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榮
摘 要:小學階段是人生最重要的發(fā)展時期,而思想品德課程在學生的道德提升中又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在教學中要利用各種方法和途徑,讓學生健康發(fā)展,為學生的成長提供良好的平臺。
關鍵詞:小學生;思想品德;做法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思想重視程度不夠。目前學校及家長普遍缺乏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視,比起思想道德教育,他們更加關注的是學校的升學率及學生的成績,而家長則是在虛榮心的驅使之下產生望子成龍的心理,導致父母對于孩子在學習上的要求都過于苛刻,使小學生在學校時馬不停蹄地學習基礎知識,沒有時間用于思想品德的學習與提高之上。部分學校存在重文化,輕德育的情況,甚至有些思想品德課程會被文化課程所占用,即使沒有取消思想品德課程,學生在教師及家長的影響之下,對于思想品德課程的重視度也較低,常常出現(xiàn)在思想品德課上進行其他作業(yè)的現(xiàn)象發(fā)生。為了應付考試,教師會直接給學生提供相應的考題及答案,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住答案,從而不影響考試成績??傊?,思想品德課程在小學課程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因此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尤為重要。
一、營造良好德育環(huán)境,陶冶學生的心靈
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絕非僅僅是外在的物質之美,更需要內涵之美。如學習氛圍、生活氣氛的營造,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處,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使他們感受心靈的熏陶。因此,我們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要通過語言、表情不斷給學生創(chuàng)設德育滲透的情境,在耳濡目染中影響學生的思想。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時機,巧妙地將德育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收到潤物無聲、不留痕跡的效果。如在《錢該怎么花》的教學中,課堂一開始,老師可以向學生播放兩段課件,課件1中一個穿著時髦的小男孩在超市,看到什么都要買,父母不買就哭;課件2中的一個穿著樸素、戴著紅領巾的少先隊員來到超市看到郎琳滿目的玩具和零食很想買,但是看了看手中的錢,最后只買了一個文具盒。然后,請學生針對這兩個課件進行討論,通過學生的討論最后明確錢到底該怎么花,然后引入課題。這樣,通過正誤對比,不僅激發(fā)了小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正確的金錢觀。如果生硬的灌輸艱苦樸素的道理,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弱化德育教育的效果,效果也往往適得其反。
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塑造學生的心靈
德育教育,重在感化熏陶,一味地說教不僅起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遭致學生思想上的反感。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要巧于設計,精于謀劃,通過一些學生情感上樂于接受的活動,讓學生內化為思想上的認識。如通過課余的單詞拼讀、演講比賽、課本劇表演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與他人合作的意識。我們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正確恰當?shù)姆椒?,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這樣,長此以往,美好的品德必然猶如雨露,深深扎根在學生的心田,使學生成長為自信、健康、向上的合格人才。小學思想品德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讓學生明白事理。因此,作為思想品德課程,老師應該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去塑造學生的心靈。例如,老師講到《我的責任》時,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讓學生回家為父母洗頭、掃地、擦桌子等,從活動中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明白對于生活和學習上的一些日常事務該如何正確處理,以及自己作為家庭中的一員,班級中的一員和未來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應承擔的責任。通過類似這樣的活動,讓學生不僅有感恩情懷,而且產生了責任感。
三、在情理交融中指導學生明辨是非,凈化學生的心靈
在小學思想品德的教育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讓學生明辨是非。老師可以在思想品德的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有針對性地通過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f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達到明辨是非的目的,從而產生正確的道德判斷標準。小學生由于受其年齡因素的影響,對周圍的很多事還缺乏正確的判斷,因此,道德的標準也就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這就需要小學思想品德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評價標準,從而有利于學生的道德行為。此外,在道德評價標準的基礎上,通過對一些具有高尚道德品德的人或事跡的分析和講解,讓學生對他們產生敬仰之情,從而產生對高尚的理解。作為小學思想品德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老師的認知水平,在面對一些是非問題時,把學生的情感因素充分地調動起來,讓學生情感充分流露,老師再在此基礎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那學生就會對是非問題的感受更深,從而增加其面對是非問題時的態(tài)度和行為。比如,老師讓學生辨析“網絡對于學生成長的作用”。面對學生不同的觀點和激烈的爭論,老師可以在學生辯論之后,為學生總結:作為學生,網絡緩解學習壓力,不可否認,我們當中的多數(shù)學生上網是為了更好地學習,但是我們應該學會抵制網絡上一些不良的東西,不要沉迷于網絡而無法自拔。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在學生的人格發(fā)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在教學中,應該轉變觀念,從實踐入手,以課堂為教育陣地,在廣泛的生活中汲取教育的素材,使德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真正讓品德教育成為學生茁壯成長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