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強
摘 要:由于信息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yǎng),而信息技術的課程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質方面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但是,在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以往的信息技術教學策略已經無法滿足高中生信息素質的培養(yǎng)了,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學策略需要革新。眾所周知,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生活息息相關,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所以,如果想要進一步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將信息技術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因為只有走進生活,實現(xiàn)信息技術生活化,才能提高課堂質量,讓學生學會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了解并掌握信息技術,對所學知識有所感悟,進而達到增強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目的。文章主要研究探討的是如何實現(xiàn)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并合理運用,提升信息技術課堂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運用
一、引言
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學習并掌握實際操作性很強的信息技術課程變得越來越重要。教育部也特別指出,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時,應該加強課程和學生生活以及時代發(fā)展之間的聯(lián)系,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想法,實現(xiàn)課程的生活化,增強課程的時代適應性。換而言之,就是將課程與學生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營造輕松愉快、充滿生活氣息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在學習中認識到生活的真諦,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其個性化發(fā)展。
二、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的內涵
大多數(shù)人對課堂教學生活化的認知有一定偏差,他們單純地認為在課堂上引用生活中比較好的素材就是課堂“生活化”了,但事實上并非如此。筆者認為,他們并沒有真正意識到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內在規(guī)律和深層內涵,真正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指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當作學生實際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關注個體生活的基礎上去深入了解構建個體的可能生活,簡單地說,就是借助生活中的經驗學習信息技術,并將所學到的信息技術知識又運用到生活中。在對課堂生活化進行分析時,我們還可以僅把它當成一個過程、一種活動方向。課堂生活化改變了學生以往枯燥單一的學習方式,從抽象生澀的書本知識中脫離出來,讓學生能夠與現(xiàn)實社會、自然、各色人物進行交流,感受超出課本以外的世界,增強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和興趣,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進一步理解,使其能夠融會貫通。
作為一門全新的科目,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亟須加快其生活化進程,將生活與學習緊密聯(lián)合在一起,把信息技術教學的固定課堂轉變成認識生活的活動課,讓學生獲取充滿活力的動態(tài)知識。在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真正體現(xiàn)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這一思想。
三、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運用
1.實現(xiàn)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目標的生活化
開設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使其逐漸成為信息技術方面的高素質的人才,而其教學目標則是實現(xiàn)信息知識和技能的有效統(tǒng)一,構建信息技術生活化的全新課堂。所以,如果想要實現(xiàn)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目標的生活化,首先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性格差異以及其接受新知識的能力,然后據(jù)此再設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進而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促進信息技術課堂的生活化進程。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制作Excel表格時,以往教師會自行操作一遍,學生進行觀察,過后學生再根據(jù)之前老師的操作過程制作類似的表格。這樣的教學模式固然能讓學生學習到知識,但是由于主要是通過模仿老師而學會的,學生對制作表格的印象不夠深刻,知識學習得不到位,很容易忘記,以致整體課堂學習效果較差。相反,如果教師改變一下教學方式,將課堂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通過統(tǒng)計自己家庭的日常消費或者自身各個階段的成績來制作表格,學生會更加感興趣,進而自主地開始學習,向教師請教有關操作方面的問題,教師再加以引導,學生對制作表格的知識會更加熟悉。
2.營造生活化的信息技術教學氛圍
根據(jù)高中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更能把握其學習心理,教師要學會結合他們的實際生活進行教學指導,善于從生活中選取合適的素材,盡可能地營造出生活化的信息技術教學氛圍,讓課堂充滿生活氣息,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和興趣,使其能夠深入理解掌握知識和信息。例如,信息技術教師可以與班主任進行溝通,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班級戶外活動,在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布置一個任務,讓學生以小組或者個人的形式完成,可以通過對活動時的各種照片進行處理,然后再制作出精美的PPT,還可以附上文字或者插入活動有關有趣的小視頻,上交教師后,教師再組織未參與制作的學生或者別班的學生進行投票,選出最好的三個,予以一定的獎勵。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還能鍛煉其利用信息技術制作PPT的能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進而達到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強化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目的。
3.在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引導學習,創(chuàng)新教學方案,優(yōu)化教學過程
在初中階段,學生們就已經對信息技術有了基本的了解,而更深一步的認識則是在高中。學好信息技術的關鍵并不在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從理論知識上升到實踐上,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但在以往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教學的方式是從未知到未知,先是教師教導學生學習復雜枯燥的理論知識,而后又是教師操作、學生模仿的學習方式,學生始終處在被動學習的地位。這一點是很多教育工作者沒有意識到的,要知道,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起教授知識和引導學生的作用,換而言之,就是輔助學生學習掌握知識。
