被提問時一問三不知。我口頭上表態(tài)“一定好好教育”,心里卻一籌莫展。成績下降、老師批評也極大地挫傷了兒子的自尊心。每天早上,他總是找各種借口賴床。我真是被他弄得焦頭爛額。
一個星期一的早上,周末瘋玩兩天的兒子窩在被子里哀叫:“哇,頭痛,真是痛!”我心一橫,說:“那就別去上學了。”我給他的班主任打電話請病假。兒子大呼萬歲,一整天,他玩電腦、看電視、溜冰、遛狗,不亦樂乎??此@么盡興,我突然有了主意。
晚上,我主動提出:“在家這么好玩,明天繼續(xù)請假吧。”兒子樂壞了,一連瘋玩3天。
第三天,我問他:“不上學比上學好吧?”“那肯定!”兒子回答得干脆利落。“那要不,咱就不上學了?!眱鹤訉⑿艑⒁桑骸罢娴目梢赃@樣嗎?”“那當然?!?/p>
“這……”天上突然掉餡餅,兒子好像一時還接受不了?!吧蠈W還是不上學,媽媽都支持你。”“嗯,我得好好想想。”兒子開始認真了。
第四天,兒子繼續(xù)他的玩樂生活,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他時不時地冒出幾個問題:“媽,我不上學,以后還能找工作嗎?”我說:“能!不過,那就需要更勤勞、更辛苦一些。而且,有知識的人更好找工作。”“媽,我不上學,同學們還和我玩嗎?”“那說不準,如果他們談論的事你都不知道,他們也許會覺得你OUT了?!?/p>
星期五晚上,兒子鄭重其事地對我說:“媽,我還是去上學吧?!薄盀槭裁茨兀俊蔽野迪玻贿^還是表現(xiàn)得很淡定?!安簧蠈W,我就會失去很多朋友;不學知識,我以后想做太空旅行、想設計電腦游戲都沒辦法?!?/p>
“那沒時間玩電腦了?!蔽夜室庹f?!白鐾曜鳂I(yè)再玩。”“可你不喜歡做功課啊?!眱鹤痈鷤€小大人似的說:“不喜歡也得做啊?!薄澳阆牒昧藛幔俊薄跋牒昧?!”兒子回答得斬釘截鐵。
接下來一星期,兒子像變了個人似的。老師也覺得驚訝:“病”了一星期,好像開竅了。
這個令我焦頭爛額的問題總算解決了。給孩子選擇的機會,需要父母放手。但放手不是放縱,父母可以將每一種選擇的利弊擺給他看,讓他好好思考,然后再做決定。擺利弊的過程就是父母在發(fā)揮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