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來來
1986年國慶期間,上海昆劇團由京昆大師俞振飛、李薔華帶隊,進京匯報演出,我作為上海新聞界唯一一名隨團記者,有幸記錄了那段令人難忘的時光。
1986年國慶的北京,藍天碧云、陽光明媚。
10月3日上午,俞振飛、李薔華夫婦攜手下弟子前往卓琳同志家。我當時是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的記者,作為攝影者有幸隨同,目睹了卓琳同志對昆劇演員的滿腔真誠,聆聽了卓琳同志對京昆藝術(shù)的真知灼見。當時,卓琳同志的正式“官銜”是“全國振興昆劇指導(dǎo)委員會”成員,不過,這是個只干事、沒報酬的義務(wù)活,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振興昆劇的“志愿者”。
我們的車來到景山附近的一座大院,緩緩?fù)?吭跁褪议T口,只見身穿灰綠色風(fēng)衣的卓琳同志已經(jīng)在門口迎候俞老夫婦,并一一同每位前去拜訪的同志握手表示歡迎。
李薔華對卓琳同志說:“我們來請您看戲(指國慶以后演出的戲),給我們提意見。”卓琳同志說:“你們這次帶來的戲,角色真整齊、演員嗓子真好、整個班子真不錯。還有三個美,服裝美、唱腔美、表演美??戳四銈兊难莩龊?,醫(yī)生給我量血壓,說你的血壓挺好的。那是啊,看了你們的戲,又美又舒服,聽了又舒服,心里就愉快,心里一愉快,血壓就正常了嘛?。ù蠹倚α似饋恚?。你們上海昆劇團的戲,除了唱腔美以外,表演也確實好。我喜歡文戲、喜歡唱的戲。”
原來,卓琳同志從小就在父親的影Ⅱ向下接受京劇藝術(shù)的熏陶。卓琳同志說:“我這個人有點偏愛,我向來是國粹派,對京昆藝術(shù)非常愛好。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現(xiàn)在保存下來的劇種、劇目,都是經(jīng)過一代代藝人淘汰、篩選、才保留下來的。京劇、昆劇表現(xiàn)現(xiàn)代生活比較困難。它(京昆)的程式,丟掉了就不好?!?/p>
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藝術(shù),也是鄧小平同志的所愛。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鄧小平同志在上海搞地下工作的時候,也會忙里抽閑去天蟾舞臺看京劇,后來因為工作忙就顧不上了。卓琳同志告訴我們:“我家老頭也是愛戲的,他只愛聽京劇老生,愛聽言(菊朋)派,說言派有味道。他平常沒有時間,后來不是被打倒了嗎,還沒出來工作,我們就想辦法給他錄一些言派的唱段、唱片給他聽。其實‘文革以前,懷仁堂經(jīng)常演戲,我們一家老小全去,所以我們那些孩子從小跟我們看了不少戲?!?/p>
談到戲劇改革的話題,卓琳同志指出:“武打戲的鑼鼓聲音是不是可以小一些。關(guān)于鑼鼓的發(fā)展,我想一定是當時在沒有劇場的環(huán)境下,鑼鼓敲得響可以吸引人?,F(xiàn)在有了劇場,而且又那么小。是不是可以打得輕一點。我聽說打鑼鼓的(藝人)80%到了老年耳朵不行;因此這樣高(的分貝)對這些人本身也是傷害?!薄岸t不同,鑼鼓小,伴奏樂器主要是笛子,再加一兩個樂器,沒什么噪音。吹笛子很動聽,悅耳而不吵人。但是笛師很辛苦,一場戲吹下來很累,所以,演員謝幕的話,笛師也可以出來跟觀眾見一見?!?/p>
是啊,當我們埋怨京劇鑼鼓太吵的時候,卓琳同志想的是,鑼鼓的高分貝對藝人的傷害;當我們批評伴奏的喧賓奪主的時候,卓琳同志考慮的是組織他們舉辦專門的演奏演出,發(fā)揮他們的一技之長;當我們?yōu)槎披惸?、陳妙常的歌舞演唱擊?jié)叫好的時候,卓琳同志建議的是,應(yīng)該讓笛師和主演一起謝幕……
到了鄧小平同志的家,大家當然非常關(guān)心他的情況。卓琳同志告訴我們,小平同志現(xiàn)在耳朵不行,他以前常去懷仁堂看京戲。他曾說,京戲可以編一點新的歷史戲;我們有五千多年的歷史,隨便抓哪一個事件,都可以編一出戲。京戲可以演歷史戲?!拔矣袝r在家看錄像,他說你怎么成天看錄像;我說這是我的愛好,你不是愛打橋牌嗎?”卓琳同志風(fēng)趣的話語再一次引起了我們舒心的笑聲,是啊,這是一個領(lǐng)袖的家,卻又是一個多么溫馨、多么和諧的家??!
不經(jīng)意問,兩個多小時過去了。當大家依依不舍告別的時候,這次會見已久久地烙印在我的記憶里。(來源:《檔案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