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群
摘要目的:探討兒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桿菌的相關致病情況及其對抗生素的耐藥性。方法:收集痰培養(yǎng)標本,并將通過鏡檢的痰培養(yǎng)標本進行藥敏試驗和分離鑒定,將結果上傳到計算機內(nèi),使用法國統(tǒng)計軟件ATB Expression進行統(tǒng)計。結果:在分離出來的108株流感嗜血桿菌菌株中,對抗生素環(huán)丙沙星、頭孢噻肟、阿奇霉素、奧格門丁的敏感率>70%,紅霉素、復方新諾明的敏感率>60%。結論:流感嗜血桿菌是導致兒童呼吸道感染的一大重要原因,在使用對流感嗜血桿菌和流感嗜血桿菌酶菌株的抗生素時,首先應該考慮藥物的耐藥性,詳細參考藥敏實驗結果,使用抗生素時盡量確保規(guī)范化、合理化。
關鍵詞抗生素;耐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桿菌;耐藥性
資料與方法
材料:儀器采用法國的統(tǒng)計軟件ATB Expression,由梅里埃公司出品。試劑采用哥倫比亞瓊脂、抗生素紙片、ATBNH藥敏卡、基礎瓊脂、標準菌株、營養(yǎng)肉湯、X、V、X-V因子、兔血等。
方法:針對在醫(yī)院就診的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兒,采集標本。并對這些標本進行分離鑒定,當鑒定出流感嗜血桿菌后,結合使用抗生素藥敏紙片,進行藥敏試驗,藥敏試驗通常用ATBNH藥敏卡和K-B法。①標本來源:于醫(yī)院就診的病兒的鼻拭子、咽拭子、痰標本。②分離鑒定方法:在接種前需要做鏡檢,鏡檢的合格標準為在低倍鏡下(需先濕片瑞氏染色),中性粒細胞可見數(shù)量>25個,鱗狀上皮細胞可見數(shù)量<10個,柱狀上皮細胞可見者。符合以上要求即為合格標準。③注意事項:因為流感嗜血桿菌是一種苛氧菌,并且影響其檢測率的因素較多,生長時必須有特殊的營養(yǎng)物質,離體后容易死亡,應該盡可能快地運送標本。④檢測β-內(nèi)酰胺酶,使用頭孢硝噻吩進行檢測。⑤藥敏試驗:主要使用K-B法,本次使用的抗生素分別為氨芐西林、阿奇霉素、奧格門丁、利福平、環(huán)丙沙星、頭孢克洛、紅霉素、頭孢噻肟、復方新諾明,一共有9種。依照NCCLS為判定標準對其耐藥與敏感性進行判斷,并且由ATBNH藥敏卡加以補充。⑥質量控制:每周使用大腸ATCC 5922對除頭孢克洛以外的8種抗生素的活性進行監(jiān)測,頭孢克洛使用流感嗜血桿菌ATCC49766進行活性監(jiān)測,按照NCCLS的規(guī)定控制抑菌環(huán)的大小。⑦資料統(tǒng)計:由法國統(tǒng)計軟件ATBExpression完成統(tǒng)計。
結果
導致兒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其他苛氧菌感染的比重,見表1。流感嗜血桿菌導致的感染類型,見表2。流感嗜血桿菌的分離情況,見表3。
在本次試驗中分離出來的108株流感嗜血桿菌菌株中,對抗生素環(huán)丙沙星、頭孢噻肟、阿奇霉素、奧格門丁的敏感率>70%,紅霉素、復方新諾明的敏感率>60%,見表4。
討論
流感嗜血桿菌是一種導致兒童呼吸道感染的專性寄生的苛氧性細菌,流感嗜血桿菌主要集中寄生在兒童的呼吸道。呼吸道感染的臨床主要癥狀有扁桃體咽炎、肺炎、毛細支氣管炎、感冒等。<1歲的孩子會有較重的嬰幼兒癥狀,1~5歲是呼吸道感染的高發(fā)年齡段。流感嗜血菌是導致兒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在兒童呼吸道感染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本次研究中顯示,<5歲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大,這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兒童仍在成長,鼻腔中沒有鼻毛、氣管支氣管管腔狹窄、肺彈力組織發(fā)育差、纖毛運動差、黏液分泌少、鼻黏膜柔弱都是可能導致病原菌擴散的重要因素,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免疫系統(tǒng)也沒有得到完全的發(fā)育。綜上,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有著較高的嗜血桿菌感染率。但是可以通過接種相關疫苗的手段降低感染率。
根據(jù)本次表4的結果,我們得出以下臨床用藥使用原則:①氨芐青霉素,舒巴坦和羥氨芐青霉素/棒酸為首選藥物;②以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羅紅霉素為主的新一代內(nèi)酯類藥物或者是頭孢菌素以上由低到高使用,也可以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進行聯(lián)合性用藥。
流感嗜血桿菌的耐藥性已經(jīng)隨著氨芐西林的廣泛使用不斷地提高,所以在使用氨芐西林應該將其耐藥性放在第1位,因為該菌的耐藥性最為重要的就是氨芐西林耐藥。流感嗜血桿菌的耐藥機制主要受β-內(nèi)酰胺酶影響。在當下,流感嗜血桿菌的感染率不斷上升的今天,流感嗜血桿菌的耐藥率也不斷上升,所以不同的地區(qū)要根據(jù)該地區(qū)的流感嗜血桿菌的耐藥性加以用藥,使用氨芐西林時要參考藥敏結果。也可以使用舒巴坦,氨芐青霉素使細菌耐藥性的產(chǎn)生得到有效延緩,實現(xiàn)控制耐藥菌株傳播的目的。
在對β-內(nèi)酰胺酶抗生素中,以頭孢克洛(S)、頭孢噻肟(S)、阿莫西林/棒酸(S)、阿莫西林(R)為主的青霉素酶陽性組耐藥模式為主最為常見,這說明了其具有青霉素酶水解作用為主的耐藥機制。而頭孢克洛(S)、頭孢噻肟(S)、阿莫西林/棒酸(S)、阿莫西林(S)的青霉素陰性組耐藥模式又說明了流感嗜血桿菌還有著其他的耐藥機理。
根據(jù)表4中奧格門丁較低的耐藥性得出奧格門丁依然是當下能夠有效治療流感嗜血桿菌產(chǎn)酶菌株感染的抗生素之一。因此應該聯(lián)合用藥或者是首選頭孢噻肟、環(huán)丙沙星、奧格門丁、阿奇霉素為臨床治療藥物。
流感嗜血桿菌是導致兒童呼吸道感染的一大重要原因,在使用對流感嗜血桿菌和流感嗜血桿菌酶菌株的抗生素時,首先應該考慮藥物的耐藥性,詳細參考藥敏試驗結果,使用抗生素時盡量確保規(guī)范化、合理化。本次試驗對未來針對流感嗜血桿菌用藥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