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孫思飛 彭慧 張一英 袁紅 彭謙
摘要:【目的】掌握中小學生交通傷害的流行現(xiàn)況,為探索有效的學生交通傷害預防策略提供依據?!痉椒ā繉?012—2016學年上海市嘉定區(qū)學校衛(wèi)生監(jiān)測系統(tǒng)內的中小學生交通傷害個案進行分析。【結果】2012—2016學年上海市嘉定區(qū)中小學校共報告學生交通傷害101例,占學生總體傷害6.15%。5年交通傷害報告率為0.34‰,其中男生交通傷害報告率為0.46‰,高于女生0.20‰(P
關鍵詞:中小學生;傷害;交通;流行
中圖分類號:R1; B845.6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28/j.cnki.sjpm.2018.18855
引用格式:張琴,孫思飛,彭慧, 等.上海市嘉定區(qū)2012—2016學年中小學生交通傷害流行現(xiàn)狀[J].上海預防醫(yī)學,2018,30(9):740-74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t status of students traffic injury in Jiading District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tudent traffic injury.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School Injury Surveillance System of Shanghai traffic injury cases of students from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2012-2016 were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101 cases of student traffic injurie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were reported in Jiading District between 2012-2016.The report rate of traffic injury in the 5 years was 0.34 ‰,of which the male was 0.46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emale (0.20 ‰)(P
Keywords:studen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injury;traffic;prevalence
在世界范圍內,傷害是兒童青少年的頭號殺手,由此消耗大量的醫(yī)療資源,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和公共衛(wèi)生問題[1-3]。交通傷害是兒童致死和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4]。研究顯示,兒童交通傷害居兒童非故意傷害原因的第二位,占兒童傷害總數(shù)的13.51%[5]。本文對嘉定區(qū)2012—2016學年學生傷害流行狀況進行分析,旨在為制定學生交通傷害干預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將上海市嘉定區(qū)所有中小學校學生作為監(jiān)測對象。2012年至2016學年,中小學生監(jiān)測人數(shù)為299 718人,其中男生為157 265人,女生為142 453人;小學生為167 701人,中學生為132 017人。
1.2 方法與內容
采用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設計的“學生傷害個案報告卡”(2012年版)開展學生傷害監(jiān)測。報告卡內容包括學生的基本信息:學校、年級、姓名、性別等;傷害的基本情況:傷害發(fā)生日期、時間、時段、場所、傷者活動、原因、傷者行為、相撞的交通工具、性質及部位等;還包括轉歸和因傷害缺課天數(shù)等信息。區(qū)疾控學校衛(wèi)生條線人員每月開展傷害個案信息核實,并對個案卡填寫內容進行邏輯審核。學期結束將所有個案錄入上海市學生傷害數(shù)據庫。
1.3 相關定義
學生交通傷害的定義:學生因道路交通事故而發(fā)生傷害致死亡或經醫(yī)院診治的個案。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EpiData 3.1數(shù)據庫錄入監(jiān)測資料。采用SPSS 18.0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傷害報告情況
2012—2016學年,上海市嘉定區(qū)中小學生共報告101例交通傷害,占全部傷害報告數(shù)1 641例的6.15%。2012—2016學年,中小學生交通傷害占當年傷害總報告數(shù)的比例分別為6.10%(23/377)、5.60%(20/357)、5.96%(19/319)、8.14%(25/307)、4.98%(14/281),其中2015學年占比較高。
2.2 傷害性質及部位
骨折在交通傷害性質中,占比高達53.47%,其次為擦傷/挫傷14.85%、復合傷10.89%及開放性傷9.90%。學生交通傷害部位主要為四肢,前三位為踝和足、髖/下肢及肩/上肢,分別占19.80%、18.81%、16.83%。見表2,3。
2.3 傷害原因
學生傷害發(fā)生的原因中,機動車交通事故和非機動車交通事故分別占交通事故的58.42%、41.58%,不同性別不同學段機動車交通事故報告率均較為接近,男生和女生機動車交通傷害報告率分別為58.33%(42/72)和58.62%(17/29),小學生和中學生機動車交通傷害報告率分別為56.60%(29/48)和60.42%(30/53)。傷者行為前三位分別為騎/乘電動自行車、步行及騎自行車,占比分別為37.62%、27.72%、24.75%。
2.4 傷害時間
學生交通傷害發(fā)生時段主要為上(放)學途中(46.53%)和節(jié)假日(35.64%),另外,放學后占比15.84%。10月為學生交通傷害發(fā)生最高峰(占比13.86%),6、7、8月份為低谷,其余月份占比均在7%~11%之間。見圖1。
2.5 傷害缺課情況及轉歸
所有101例學生交通傷害個案中,79.21%的個案發(fā)生因病缺課,最少0.5 d,最長86 d,中位數(shù)為3 d。20.79%未產生因病缺課。 98人次為痊愈(占97.03%),3人死亡(占2.97%),死亡個案均為小學生。死亡個案2人為乘電動自行車,另外1人為步行,均為機動車交通事故所致。
3 討論