當前,教師需要做出改變,在不脫離學生這個主體的基礎上,根據(jù)新課標中對信息技術生活化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領悟生活的真諦和學習的意義,進而激發(fā)起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例如,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信息獲取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這一課時,可以設置這樣的生活情境:假設你需要完成一篇質量較好的文學材料,你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獲得參考信息?學生可以回答“網上查詢”“翻閱有關書籍”“咨詢老師”等等。這就是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如果再以這個點為中心展開,引入課本的知識,就不會顯得生硬復雜了,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好奇心以及學習的熱情。所以,教師很有必要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課堂上,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刺激學生深入思考和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
除此之外,在進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方案,優(yōu)化教學過程,讓學生不斷鞏固所學到的知識,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蛘呖梢园褜W生生活中的經驗和信息技術的教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深入探索與思考。例如,在學習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報刊作品時,教師可以收集各班級制作過的手抄報,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對比,同時對學生沒有意識到的地方進行提示,如頁邊距、頁眉頁腳的設置等;之后再讓學生去制作,在其遇到難題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亟馕?;也可僅提點學生資料查詢的方向和途徑,讓學生自行摸索和研究。這個方式有利于學生積累知識,提高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意識的作用。
4.促進信息技術教學提問的生活化,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信息技術的教學離不開操作實踐,而操作實踐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此時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預先總結一些常見的問題,以便上課時對學生進行提問,然后再對其回答進行合理分析,加深學生對常見問題處理方法的理解。提問題時自然是選擇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層深入,對于簡單的問題相信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解答出來,而至于學生在實際操作時遇到復雜的問題,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將其引入課堂,但是最好不要直接給出答案,應該讓學生們先進行思考,互相交流,分享一下思考出來的方法,教師可在一旁記錄,最后做出總結,對學生們的想法進行逐條分析,確認其是否可行。這樣不僅能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逐漸掌握實際問題的處理方法,而且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探索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的效果。當然,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別忘了引入有關實際生活的素材,而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可以足夠困難、足夠復雜,但是不能夠超出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知水平,必須富有挑戰(zhàn)性,能夠啟發(fā)學生思維,又不能超出學生的極限,使學生畏懼困難,害怕挑戰(zhàn),抑制其綜合能力的提高。
平時學生可能會遇到電腦連接故障、網絡信息的安全等實際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學生只有一種模糊的意識,無法有效地解決,這時教師的作用就體現(xiàn)出來了。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這些問題進行重點講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拿電腦病毒危害網絡信息安全這一問題來說,教師不應該只是在課堂上講述病毒的定義、特點、產生原理等基本知識,還應該引用實例,主動提到有關電腦病毒侵擾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導致電腦異常的原因,在老師的輔助下通過實際操作對根本問題進行處理和解決?!皩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亦如是,只有通過實際操作實踐,才能加深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以便有效地對實際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問題進行處理,進而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生活化教學策略在高中信息技術的課堂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其本質就是讓信息技術教學更加貼近實際生活,讓生活融入課堂,課堂反映生活。在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的教學策略下學習,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熱情空然高漲,讓學生有深入探索學習知識的欲望,進而增進對信息技術更深層次的了解和掌握。但是,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也對在高中階段教授信息技術的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一,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合理分析,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內容,要知道大部分的教學素材往往來源于生活;其二,營造出一種充滿生活氣息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中學習掌握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逐漸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其三,實現(xiàn)信息技術教學提問的生活化,讓學生學會提出疑問、解決疑問,進而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信息技術生活化的教學策略,進而為社會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較高信息素養(yǎng)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吳秋云. 淺談如何利用生活進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J].考試與評價, 2016(8):10.
[2]蔡偉平. 淺談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J].福建電腦, 2018(2):172,178.
[3]趙婕瑜.淺析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J].新西部(理論版),2012(4):165,172.
[4]趙麗萍.淺論高中信息技術教學[J].中國新通信,2018(12):169.
[5]蘭 娜.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5(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