交通傷害是兒童青少年非故意傷害的主要原因之一[6-7],預防學生交通傷害的發(fā)生是學校衛(wèi)生的重要工作。2012—2016學年監(jiān)測結果顯示,上海市嘉定區(qū)中小學生交通傷害報告率為0.34‰,報告率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相近[8-9]。2016學年報告率為0.23‰,較前幾年有所下降。
本次分析結果顯示,骨折在兒童青少年交通傷害中占比高達53.47%,骨折等傷害對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損害[10]。結果還顯示,交通傷害引起的因病缺課平均3天,交通傷害造成因病缺課率高于其他傷害。上海市中小學生交通事故所致住院率、缺課率居前8位傷害原因之首,是上海市中小學生傷害死亡的第二位原因[11-12]。中小學生傷害給社會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負擔[13-14],故學生交通傷害應引起學校、家庭及社會的高度重視。
本研究顯示,男生交通傷害報告率為0.46‰,超過女生(0.20‰)的2倍。男生較女生易發(fā)生交通傷害,與相關研究一致[15]。這可能是與男生更易不顧安全,行為更具沖動性有關。結果提示,男生是交通傷害干預的重點人群。在實施傷害干預時,學校應針對男生特點,加強其交通安全意識和對傷害的防衛(wèi)意識,預防交通傷害的發(fā)生。
中小學生騎乘電動自行車時發(fā)生交通傷害占37.62%,表明電動自行車存在一定的交通隱患。嘉定區(qū)處于上海市近郊,上(放)學時道路交通非常繁忙,電動自行車時速較快,極易引發(fā)交通安全事故。建議學生騎乘電動自行車時,佩戴安全頭盔、護膝、護腕等設備,避免交通事故引發(fā)的傷亡。小學生由于受年齡限制,上(放)學大多數(shù)由家長接送,故有必要對學生家長開展交通安全的宣傳教育來保護學生的安全。
中小學生存在較多易引發(fā)道路交通傷害的危險因素,特別在雨雪天,更易發(fā)生交通傷害[16]。 建議學校能對學生開展相關安全教育和行為干預,以提高兒童青少年安全認知和行為能力,減少兒童青少年交通事故傷害[17-18]。以社區(qū)為主導的傷害干預模式通過統(tǒng)籌協(xié)調,合理分配資源,也能對干預人群達到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聲湧.傷害流行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2.
[2]吳康敏.我國兒童意外傷害現(xiàn)狀及干預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21(10):1009-1011,1015.
[3]HUGHES K,MCHALE P,WYKE S,et al.Child injury: using national emergency department monitoring systems to identify temporal and demographic risk factors[J].Inj Prev,2014,20(2):74-80.
[4]PEDEN M,OYEGBITE K,OZANNE-SMITH J,et al.World report on child injury prevention[R].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UNICEF,2008:469-470.
[5]葉鵬鵬,鄧曉,高欣,等.2006—2013年全國傷害監(jiān)測系統(tǒng)中兒童道路交通傷害病例變化趨勢及現(xiàn)況特征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5,36(1):7-11.
[6]楊亞明,楊婕,吳靜,等.宜興市2012和2015年學校傷害監(jiān)測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7,21(3):265-269.
[7]梁大艷,徐浩鋒,孟瑞琳,等.廣東省2012年中小學生醫(yī)院傷害監(jiān)測結果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5,36(5):725-728.
[8]俞丹丹,李軼群,何章飛,等.上海市郊區(qū)中小學生傷害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3,40(9):1654-1655,1657.
[9]熊莉華,劉偉佳,郭重山,等.廣州市2012—2015學年中小學生傷害監(jiān)測結果[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7,38(9):1366-1369,1372.
[10]廖華琴.青少年骨折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0):29-30.
[11]周月芳,羅春燕,陸茜.上海市中小學生傷害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31(11):1369-1372.
[12]馮曉剛,楊青,陳依.2001—2004年上海市中小學生傷害死亡流行病學分析[J].上海預防醫(yī)學,2005,17(5):203-205.
[13]張維蔚,熊莉華,林琳,等.廣州市2012—2013學年中小學生傷害現(xiàn)況及疾病負擔研究[J].傷害醫(yī)學(電子版),2013,2(2):18-21.
[14]蘭智,周煥寧,余少珍,等.2012—2014學年廣州市越秀區(qū)中小學生傷害監(jiān)測結果分析[J].中國校醫(yī),2016,30(6):445-447,450.
[15]LIN Z B,JI Y H,XIAO Q Y,et al.Risk factors of bicycle traffic injury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aoshan rural areas of China[J].Int J Equity Health,2017,16:28.
[16]LEE W K,LEE H A,HWANG S S,et al.Does temperature modify the effects of rain and snow precipitation on road traffic injuries?[J].J Epidemiol,2015,25(8):544-552.
[17]周衛(wèi)國,何貴鳳,姚奕,等.小學生步行安全干預效果評估[J].中國健康教育,2015,31(3):318-319.
[18]王靜,楊屹,傅靈菲,等.初中生不良交通行為危險因素分析——計劃行為理論的運用[J].環(huán)境與職業(yè)醫(yī)學,2013,30(2):108-111.
(收稿日期:2018-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